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1 / 1)

海倫·凱勒

海倫·凱勒1880年出生於美國的亞拉巴馬州,2歲那年由於一場高燒失聰失明,變成了聾子和瞎子,而且不能說話。由於不能交流,沒有機會學習,海倫隨便用手抓飯吃,踢東西,尖聲叫喊並且常常無緣無故地大發脾氣。她不讓任何人靠近她為她梳頭發。7歲時,安妮·莎莉文作為家庭教師和陪伴者來到海倫家,從此情況開始了變化。安妮幫助海倫掌握了字母,閱讀盲文和寫作。海倫後來成了一位優秀的學者和作家。1964年被授予美國公民最高的榮譽——總統自由勳章。1968年她去世後,一個以她的名字命名的組織建立起來,該組織是世界上向盲人提供幫助的最大組織之一。在《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一書中,海倫·凱勒說,如果有這樣的可能,第一天會獻給朋友們,第二天會用來了解人類和自然的曆史,第三天則將在平凡世界裏度過,在為生活事務忙碌的人們常去的地方度過。

我常常想,如果每個人在他成年的早期有一段時間致瞎致聾,那會是一種幸事,黑暗會使他更珍惜視力,寂靜會教導他享受聲音。

我不時地詢問過我的能看見東西的朋友們,以了解他們看到什麼。最近,我的一個很好的朋友來看我,她剛從一片森林裏散步許久回來,我問她看到了什麼,她答道:“沒什麼特別的。”如果我不是習慣了聽到這種回答,我都可能不相信,因為很久以來我已確信這個情況:能看得見的人卻看不到什麼。

我獨自一人,在林子裏散步一小時之久而沒有看到任何值得注意的東西,那怎麼可能呢?我自己,一個不能看見東西的人,僅僅通過觸覺,都發現許許多多令我有興趣的東西。

我感觸到一片樹葉的完美的對稱性。我用手喜愛地撫摸過一株白樺那光滑的樹皮,或一棵鬆樹的粗糙樹皮。春天,我摸著樹幹的枝條滿懷希望地搜索著嫩芽,那是嚴冬的沉睡後,大自然蘇醒的第一個跡象。我撫摸過花朵那令人愉快的天鵝絨般的質地,感覺到它那奇妙的卷繞,一些大自然的奇跡向我展現了。有時,如果我很幸運,我把手輕輕地放在一棵小樹上,還能感受到一隻高聲歌唱的小鳥的愉快顫抖。我十分快樂地讓小溪澗的涼水穿過我張開的手指流淌過去。對我來說,一片茂密的地毯式的鬆針葉或鬆軟而富彈性的草地比最豪華的波斯地毯更受歡迎。對我來說,四季的壯觀而華麗的展示是一部令人激動的、無窮盡的戲劇。這部戲劇的表演,通過我的手指尖湧淌出來。

有時,由於渴望能看到這一切東西,我的內心在哭泣。如果說僅憑我的觸覺我就能感受到這麼多的愉快,那麼憑視覺該有多少美麗的東西顯露出來。然而,那些能看見的人明顯地看得很少,充滿世間的色彩和動作的景象被當成理所當然。或許,這是人性共有的特點:對我們具有的不怎麼欣賞,而對我們不具有的卻渴望得到。然而,這是一個極大的遺憾,在光明的世界裏,視力的天賦僅僅作為一種方便之用,而沒有作為增添生活美滿的手段。

如果我是一所大學的校長,我就要開設一門強製的必修課“如何應用你的眼睛”。這門課的教授應該試圖給他的學生顯示,怎樣能以看見那些在他們麵前一現而過的東西來增添他們生活的樂趣,這位教授應該試圖喚醒他們沉睡和懶散的天賦。

也許,我的這篇簡短的關於怎樣度過這能看見的三天的概述和你們自己在遭致失明的情況下所設想的不一致。然而,我確信,如果你真的麵臨那不幸的命運,你的雙眼一定對你們過去從未看見過的事情睜大眼睛,為你今後的漫漫長夜保存下回憶,你將以過去從未有過的方式去利用你的眼睛。你所看到的每件事會變得對你珍貴起來,你的眼睛會觸及並抓住在進入你視線範圍之內的每件事物。然後,你最終真正地看見了,於是,一個美麗的新世界在你麵前展開了。

我,一個盲人,可以給那些能看見的人一個提示,給想充分利用視力天賦的人一個忠告:用你的雙眼,就好像你明天就會遭致失明一樣。這同樣的方法也能用於其他的感覺上,去聽悅耳的樂聲、鳥兒的鳴唱、樂隊的強勁旋律,就好像你明天就會遭致失聰一樣。去觸摸你想摸的每個物體,就像你明天會失去觸覺意識一樣。去聞花朵的芳香,津津有味地去嚐美味佳肴,就好像你明天會再也不能聞到、嚐到一樣。更多地體驗每種感覺,所有的愉快和美感方麵的天賦,世界通過自然提供的幾種接觸方式將它展露給你。但是,在所有的感覺之中,我相信視覺可能是最愉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