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你看到同事的表情很興奮,就忍不住問一句:“為什麼心情這麼好呀?”
對方很願意和你分享他的經曆,他開始聊起昨天晚上的經曆,滔滔不絕……你不好意思打斷,一小時過去了,你發現自己今天該做的工作都還沒有開始。
控製話題,不隨意發問,是對自己,同樣也是對他人時間的尊重。應對矛盾的時候,我們要讓對方坐下來,工作溝通則最好站著處理。工作中常常有這樣的情形,你去找同事商量一件事情的時候,他說:“稍等一下,你先坐一下吧。”
你會聽他的話,坐下來,然後等著和他溝通嗎?
其實你不妨說:“不坐了,沒事,我站著等你一會兒,我今天談的事情,就耽誤你三分鍾的時間。”
當你形成一個站著說話的習慣的時候,你會發現溝通效率高了好多。
對於銷售人員來說更是如此,控製不了話題的銷售人員不是好銷售人員。
從話術的角度來說,銷售的過程就是控製話題,改變事態發展形勢的過程。
不要輕易地被顧客的問題所控製,也不要總是順著客戶的思路走。
例如,走進手機賣場的時候,一名潛在顧客問:“這款手機待機時間有多長?”
如果你說:“待機時間兩到三天沒問題。”
那麼他覺得這款手機很一般,可能會說:“好的,那我再去別的地方看看。”
應該抓住和潛在顧客交流的機會,用語言勾住對方。因為走進賣場是顧客給你的第一次機會,顧客發問,就等於給了你第二次機會。
你可以這樣說:“您問的問題是很多人買手機都問的問題,大家關心手機待機時間的長短,根本的目的在於希望給自己省事。一般人認為選擇待機時間長的手機,長時間不用充電,能節約時間。但是,待機時間再長,也不能保證永遠有電,不影響使用,如果關鍵時刻沒電了,照樣很誤事。所以,想讓自己使用得更順利,不但要看待機時間有多長,更關鍵的是看充電時間有多長。給您推薦的這款手機的特點就是電池好,充電時間非常短,沒電了,短時間充滿電,又可以正常使用了,是不是非常符合您的需求呢?”
這樣說,在回答潛在顧客提出的待機問題的時候,成功地灌輸了你的思想給他。哪怕他聽完,還是沒有動心,而是離開了你的櫃台,去了下一家的櫃台,你也不用擔心,因為最大的可能是他問下一家手機店:“這款手機的充電時間有多長?”
也就是說,你成功地將話題控製到自己的優勢上,顧客會按照你的思路走下去,也讓你盡量控製了這個銷售過程中自己所能掌握的環節。
平時和朋友談話也是如此,如果有一些朋友渴望和你聊一些旅遊話題,但是有人聊起了一個你從沒去過的旅遊地。
別人津津有味地談論當地的美食、奇特的景觀,你對此感到陌生,但你也想參與這個話題,心裏很著急,怎麼辦呢?不妨開始嚐試控製話題,畢竟閑聊沒有固定話題,談論的中心是旅遊,並不局限於某個具體地點。
你可以保持微笑,而且要盡量找一些相關的話題。
例如,朋友說:“貴州的山水真是太美了!”
你可以這樣接話:“是的,當空氣汙染不重的時候,整個風景都是純淨的。我去麗江的時候,看到的麗江的天空也是大片純淨的藍色。”
拋出類似的話題,就能享受其樂融融的交談範圍。沒有任何話題是你接不住的,甚至聊起不同地方的人的飲食口味的差別,或者長途旅行注意事項,都能隨時引起新一輪的討論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