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父母應該教導孩子凡事都應用一種平和的態度看問題。如李嘉誠一樣,他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時,就曾告誡自己的孩子,不管你處於什麼狀態,對任何事情都應該持有穩重平和的態度去觀察,不要僵在一處死守不放,那樣才不會形成一葉障目的局麵。
81.不要癡迷於“四兩撥千斤”,要腳踏實地
在動物界中,喜鵲似乎總是喜歡唧唧喳喳地叫個不停,從這棵樹飛往那棵樹,東找找、西望望,為此連一條蟲子都找不到。但是啄木鳥則恰恰相反,它們始終都能心無旁騖地搜尋那些被蟲子所蛀的大樹,成為森林的“頭號醫生”。
仔細觀察我們生活周圍的孩子,你會發現其中就有很多的“喜鵲”。生活中,總有些孩子性格比較浮躁,做事情喜歡偷工減料、朝三暮四。孟子曾說:“螃蟹浮躁,寄人籬下。”由此看來,人若浮躁,則無處容身;學習浮躁,則學無所成。為此,家長應該教導孩子學會腳踏實地。
有記者在采訪李嘉誠時曾問道:“您的企業在選拔、使用年輕人的時候,掌握什麼樣的標準?什麼樣的人您喜歡用?什麼樣的人您不敢用?”李嘉誠語重心長地回答:“不腳踏實地的人,是一定要當心的。我看人並不保守,但我認為,一個根基不好的人,不腳踏實地,信用就有問題,你無論如何有才能,這都是第二位的。”
李嘉誠說,思維單一的人也許終生隻追求財富和滿足於擁有權力,這種人生的意義多是狹隘和不平衡的。他認為,一個一生能夠肩負理想、承擔抱負、以愛心為原則、熱誠投入並且活出價值的人,生命才是無窮無盡的。
李嘉誠在汕頭大學發表演講時也曾勉勵在場的年輕人要做個腳踏實地的人。他說:“你們要結合現實理據和實際經驗來不斷測試和強化自己的夢想。如若你能拈出好謀而成、分段治事、不疾而速、無為而治的精髓,生命是可以如此地好。” 或許是李嘉誠對事業從一而終的勤勉精神影響到了自己兩個孩子的成長,李澤钜和李澤楷兩兄弟從小在學業上就十分勤奮刻苦,而且兩兄弟的學習成績一直在學校都是遙遙領先的。
當小兒子李澤楷完成學業,從國外留學回來之後,便自己開辦了公司。不依靠父親的名聲,不依靠父親的財富,李澤楷腳踏實地自己創業,終於將他自己的公司逐漸發展為大集團。如今,李澤楷也成為了香港的首富之一,並且和當年的李嘉誠一樣,擁有了那屬於自己事業的一片天地。當李澤楷在香港這寸金寸土的土地上已經立足,並且還在為了自己的事業而奔跑著的時候,他依舊勤奮努力,並且一步一個腳印,於是他收獲了無數的輝煌。
想當年,小仲馬寫作之初,寄出的稿件連連石沉大海。於是父親大仲馬對他說:“你寄稿時給編輯先生附上一封信,說我是大仲馬的兒子,也許情況就會好多了。”可小仲馬不但堅決拒絕以父親的盛名走捷徑拿到開啟自己事業的鑰匙,而且不露聲色地給自己取了十幾個筆名,以免編輯把他和父親聯係起來。
經過一段時間堅韌不拔、勤奮踏實的努力,他終於取得了成功——長篇小說《茶花女》一炮打響,成為傳世之作。可以想象,假如小仲馬當年依靠父親的名氣做捷徑從事創作,或許能發表一些作品,但是卻斷然不會創作出如此不朽之作。
人生沒有任何捷徑可走,每一位家長都要告訴孩子學會腳踏實地地去學習。因為人生就是充滿這麼多不確定性——有時候,那些往往會通往山頂的便捷小道,走上去之後才發現原來其中遍布荊棘和險惡;反倒是那些看似曲折長遠,需要我們一步一步攀登的大道,才真的是通往成功的捷徑。
曾經有一本書名叫《亨利八世和他的六個妻子》,有很多人不明白,為什麼在亨利八世殺了第一個妻子時,後麵卻依舊還有那麼多的女人肯赴湯蹈火嫁給他?其實這些女人全部都是奔著“亨利八世”的王位而去的,以為隻要嫁給他,自己就是王後,自己生的孩子就可以繼承王位。畢竟這是最短的一條路——雖然從結果看,是通向死亡最短的路。
有很多父母心中想:“孩子將來能自食其力,不成為我的累贅就夠了。”結果這些孩子最後成為傑出人士的可能性卻非常小。有的父母心中想:“我的孩子一定要出類拔萃,功成名就,成為社會的精英。”這些孩子要成為平庸之人,可能性也是極小。
因為孩子的成長,絕非是考前惡補、一頓打罵或臨行叮囑就能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他們自己通過平日的知識積累和磨煉才慢慢累積起來的。成功沒有任何一蹴而就的捷徑,如若不腳踏實地,那麼就隻會是鏡花水月一場空。
不是什麼東西都可以速成的,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不積細流,無以成江海。煮飯有固定的時間,強行地縮短隻能麵對半生半熟的無奈。因此,每位父母都應該讓孩子明白,前行之路可以回頭,但是人生之路隻能往前走,並無捷徑可尋,隻有腳踏實地,才能真正地到達勝利的頂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