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年輕而睿智的舵手(22)(1 / 3)

經曆過人生危機和挑戰的李彥宏,更願意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做事情,他有自己堅持甚至堅定的邏輯,“我覺得更多的還是在按照自己的邏輯、方式生活,並不是要刻意模仿誰”。所以,李彥宏越發堅持自己所認定的企業文化了。

失控、反思與調整

李彥宏是個驕傲又自律,低調且奮進的人,這個有些矛盾的百度領導人,難免會讓百度的文化塑造與傳承的過程,出現一些不可預料的困難。

在2008年初,李彥宏和前日本索尼公司CEO出井伸之在東京共同出席了百度日本公司的發布會。同年年底,李彥宏醞釀已久的百度電子商務平台“有啊”上線,從而揭開了與阿裏巴巴的一場公關大戰的序幕。同樣在這一年,李彥宏也迎來了他40歲“大壽”。“2012年與穀歌‘劃洋而治’”,這是他三年前上市時許下的夙願,也是他的生日願望。

生日當天,李彥宏少有地穿上了西裝,還精心挑選了一條顏色喜慶的領帶,早早出現在北京東城區的乙十六號商務會所。要知道上次接受傳媒大亨默多克的宴會邀請,他穿著T恤、短褲和休閑涼鞋就出席了。生日宴上,李彥宏先是為賓客們播放了一段幻燈片,然後即興發表了一篇長達30分鍾的演講,演講中他表達了對偶像的崇敬之情——他想成為蘋果CEO喬布斯那樣的人。10點多鍾聚會散場時,李彥宏還意猶未盡地拉上幾位從百度離職的老員工拍了一張合影。“我給大家唱首歌!”李彥宏罕有的獻唱把他40歲生日晚會的氣氛推向了高潮。熟悉李彥宏的人都知道,唱歌並不是他的長項,因為他唱所有的歌都帶著《三百六十五裏路》的旋律。

為了這次生日晚宴,李彥宏已經謀劃多年。10多年前在美國,一次看到新聞報道裏一位名流邀請百位貴賓參加他的40歲生日聚會,李彥宏當時就想象自己40歲這天“也能夠辦一個100個人的Party”。果然有100多人參加了李彥宏的生日宴會,其中包括俞敏洪、潘石屹等商界名流。

如果沒有百度股價在這一天2504%的暴跌,這場隆重的40歲生日宴會幾近完美。可是麻煩偏偏在40歲生日的時候找上門來。

就在李彥宏生日的兩天前,中央電視台報道了百度競價排名的違規操作,很快,這場風波就擴散到各種平麵媒體、互聯網。這場由媒體報道引發的公關危機立即在資本市場上引起連鎖反應,百度股價一天後開盤時狂瀉2504%。到12月11日,百度股價一度跌至9875美元。

此次“公關危機”引發了李彥宏一連串的思考,事實上,百度公司的很多問題,早在2008年就初露端倪了。2008年1月,百度召開每年一度的員工大會。當天,李彥宏第一次感覺到,這個公司好像有點不像他創辦的公司了,員工們做出來的東西、說出來的話、問出來的問題,都讓他感覺到陌生。

其實早在2003年公司不到200人時,李彥宏就不斷聽到各種提醒,“一個公司200人以下、200人以上的管理方式是非常不一樣的,200人以下的話,基本上每個人你都能夠認識,還是有直接的接觸。200以上之後就不具備這種條件了,管理方式就變了”。但是,當時李彥宏並沒有即時做出調整。2004年4月,公司搬進理想國際大廈時,公司員工隻有不到200人,李彥宏還想著這麼大一層可以承400人,估計用3年都沒問題。但一年之後,百度的員工數就已經突破1000人,此後每年,百度的員工都以超過100%的速度增長,到2008年,公司員工已經超過7000人。此時,潛伏的危機爆發了。

在上市後的3年,百度每年新增的員工都超過100%,這使得公司永遠有一半人是不熟悉公司文化的新人。數位已經離開或者還在百度的員工和管理層都認為,如今百度的組織架構已經成為阻礙百度發展的首要因素。但是,現在“行動”為時不晚。

2006年年底,百度邀請管理專家對公司的文化進行了一次大規模梳理,得出的結論包括上市之後員工對公司的預期值已經偏高,有很多原來就是公司提倡的文化,包括拖鞋文化、早餐文化等都需要弱化,因為公司已經成長成了大公司,需要一些新興的文化來替代。當時調查的結果是,百度印在員工胸卡上的6條核心價值觀隻有兩條員工的認可度較高,而文化中的不足則包括,“分享不夠、以人為本不夠以及用戶導向不夠”。

然而不久以後,隨著主導這次文化梳理的副總裁梁冬離職,對於文化價值觀的貫徹執行也被擱置。

李彥宏坦然承認:到現在為止,我對員工貫徹百度文化的程度並不是特別樂觀,畢竟人員膨脹得非常非常快,永遠是新人比舊人多,永遠是超過一半的人在這兒待了不到一年的時間,你要讓他們完整地去理解這個東西還是蠻大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