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回 立道場 眾人成聖(2 / 3)

其實每一個人的眉心輪天眼都是打開著的,眉心輪又稱為月輪。月本身就是一個開著的目。目又為眼睛。所以月輪眉心原來就是一個開著的眼睛。月無日不明,月若得日目自明。此乃命魂得天魂的光合,若月能同時兼得地魂的影。月明之中自能成相。此即是千光之眼千眼明。

三魂者,天魂、地魂和人魂,亦可稱之為元神、陽神和陰神。三魂生存於精神中,所以人身去世,三魂歸三線路:

天魂歸天路,到達空間天路。因天魂隻是良知亦是不生不滅的“無極”,因有肉體的因果牽連,所以不能歸宗源地,隻好被帶走上空間天路的寄托處,暫為其主神收押,這是所謂的“天牢”。

地魂歸地府,到達地獄,因地魂可知主魂的一切之因果報應,也可指使在世肉身之善惡,所以肉身死亡後,地魂再進因果是非之地。

人魂則徘徊於墓地之間,流傳接代之肉身。以七魄在身其性行之魄力,死亡後再墓地對神主,來來往往之走上人路之寄托處。

直到再度輪回,三魂才會重聚。而“三魂”的根本是“真如”(生命實相),“三魂”是由於“真如動念”所產生的一種能量形態並吸附了靈質而具形體,屬於“靈界”。

七魄者,屍狗、伏矢、雀陰、吞賊、非毒、除穢、臭肺,指喜、怒、哀、懼、愛、惡、欲,生存與肉身之中,人身死去氣魄消。

七魄為人身的血,第一就是眼睛的血,眼睛的血是澀的,第二就是耳朵的血,耳朵的血是冷的且不容易凝固,第三就是鼻子的血,鼻子的血是鹹的,第四就是舌頭的血,舌頭的血是甜的,第五就是身體的血,身體的血是熱的比較容易凝固,前五項為五根的血,分別是眼、耳、鼻、舌、身等五根,五根以外就是髒腑內髒之血,我們的髒腑分成紅內髒和白內髒,紅內髒就是心髒、肺和肝等,白內髒就是胃、大腸和小腸等,紅內髒的血是腥的,白內髒的血是臭的。

人者有五髒六腑,暗合天地五行。五髒者,心、肝、脾、肺、腎是為五髒;六腑者,小腸、膽、胃、大腸、膀胱等分別和五個髒相對應的五個腑,另外將人體的胸腔和腹腔分為上焦、中焦、下焦為三焦,是第六個腑。

五髒者,心藏神,為君火。包絡為相火,代君行令。主血,主言,主汗,主笑;肝藏魂,屬木。膽火寄於中。主血,主目,主筋,主呼,主怒;脾藏意,屬土,為萬物之母。主營衛,主味,主肌肉,主四肢;肺藏魄,屬金,總攝一身元氣。主聞,主哭,主皮毛;腎藏誌,屬水,為天一之源。主聽,主骨,主二陰。

六腑者,膽屬木,為少陽相火,發生萬物,為決斷之官,十一髒之主;胃屬土,主容受,為水穀之海;大腸屬金,主變化,為傳送之官;小腸主分泌水穀,為受盛之官;膀胱主津液,為胞之府,氣化乃能出,號州都之官,諸病皆幹之;三焦為相火之用,分布命門元氣,主升降出入,遊行天地之間,總領五髒六腑營衛經絡內外上下左右之氣,號中清之府。上主納,中主化,下主出······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隨風巽,君子以申命行事;漸雷震,君子以恐懼修省;善如水,君子以作事謀始;火同人,君子以類族辨物;步澤履,君子以辨民安誌;艮山謙,君子以裒多益寡。人道者,善假於物,利用自然,造化自然,造化自身。集天地之氣,養吾浩然之氣,強化自身,百邪辟易。”

聖人講道,金蓮飄落,聖音遠揚,眾生俯首。五百年後,青天舒講完自己的道,“眾位道友,吾今已成聖,特立道場東海方丈島,希望道友閑暇時一聚。”說完青天舒翩然而去。

眾人回歸各自洞府,三日後昆侖山,老子想起鴻鈞道祖成聖時言道:“高臥九重雲,蒲團了道真。天地玄黃外,吾當掌教尊。盤古生太極,兩儀四象循。一道傳三友,二教闡截分。玄門都領秀,一氣化鴻鈞。”於是立於虛空,麵向紫霄宮:“吾乃玄門大弟子,三清之首太清老子,今日立道教,教化眾生,以先天至寶太極圖鎮壓大教氣運,吾為道教之主,道教,立!今日起我為道教天尊,是為太上道德天尊。”

隨著後一個立字音落,混沌未知處降下無邊功德金光,沒入老子眉心,與鴻蒙紫氣交纏相容,斬卻三屍終於此刻借助無量功德三屍合一,功德證道和三屍證道雙雙證道成功,頓時天地飄香陣陣,地湧金蓮,仙音渺渺,老子終於證得不滅聖人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