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先做好本職工作(1 / 2)

第13章 先做好本職工作

一個人要經過四個步驟逐漸提升自己在本崗位上的職業素質水平。第一是學習階段,特點是:情況不熟,能力不足。第二是進步階段,特點是:知錯改錯,積極進取。第三是掌握階段,特點是:熟悉情況,處理得當。第四是例行程序階段,特點是:運用自如,有所創新。

煩人差事中的意外收獲

已經獲得了心理谘詢師資格的小月降低了工作要求,準備先從助理做起。可這個“助理”的工作內容,與她原本的設想差距太遠。小月本以為,助理就是幫助資深谘詢師整理谘詢筆錄,提點建議,而實際上,她做的卻是內勤,或者稱為接待員更合適。小月每天的事務就是接聽預約電話,為前來谘詢的人確定谘詢師,安排時間和場所,然後收費、開票。

讓小月心煩的是,每天還要應付各種各樣難纏的人。至於在谘詢現場旁聽,一點都沒有機會。又不是老師帶實習生,谘詢中心怎麼會犧牲客戶對保護隱私的要求,白白地提供給你學習機會?有幾次,小月偷著在電話裏給客戶進行解答,被主任批評了一頓,提醒她“角色不對”。這讓小月很不服氣,千辛萬苦地找到工作,難道就做這些事,豈不白白浪費時間!小月的工作熱情飛速下降,接電話也沒有一開始那麼有耐心了。

偏偏這時打進電話的人特別煩,對方說自己查閱了一些心理學資料,一定要給她安排一位專家。小月按照谘詢師的時間安排,給她推薦了一位谘詢師。可對方沒完沒了地問還有沒有別人,還讓小月把每個谘詢師的情況介紹一下。接著又問到底是不是專家,夠不夠權威?這個電話說了有半個多小時,小月有種想摔東西的衝動。誰知,對方又說:“我理解,你們也有商業上的考慮,可你也不要正好哪位谘詢師的時間空著就安排哪位,然後糊弄我們是專家,隻為了快點有客戶。”這句話讓小月火冒三丈:“我的工資跟每天接待幾個谘詢一點關係都沒有,信不信隨你。”說完就掛了電話。

這時有位谘詢師剛剛結束谘詢,正坐在接待的客戶椅子上休息,小月就向她抱怨起剛才的電話。谘詢師告訴小月:“其實她並沒有在懷疑小月你本人,她隻是在懷疑她致電的這家谘詢中心。如果她來谘詢了,也一定會懷疑她自己所選的谘詢師。其實,你不必向她解釋你的工作,而是應該想想這個人在打這個電話之前,為了克服自己的懷疑要鼓起多少勇氣。我們和來訪者的谘詢關係,並不是在進入谘詢室才開始,在他們打通第一個電話時就已經開始了。其實你已經在做重要的工作了,就是與來訪者建立信任。”

前輩的話讓小月開竅了,她記起上課時老師強調:“谘詢師不僅要聽對方說話的內容,還要從對方說話的口氣、用詞、聲音中了解這個人的心態、情緒和性格特征。小月突然領悟到:如今工作了,怎麼把學校裏學的知識全都忘了?原來自己隻是剛剛開始,要成為谘詢師,還有很遠的路要走!

可能有些人走上工作崗位一段時間後,發現自己竟然在做著一些“初中沒畢業都能做的事”。這讓許多人感到苦悶,覺得生活太不公平。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難道是企業趁機利用廉價勞動力?如果你有這樣的想法,那麼你隻會陷在負麵情緒裏。

做小事是做大事的前提

每天重複瑣碎的工作,接電話、打水、拿報紙、複印材料、謄寫文件……不受重視,怎麼辦?許多人采取的方式就是抱怨。抱怨是最簡單、最直接、也最無效的方式。沒有經驗和實力的人到企業裏不應抱怨,很多人比你聰明多了,他們已經抱怨無數次了,你無非就是N+1次的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