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是名副其實的“十年磨一劍”。在家族聚餐中,他時常會對自己的兩個在商場上奮戰的兒子說道:“一個人要想成大事,是不能大急大躁的,而應有足夠的耐心等待機會和創造機會。”這同樣也是李嘉誠成功的重要法寶。
76.耐心比努力更重要
在很多孩子的眼裏,成功就是考試能得第一名,考試能得100分。而正是由於這些對成功定義的片麵錯誤理解,才間接造成了許多孩子真正的失敗。生活中,很多孩子因為一時的考試成績不好就對自己失去了信心,瞧不起自己,最後越陷越深,導致在老師和家長的眼裏成為了不可救藥的學生。他們努力了嗎?是的,努力了。但是為什麼最終沒有成功呢?就是因為他們缺乏耐心等待下一次的成功。
耐心是一名成功者所不可或缺的素質。兒童教育專家認為,孩子隻有先形成一種耐心的習慣,才有可能在日後對自己的事業全身心投入,不會被其他事情所幹擾。而這個道理對於那些心理素質差,無法接受失敗的孩子來說,似乎更加適用。
李嘉誠就是名副其實地“十年磨一劍”。在家族聚餐中,他時常會對自己的兩個在商場上奮戰的兒子說道:“一個人要想成大事,是不能大急大躁的,而應有足夠的耐心等待機會和創造機會。”這也是李嘉誠成功的重要法寶。在李嘉誠的經營決策中,最值得一提的是他在每決策一件事情之前會耐心分析,一旦事情決定之後,便堅決果斷,決不拖泥帶水。特別是李嘉誠在處理問題時有一個良好的習慣,就是遇事從來不鑽“牛角尖”,他會細心研究、權衡利弊,然後挑選一條快捷的道路。
在李嘉誠看來,商海的較量,可以講處處都有對手,甚至有“殺手”,但走好關鍵中的一步棋相當重要,而耐心才是欲成大事者必修的一門課程。在局勢明顯不利或形勢不明時,宜保持謹慎,一方麵積極準備必要條件,一方麵靜候時機。如果為眼前利益驅使,企圖僥幸取勝,很可能招致敗局,所以這個時候就一定要強迫自己定下心來。
1988年1月,全係長實、和黃、港燈、嘉宏四公司,向聯合船塢公司購入茶果嶺油庫後,即宣布興建兩座大型屋村,並以8億港元收購太古在該項計劃中所占的權益。這樣,李嘉誠又獲得了兩大屋村。兩大屋村一共贏利100多億港元。
麗港城、海怡半島兩大屋村就是如此,對它們的構想萌動於1978年李嘉誠著手收購和黃之時。之後,經過他長期耐心等待時機,用心策劃,其間1985年收購港燈,使其構想向前邁了一大步,1988年方全麵推出計劃。因此,人們稱道“超人”過人的膽識與氣魄之時,又不得不佩服他堅持不懈的耐心。李嘉誠在地產界是一招比一招快,一連打了許多的漂亮仗。無獨有偶,嘉湖山莊計劃的推出,也曆經10年之久。
“人,其實就是一樣的,當然是希望自己做自己願意做的事情。譬如當年我開辦長江時,我預算是隻做3年。然後像我的祖輩、父輩那樣,去從事教育事業,說心裏話,最初我是根本不喜歡做生意的。但後來,生活環境的改變,理想是一回事,現實卻又是一回事,慢慢地,我強迫自己定下心來,強迫自己培養做生意的興趣。然後,真的有了興趣,這樣才一路不停地發展到今天。”李嘉誠回憶道。
李嘉誠的一貫作風是“穩健中尋求發展,發展中不忘穩健”。“穩”就是沉著、冷靜、不頭腦發熱,隻有穩重地思索,穩重地作出決斷,有時候寧後人一步,但可以避免不走彎路。正是這種“穩中求進”的戰略,使他在創業的路上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輝煌。同時,他的這種作風也深深地影響著兩個孩子,讓他們也充分學到了商業場上所要具備的雄厚耐力和忍力。
歌德曾言:“一句話可改變一個孩子的命運,一本書可改變一個家庭的命運,一位教育家則可改變一個民族的命運。”其實,教育自其誕生之始,就注定是一門關於喚醒的藝術。然而,教育更多的是父母與孩子之間心靈的交流,需要耐心地探求和細心地分析。
試想一下, 如果一個孩子整天漫不經心,做事有頭無尾,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那麼每個家長都會發愁:如果孩子一直都是這個樣子,將來肯定是一事無成。同樣地,如果一個孩子每天匍匐學習,異常努力勤奮,但是到了最後隻差一點就要到達成功了,他卻突然鬆懈了自己的精神,結果卻因此而失敗,這樣不是讓人更加倍覺惋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