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說話者的語境與立場。除了看說話的內容之外,還需注意說話人所處的環境和場合。同樣一句話,其真正意義與說話者所處的環境不同而有天壤之別。職員做了錯事,領導批評可能有兩種完全不同的方式:一是將職員叫到辦公室,用嚴厲語氣批評了一頓,這種做法是直接表達方式是明語。另一種是在公司大會上或在其他職員麵前,語氣溫和,其實暗含批評。這就是暗語。與同事溝通時,注意說話者所處的語境和立場,是正確鑒別信息的關鍵因素。
職場常用暗語。
1.“放放再說。”這是一句標準的職場暗語,其意思並不是放幾天再議,而是十分清楚明白地表明不同意。這樣說的好處是既表示了反對,又不露痕跡,免得招惹不必要的麻煩。
2.“你看著辦吧。”不要以為是降大任於己身,就傻乎乎地按自己的喜好去辦了。不出意外便罷,出了意外就是你負責。
3.“這樣吧。你所說的,根本不是別人想聽的。”這句暗語的意思表示,不要再費唾沫了,因為別人實在不想聽費話了。
4.“也許我可以加班把事情做完。”這句話的含義是說:要我工作到幾點?還讓不讓人活了?
5.“或許你可以去詢問一下別人的看法。”這句暗語在職場中的實際運用率非常高,不少人都遭遇過,它實際的語義是“這根本行不通”。類似的還有“我不確定這樣是不是能夠實行。”
6.“不好意思,我沒有參與這項計劃。”這句話的含義是說:這件事跟我有什麼關係?
7.“這很有意思的。”這句話的含義是說:什麼東西,又來煩人。
8.“我會試著把這件事情放到工作進度中。”這句話的含義是說:怎麼不早一點兒交代?
總結提示:
每個人的人生軌跡都不同,在以往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經曆中,每個人都會不斷感覺、識別、取舍不同的觀點和思維方式,經過整合、實踐和積累,形成了自己固有的心智模式,成為你思考和判斷的準則。為了捍衛自認為正確的心智模式,你會不自覺地出售不同的觀點。那麼,你是否檢討和反思過:我的思維模式是正確的嗎?心智模式的主要問題不在於它是對的或錯的,而在於你不了解它是一種假設,而且深印在你的內心深處,不易被自己察覺和檢視。當你獲得一個信息後,往往會依據自己固有的心智模式有選擇地進行信息的提取、分析、判斷,進而得出結論,可你是否想過:我所用的信息全麵嗎?人常常都有一些固定的思維定式,如節儉=小氣、沉默寡言=不容易接近、常有不同意見=自以為是……為了能真實地識別職場密碼,請你經常檢視並不斷改善你的心智模式,獲取信息的方式和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