第88章 後記(34)(1 / 3)

原來,這熊勝乃楚平王之子——太子建的兒子。楚平王二年(公元前527年),大臣費無忌奉命去秦國,為年僅十五歲的太子建迎娶秦哀公之妹孟嬴為妻。費無忌見孟嬴貌若天仙,建議楚平王自娶而為太子另娶侍女子齊姑娘,楚平王本很好色,遂聽了費無忌之言奪娶了兒,而讓太子建娶了公主侍女子齊姑娘為妻。此後,費無忌唯恐太子建記恨而常在平王前“饞惡太子建”,平王聽後,即招太子建老師伍奢“責之”,後又下詔囚禁伍奢,並令司馬奮揚召太子建,欲誅之。太子建帶著妻子和兒子熊勝亡奔宋國。伍奢遂被平王油鍋烹死,長子伍尚被誘至郢都車裂而亡,次子伍子胥逃脫投奔太子建,一同在宋國欲借兵報仇,但宋國因內亂無力相助,伍子胥與太子建一家又改投鄭國,鄭國君給予了收留和照顧,隻是遲遲未答複其借兵複仇之事。報仇心切的太子建不聽伍子胥的勸阻,竟聽信晉國刁臣荀寅挑唆,答應做晉國伐鄭的內應,以期伐鄭成功後主政鄭國而舉兵伐楚、報仇雪恨的目的。事情敗露後,鄭定公大怒,立刻誅殺了太子建,子齊夫人在托伍子胥照看兒子後也自刎而亡,伍子胥隻好帶著5歲的熊勝再逃至吳國。

在吳國過了兩年,伍子胥將熊勝送去齊國舅家陳武子(又叫田武子開)家收養,陳武子之子因伐莒有功,被齊景公賜姓孫,所以熊勝此時又更名稱作了孫武。又過數年,伍子胥在吳國取得了君王闔閭信任,擔任了大夫。隨後多次向闔閭推薦孫武,公元前512年,孫武終被闔閭重用為將,再過六年,吳王闔閭親率三軍與孫武、伍子胥等聯合唐、蔡二國出兵伐楚,楚大敗。吳兵入郢,辱平王之墓,以伍子胥故也。伍子胥報了仇,還想推薦孫武主政楚國,因闔閭不肯答允而作罷。又過20餘年,吳王夫差當政,伍子胥失寵被賜劍誅殺。孫武此時以白公勝之名,被其叔父子西召回楚國,受封為白縣縣公。為報鄭人殺父之仇,白公勝屢請子西伐鄭,子西不僅未發,在晉國伐鄭向楚求救後,還決定出兵救鄭,這使白公勝更痛恨子西。公元前479年6月,吳國攻打楚國的慎邑,白公勝乘機帶兵出征,在慎邑一舉擊敗吳軍。接著,白公勝以來楚都獻捷為名,率兵入朝,斬殺了司馬子期和令尹子西,生擒了楚惠王,這即是曆史上有名的“白公之亂”。政變得手後,白公勝未殺惠王,結果,被葉公沈諸梁起兵打敗,其得力護衛石乞受烹而死,白公勝據說自縊了,但死未見屍,其去向就成了千古之謎。而實際上,白公勝是從此隱姓埋名,稱作了鬼穀子,並在天門山的天門洞隱居了,這就是鬼穀子其人的真正來曆。

李書泰在《鬼穀子身世研究》一書中,主要是根據前人資料,特別是本境大量關於鬼穀子傳說的史料記載、鬼穀子《分定經》對自己身世和隱居地作的重要暗示等,對鬼穀子的真實身份和隱居地作了充分論證,從而揭開了鬼穀子真實身份的千古之謎。龍家雄先生則以《天門鬼穀神功秘譜》的修編,向世人展現了鬼穀子的鬼穀神功精粹與內核。二人所作的研究以往沒有人涉及,其觀點之新穎,考證之精深,切實令人振聾發聵。其成果對於提升張家界及湘西的曆史文化魅力貢獻很大,而史學界多年來停滯不前的對鬼穀學的研究,可以說從此也應步入了一個嶄新的天地。

親人筆下自不同

——評田俐、田冰、田汀編著的《俠骨儒心》

李康學

近日,久居省城長沙的陳渠珍女兒陳元吉女士,忽然給我寄來一本湖南文藝出版社剛剛出版的《俠骨儒心》一書,署名編著的作者是陳渠珍的三個外甥:田俐、田冰、田汀。我覺得挺有意思,作為陳渠珍的親人,寫陳渠珍的生平事跡,比起外人捉筆,肯定會有許多不同的地方吧!果然,讀完全書,我覺得自己的判斷沒有錯,這本書確實有許多獨到的亮點。

其一是書中飽含了幾位作者親人的感情色彩,因而讀來真摯感人。如該書開篇就明言:“這本書的主角陳渠珍,是我們的外公。四十多年前,我們姊妹剛懂事的時候,聽人家說外公是一個土匪王。改革開放以後,外公受到的評價迥然不同,被稱為‘湘西怪傑’,賦予了很多傳奇色彩。”“通過這本書,我們想讓世人皆知:湘西不僅有美麗山水,巍峨的南長城,還有勤勞樸實的勞動人民,威武不屈的正直軍人,為湘西繁榮而勞心費力的仁人君子!說‘湘西是土匪窩’,是不正確的。湘西曾有土匪盤踞,但湘西拿槍杆子的人不全都是土匪,曾經當過土匪的也不永遠是土匪。希望您來湘西旅遊欣賞優美的山水之外,也能欣賞到本書中這一幫為湘西嘔心瀝血的舊軍人的高尚風範!”像這樣以陳渠珍親人筆調而寫下的文字,讀來就頗覺直率、真摯,故而很能吸引人看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