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主義將再度升級,從金融資本主義升級為金融-實體資本主義,這又是一個巔峰。
2012年以後的幾年中世界經濟發展的前景是如此暗淡:歐洲經濟受債務危機影響肯定繼續衰退——美國經濟正在好轉,但美國必須麵對稅收負擔大幅增加、持續免除私人家庭債務、消除國內民眾的不滿情緒等難題,所以,但短時間內隻能實現低速增長;英國經濟很可能第二次探底,因為歐元區對英國經濟的打擊相當嚴重,英國自身缺乏增長的動力;日本經濟短時間內也不會走出持續20年的低迷;中國其他新興工業國家的經濟增長已經注定會變得緩慢。其中,亞洲各國經濟都受到中國經濟硬著陸的風險影響。
世界主要經濟體如此,其他國家當然也不會好到哪兒去。原材料價格顯然已經進入到下跌通道中,依靠出賣資源的拉丁美洲、澳大利亞等國必然也受到衝擊。歐元區的風險不僅影響整個世界,更直接威脅到中東歐。發達國家政府剛剛開始削減債務,美國以及歐洲的債務問題不僅僅政府的事,而是蔓延至大多數家庭、銀行、金融機構和地方政府。債務問題在社會中普遍化,也加劇了不平等,還進一步減少消費總需求。
但是,看問題應該長遠——資本主義社會有一個良好的習慣——每逢經濟危機,西方總會自我反省,這一次也同樣。2008年以前,世界都在問,“資本主義是否會拯救我們?”現在,這一問題變成了“資本主義能否自救?”2011年12月,英國《泰晤士報》評論員阿納托爾·卡列茨基說:“擺在經濟學家麵前的任務是,改良典型的凱恩斯和撒切爾-裏根經濟模式符合21世紀現實。”他又說:“在取其精華的基礎上資本主義的第四種版本——即能與中國抗衡的新西方資本主義。但是,建立新資本主義仍然不可能一一世界上的其他國家不會允許西方將資本主義造成的代價再次轉嫁到自己身上。”
那麼,資本主義第四版本在哪兒?
在近20年中,“日本”一詞如今已經成為經濟學上的一個貶義詞,政府首相更迭頻繁,經濟低迷,這些都成了日本的“新形象”。2008年以後,美國和歐洲陷入經濟困境,於是就有經濟學家認為歐美會像日本那樣發生曠日持久的經濟衰退,有些人堅持認為這種命沄不累不可避免的。但我個人認為,日本會在5年內重新崛起,就像美國在未來5年內重新繁榮一樣——如果說美國能重返製造業,那麼日本比美國更具製造業崛起的優勢。
一直到現在,日本模式——即政府主導、依賴出口的模式——還被許多人認為已經與日趨變化的全球經濟脫節了,並且還嘲諷日本的決策者至今仍然死抱著老舊的經濟模式不放,認為日本處在故步自封的態度中。然而,我認為,日本創造第二個奇跡的時候即將到來,究其原因,正是出自“固步自封”——當亞洲其他國家的經濟在過去30年中變得越來越一體化的時候,日本始終在抵製外國的影響和市場更大程度的自由化。日本的經濟發展始終沒有脫離強大的製造業,與此同時,日本在停滯的20年終始終保持著科技的領先地位,一旦發達國家重新回到以製造業為核心的經濟模式上來,日本的蕭條模式立即就會發揮出巨大威力,轉變為繁榮模式。這就是資本主義第四版本:金融-實體雙頂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