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怎樣的一生才不後悔(1 / 1)

劉燕敏

怎樣度過自己的一生才不留下後悔呢?做到兩條就夠了。第一條,做自己喜歡做的事。第二條,想辦法從中賺錢。

漢德·泰萊是紐約曼哈頓區的一位神父,他經常被問一些稀奇古怪的問題,這些問題大多是一些報社不好回答,轉到他這兒來的。前不久,他又收到這方麵的一封信,問怎樣度過自己的一生才不後悔?

從前轉來的信大多是宗教方麵的,問的都是上帝的事。這一次,突然把天上的問題轉到地上,泰萊神父感到很為難。

那天,教區醫院裏一位病人生命垂危,請他過去主持臨終前的懺悔。在他說過“仁慈的主,請寬恕您的孩子”之後,聽到了這樣一段話:“仁慈的上帝!我喜歡唱歌,音樂是我的生命,我的願望是唱遍美國。作為一名黑人,我實現了這個願望,我沒有什麼要懺悔的。現在我隻想說,感謝您,您讓我愉快地度過了一生,並讓我用歌聲養活了我的六個孩子。現在我的生命就要結束了,但死而無憾。仁慈的神父,現在我隻想請您轉告我的孩子,讓他們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吧,他們的父親是會為他們驕傲的。”

一個流浪歌手,臨終時能說出這樣的話,讓泰萊神父感到非常吃驚,因為這名黑人歌手的所有家當,就是一把吉他。他的工作是每到一處,把頭上的帽子放在地上,開始唱歌。四十年來,他在地鐵裏唱,在大廣場上唱,在任何一個能放下一頂帽子的地方唱。他如癡如醉,用他蒼涼的西部歌曲,感染他的聽眾,從而換取那份他應得的報酬。

泰萊神父聽完他的臨終懺悔回到住處,心情沒有像以往那麼沉重,因為這一次他沒有聽到“請仁慈的主寬恕我吧!兒時的夢想我沒能去實現……”

黑人的話讓他心裏有一種輕鬆感,這種輕鬆感,讓他想起五年前曾主持過的一次臨終懺悔。那是位富翁,住在裏士滿區,他的懺悔竟然和黑人的差不多。他對神父說,倘若我不是被某種樂趣所吸引,倘若不是我純粹出於我個人的意願,而是受別的什麼支配,我想我就會一事無成。我喜歡賽車,我從小研究它們、改進它們、經營它們,一輩子都沒離開過它們,這種愛好與工作難分、閑暇與興趣結合的生活,讓我非常滿意,並且從中還賺了大筆的錢,我沒有什麼要懺悔的。我隻想告訴我的兒子,照著自己的夢想去生活吧,那就是身在天堂。

白天的經曆和對富翁的回憶,使泰萊神父當晚就給報社回了一封信,他寫道,怎樣度過自己的一生才不留下後悔呢?我想也許做到兩條就夠了。第一條,做自己喜歡做的事。第二條,想辦法從中賺錢。

《紐約時報》接到這封信,感到非常新鮮,立即把它登了出去。

後來,這兩條就成了美國人公認的最不後悔的活法。

作者簡介

劉燕敏,1964年出生於江蘇豐縣,現在徐州市經貿學校就職。她的散文作品《山穀中的謎底》與《哲學家的最後一課》,被收入江蘇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義務教育六年製小學語文》第11冊教材;《成功並不像你想象的那麼遠》入選中國普通話教學教材;《從設定目標開始》入選新加坡中學華文課本。

【心香一瓣】

做自己喜歡的事,想辦法從中掙錢。

世間多少道理,都在這句話麵前黯然失色。

如果隻有上半句,也許那是一種理想。能夠堅持一陣,但在生存壓力麵前,很容易敗下陣來。

後半句則充滿著生存智慧色彩。從短期來看,興趣和財富不一定完全是統一的,無數人在兩難中無法選擇。但是隻要從興趣出發,總能找到破解生存難題的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