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四海同家引子加 走向征程(2 / 3)

請看——本書的第一男主角出場了,這時從武裝部的辦公大樓裏,走出來了一名新兵,他叫郭開山。他有著不足160cm的個頭,在這幾十個新兵當中,他不是年齡最小的,也是個子最矮的。郭開山今年正好16歲,恰巧也是一個初中才畢業,中學生的年紀。談起他為什麼要去當兵,郭開山總是和人家說:“當兵就是保衛祖國,保衛毛主席,成為一名優秀的共產主義的戰士,是我郭開山的光榮,也是老郭家全家的光榮。”其實那時候的人,都會這麼一說。唯一不同的是,他們各自都有,他們自已當兵的理由,要不然哪個家長,會舍得讓自家孩子去當兵呢。就象古時候人說的那樣: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

郭開山生活在A城郊區的農村,父親是公社的秘書,母親是地道的家庭婦女。他們兄弟姐妹八人。分別是大姐,大哥,二姐,二哥,郭開山行五,大排是三哥,下邊還有三個弟弟,在兄弟當中,郭開山個子雖矮,但是長相屬於上等。

原先的郭家,本是省會A城的城裏人。郭父原是一名複轉軍人,解放後地方上缺乏幹部,他就轉業到了區政府。****時期開始後,郭父在一次單位決策的工作中,站錯了隊伍,犯了原則性的問題,這樣就被下放到了郊區農村,對他進行鍛煉改造。老郭家全家人,也跟著父親,由城市來到了農村。那年郭開山隻有八歲。

多年的農村生活,讓郭開山感到特別的痛苦,原因不是他怕苦怕累的思想,而是由於家裏人口眾多,分到他家的糧食,根本支撐不了全家人的夥食,兄弟幾人,個個都是麵黃肌瘦。根本看不出,他們以前在城裏生活過。郭開山當兵的理由,就是要減輕家裏的負擔。少了一個小夥子的吃食,還能給全家其他的成員多分一點。

在這個****的年代,考學已經不是大家的奮鬥目標,當兵吃糧才是當時社會上的主流,就這樣老郭家的男丁,夠年歲的都想去當兵。大哥叫郭開維,現在在公社當個通信員,還算穩定,二哥叫郭開明,是區建築公司的會計,他們也曾經有著當兵保家衛國的念頭,到頭來因為種種原因,體檢都沒有合格,今年輪到郭開山了,雖然他個子小,不過體檢全都合格,加上父親又是公社的秘書,所以村支書更是在接兵的幹部麵前,說了很多好話,指望的是多送走一個兵,這樣村裏的糧食就少了一個人的,他平時的工作也好做一些。接兵的幹部起初看到郭開山時,覺得他很瘦小。說道:“這孩子個子太小,不夠一米六吧,額頭這麼大,是不是缺鈣呀”。

不知是父親公社秘書的身份,還是村支書的極力推薦,郭開山還是在幾百名體檢合格的人當中,如願拿到了入伍通知書。郭開山在村支書的手中,接過通知書時,感到格外的興奮。因為他終於得到了離開農村的機會,農村的生活,實在太讓這個曾在城市生活的小夥子,承受不了了,他不想再天天過吃不飽的生活了,再也不想過全家人住在一個炕上,隻有幾條被子的生活了,再也不想象很多農村人一樣,成為一個按步就班的人,到歲數結婚生娃,種地掙工分,再給娃結婚生娃的生活了,他對部隊有他的幻想,他想留在部隊,以後做一名軍官,神氣的坐著吉普車,幻想的一切一切,讓這個16歲的小夥子感到萬分的激動。他馬上去公社把這個消息,以最快的時間通知了他的父親。

父親接過入伍通知書看了很久,他也當過兵,N年前的事了。看到通知書後,他想了好久好久,好象聯想到了什麼。“爹我真的當兵了,我要成為毛主席的好戰士了,我要象雷鋒那樣做一個好人,榜樣”。父親說:“你回去吧,告訴你媽,晚上做點好吃的,把你大姐,大哥,二哥從班上叫回來,晚上吃完晚飯後,我要開會”。

老郭家的晚飯,終於在晚上六點鍾準時開始了,家庭裏的成員,除了二姐在外地,上高中住校,基本上都到齊了。大姐在公社辦的紙箱廠當臨時工,大哥和二哥也從單位的集體宿舍回來了,他們平時都住在單位,因為不到周末,所以他們也不想回家,好讓弟弟們有個好的學習環境,狹小的三間土屋,實在不能容納太多的人了,人少一些,正在上學的弟弟們的空間就會大一些,學習也可能會好一些,這個大家都知道。但今天是特殊情況,老三郭開山接到入伍通知書了,這在一個農村家庭中,確實是件大事。今天的吃食真的很豐盛,雪白的饅頭隻有在過年時才見過,豬肉燉豆角,這可是好長時間沒有過的肉菜了。在父親的號令下,大家都開動筷了,不過好多人吃的都是主食,在這個家裏父親是真正的家長,由於他身體不好,所以大家都想讓父親多吃一些,他是家裏的主心骨。菜盤裏的幾塊肉幾乎沒有人動,隻是吃著青菜和主食。母親看了看,用筷子夾了肉,挨個往各個孩子的碗裏放,這是老郭家的規矩。也有例外,記得有一年,五弟郭開慶才二歲,過年的時候用手抓了一塊肉往嘴裏放,叫父親一腳從炕上踢到了地下,才長出的小牙都磕掉了,哥哥姐姐們都嚇壞了,從此沒有人敢再來盤子裏夾肉了。

豐盛的晚飯順利而圓滿的吃完了,為什麼呢,因為主食和菜一點也沒有剩。連最後一滴菜湯都讓小六給喝光了,這是多好的晚餐呀,大家都在回味,這個年代的家庭普遍都是這樣的,人口多根本不可能吃的這麼好,因為今天是特例,好比古時候高考中了狀元一樣,對這個家庭太重要了,隻要小三在部隊好好看,也許他就是老郭家第一個走出農村的人了,這也是下放在農村以來老郭家最大的目標。由於是下放戶,在特殊****時期,犯了錯誤的人要處處小心,不能叫人家挑出任何的毛病,因為這樣會讓人指指點點的,老郭家的家教很嚴,孩子都很怕事,還是那句話“做人要夾著尾巴”。這份入伍通知書好象給全家帶來了希望一樣,沒有一人不為它而高興。入了伍就成了軍屬,軍屬的好多待遇都跟上了,過年時村裏還會送肉和對聯。在村裏人看來,這是件光榮而榮耀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