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糊塗”也是一門學問(1 / 2)

第21章 “糊塗”也是一門學問

真正的競爭靠的是實力,可處處表現自己的能力並非都是好的,有時候反而會適得其反。不僅會讓自己陷入不必要的拉據戰,還會給工作造成一定的阻力。職場處處充滿矛盾,要在職場上行走自如,你一方麵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另一方麵還要掌握“糊塗”這門學問。

鋒芒太露,得不償失

故事一:有兩位大學生,同時進入某家企業。工作半年後,小汪就寫了一份萬字的意見書,指出了企業存在的問題,並且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改革措施。由於這些措施觸及不少老職員的切身利益,實施起來阻力較大,對企業整體發展不利,領導並沒有采納。碰了一鼻子灰的小汪受到老職員的孤立,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裏,更不知道該怎麼辦,不到一年就憤然離職了。小夏同樣也發現了企業存在的種種弊端,可她沒有急於求成。小夏全心全意把本職工作做好,虛心向老職員學習,很快就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和讚賞。當小夏走上了中層崗位以後,慢慢地對企業出現的一些問題進行改正。雖然她是企業最年輕的部門負責人,下屬都是資曆比她老的人,可沒有一個不心服口服的。

故事二:小賈當業務員的十個月,銷售業績就飆升至公司第一名。在公司會議上,領導對她讚不絕口,誇她非常有潛力,有前途。很快,小賈也發現了一些微妙的變化:同事外出活動時很少通知她,有時跟同事開句玩笑活躍一下氣氛,都沒有人答理,銷售方案常被部門經理否決。有一位老職員提醒她,她“懸空”了老職員的“麵子”和成績,還威脅到部門經理的位置,受到這樣的“待遇”很正常。此番指點讓小賈豁然開朗,自此以後,在業績方麵,她隻做到優秀而不當第一。

“糊塗”隻是職場中的一種生存方式,可也要把握好分寸。一個懂得“糊塗”的人會繼續“苦幹”,可不會“埋頭”。因為他們會時刻提醒自己:審時度勢、靈活多變是為了爭取更多的優勢。

“糊塗”是跑贏職場的一種策略

平庸,是每個人都拒絕的。哪一個人都不願意平庸,任何一個人都想借助一定的平台施展自己的才華。職場中,不少人覺得自己有“才”,卻得不到重用。可你怎麼會知道自己的“才”是真“才”呢?如果你的很多想法(所謂“才”),在社會或者職場中得不到體現與驗證,那麼這種“才”的價值隻能等於零。

我們可以看到這樣一些現象,有些人喜歡出風頭,愛表現自己,樂於聽到別人對自己的一片稱讚,覺得隻有這樣,自己的才華才會被人肯定,才會有成就感。這些人為了自己的風頭與利益,無意中傷害到了許多人。即使是無心的,也有可能成為眾矢之的。當同事一致針對你,就算公司覺得你是可造之才,恐怕也不會觸犯眾怒。因為其鋒芒讓人唯恐避之不及。

失去同事的尊重和好感,對長期的生涯發展極為不利。在今天的職場中,顯露才華要適可而止。如果周圍的人感覺受到威脅,同事潛意識裏將你當成“假想敵”,就算你再有才華,也有可能平庸一輩子。看得長遠,了解到實際各項工作中客觀存在的真實情況,懂得適度發光,讓自己的才華在職場中真正得到認可,才會有價值。該糊塗時就糊塗,這不僅是自我表現的一種藝術,也是跑贏職場的一種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