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佩榮
與人相處時,要考慮三個因素,就是:內心感受要真誠,對方期許要溝通,社會規範要遵守。
人的情緒反應,往往走在理智前麵。譬如,我今天心情不錯,看到每一個人都覺得頗有善意,在言行互動上也較為正向積極;反之,則可能形成一連串的不悅與誤會。
人有情緒,但是應該予以調節及控製。如果請教《EQ》(情緒智商)一書的作者,則方法有以下五種,就是:運動,善待自己,改變觀點(如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為人服務(如擔任義工),以及信仰宗教(尋求精神寄托)。
我們可以換個角度來分析,由情緒的來源進行思考。情緒若不來自人我互動(如親情、友情、愛情),就是源於個人的感受。以人我互動來說,就是所謂的人際關係。要談人際關係,上上之策莫過於參考儒家的觀點。
與人相處時,要考慮三個因素,就是:內心感受要真誠,對方期許要溝通,社會規範要遵守。先談真誠。人有可能不真誠,如言不由衷、交淺言深、言行不一、引人誤會、故意欺騙等。無論原因是無知、天真、惡意或無奈,都會造成各種後遺症。因此,真誠麵對自己的內心感受,言行表現都要恰如其分,絕不說一句違心之語,常常想到孔子所不恥的“巧言、令色、足恭”(說話美妙動聽、表情討好熱絡、態度過度恭順),如此與人相處就站穩了第一步,可謂立於不敗之地了。
其次,談到“對方期許”,可以由察言觀色著手,若有機會再多作溝通。對待父母、長官、老板、前輩,我們怎能不察言觀色呢?
如此將可做到:在適當的時候說適當的話,做適當的事。至於溝通技巧,更是現代人必修的學分,其內容不外乎明確獲知彼此的意願、能力、做法與期許,以減少認知上的落差與對結果的錯誤期待。至於第三點“社會規範”,則是大家約定俗成的行為模式,應該是人際關係的基本共識。
人我互動的方式上了軌道,人際關係對情緒的影響自然也轉向正麵了。接著要思考的是個人感受問題。我在美國求學時,功課壓力很大,每天必須花十二小時以上才念得完教授指定的教材。長期下來,宿舍裏的同學見了我就問:“你什麼時候崩潰?”
我不但沒有崩潰,反而由此領悟了美感的重要意義。我的方法之一是:睡覺時打開收音機,鎖定的是音樂電台。我的睡覺其實與昏倒差不多,但是在昏睡中,音樂產生紓解與治療的效果,使我第二天起床時恢複了八成的精神,讓我可以再接再厲,最後順利在四年之內獲得了學位。那麼,我所說的“美感”是怎麼回事呢?
有一天晚上將睡未睡時,聽到一首老歌,一刹那之間覺得心情完全平靜下來,像是感動又像是幸福,但是已經排除了情緒的雜質,超離了喜怒哀樂。簡單一句話來描述,就是:“隻要讓我聽到這麼美好的歌曲,人生再苦也值得。”後來我念到阿拉伯詩人紀伯倫的文章,談到“美,就是我一見到她,就甘願為她奉獻一切,甘願不向她索取任何回報。”正是於我心有戚戚焉。
從此以後,我養成一種習慣,隻要聽到動聽的歌曲,看到感人的電影,閱讀精彩的小說、散文、詩詞時,使我當下覺得“既感動又幸福”的,我就購置一份收藏在手邊,形成我的秘密武器,亦即我的美感泉源。有了這樣的裝備,我的情緒經常得以調節,也隨時可以歸零,回到原點再重新出發。
俗話說,“人生不如意,十常八九。”如不如意,首先要看主觀的欲望是否太多太高;其次,則是自己的心態問題,就是有無了解及化解不如意感受的方法。我們也許無法消除由外而來的不如意,但是卻不妨練習培養美好的情緒,主動把握美感,在美的品味中體驗“再苦也值得”的心境。若想活得愉悅,與其等待世界改善,不如先由內心開始,美化自己的人生。
作者簡介
傅佩榮(1950—),先後在台灣輔仁大學、耶魯大學學習,專攻宗教哲學。2009年6月,在央視《百家講壇》
主講《孟子的智慧》。其在教學、研究、演講、翻譯各方麵皆有成就。
【心香一瓣】
將心比心,才能換取真心。
交談時要多為對方著想。很多時候雙方說的是同一個問題,因為你從左邊看,他從右邊看,所以你們越說越遠。換一個角度看,你會發現:怪不得,原來如此!
所謂誤會,不是誰犯了錯誤,而是你們的思想從頭到尾就沒有出現過交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