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說:“如果子孫是優秀的,他們必定有誌氣,選擇憑實力去獨闖天下。反言之,如果子孫沒有出息,享樂,好逸惡勞,存在著依賴心理,動輒搬出家父是某某,子憑父貴。那麼留給他們萬貫家財隻會助長他們貪圖享受、驕奢淫逸的惡習,最後不但一無所成,反而成了名副其實的紈絝子弟,甚至還會變成危害社會的蛀蟲。如果是這樣的話,豈不是害了他們嗎?”

現代社會,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優良的成長環境卻讓不少家長心中的“小公主”、“小王子”們染上了許多壞習慣,而這些也同樣困擾著家長。

世界十大富豪之一、香港首富李嘉誠對兩個兒子的培養教育抓得很早。盡管李家家境富足,但是在兒子的生活方麵,他卻絲毫沒有“大方”之態。從兩個兒子很小開始,他便要求他們不求奢華,一切從簡。當孩子成人之後,他又從商人特有的角度教導兒子,並且“逼”他們自學成才。

李嘉誠坦承,在教導子女時,99%應該教給他們做人的道理,即使現在他們長大了,也應該是2/3教他們如何做人,1/3教如何做生意,因為真正重要的是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李嘉誠一直認為,做人是根本,德行是根本,好好做人是第一要務。為此,他不僅自己長期恪守不渝,更把自己的認知傳給了後代。

對於出身在富足家庭的李澤钜與李澤楷兩兄弟,李嘉誠始終堅信,教孩子學會自立自強,學會做人處世,比給他金山銀山要強百倍。所以李嘉誠從小就對兩個兒子幾近苛刻,他要讓孩子們懂得生活的真實和艱辛,讓孩子們明白成功的來之不易。當李澤钜和李澤楷兩兄弟還很小的時候,李嘉誠便很少讓他們坐私家車,卻常常帶他們坐電車、巴士。有一次,李嘉誠看到在路邊擺報攤的小女孩邊賣報紙邊捧著課本學習,就特意帶兩個兒子經過這個報攤,讓他們學習小女孩認真學習的態度。

李嘉誠是用心良苦的,他讓孩子們經曆生活的磨煉,不僅是磨礪了他們的意誌,更陶冶了他們的情操,豐富了他們的閱曆。他把做人的道理和生存的本領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孩子,這才是給孩子們的人世間真正最好、最完美的財富。因為當兄弟倆擁有了這一份珍貴財富之後,才能將家族的榮耀和企業的輝煌繼續下去,才能品味和滋生出自己的另一番輝煌人生。

孟子曾有言:“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可是,目下我國有多少父母能夠做到這樣呢?又有多少父母能夠像李嘉誠那樣嚴格要求自己的兒女?

其實,一個孩子就是一個家庭,現在小孩大多是獨生子女,在家裏幾乎人人都寵得愛不釋手,孩子的成長,孩子的命運,都關係到家庭將來的喜樂哀愁。但是,父母要明白,你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的成人成材,很大程度上,要受你教育的影響。因此,做家長的平時必須注重自己的言行舉止,注重對孩子進行正確的教育、引導,切勿因為寵溺而讓孩子掉入懶惰、貪婪、欲望的深淵。

本書從“李嘉誠教育孩子的成長秘方”入手,從各個方麵講述了李嘉誠作為一個商人與一個父親,他給孩子們留下的最為真實寶貴的財富。並且為家長細致地講解了正確教育孩子,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對其心理進行健康的引導等各方麵的最合理、最有效的教育方式,希望廣大為人父母的讀者朋友們能從中獲得啟示和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