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恪盡職守塑造卓越的人生(1 / 3)

第七章恪盡職守塑造卓越的人生

我躺在床上,夢想著生活是多麼的甜美,當我猛然醒來,才發現生活就是責任和義務。責任和義務,這是多麼奇妙的字眼,在它麵前,任何阿諛奉承都是多餘的,任何威逼利誘都是可笑的。任何人隻要能保持自己內心原本率直的天性,即便這種率直的天性有時並不那麼順從和馴服,但隻要他能童心未泯、盡職盡責,都會得到人們由衷的尊敬。在職責和義務麵前,其他一切欲求都會最終低下頭來,而且在此之前,不論其他各種欲求曾多麼不安地騷動過,它們也會卸下虛偽的麵紗!

——康德生命多麼幸福,教育多麼令人陶醉,生命的意誌屬於自己!誠實的品質,是每個人最堅強的武器,本真自然,是最高的人生境界!狂熱和貪欲,並非人類的真正主人,它們時刻都有凋亡的危險。在這個世界上,我珍愛自己的榮譽和生命!人們最為可貴的地方,在於他們能掙脫奴隸般的鎖鏈,拋棄一切猶疑和恐懼,奮起直追生命的希望,做自己命運的主人,從而不為世俗的念頭所困。因此,什麼都不曾擁有的人,也就擁有了一切!

——沃頓他說不對就是不對,他說對那就一定是對的。他從不輕易作出判斷,他總是要深思熟慮自己的思想和言行。他的言行、誓約、每一項保證,都如山嶽般挺立。

——斯泰恩男爵的墓誌銘職責是每一個人應盡的義務,任何不願意敗壞自己的聲譽、不願意最終破產的人,都必須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職責是一項不可推卸的義務,每個人都應該終其一生地通過自覺的努力和決然的行動,履行自己的義務。

對個人而言,職責貫穿於一個人的一生。在家中,一方麵,父母對其子女有撫養、教育的職責和義務;另一方麵,子女對其父母有贍養的職責和義務。同樣,在夫妻之間、主仆之間都有各自應盡的職責和義務;在社會生活中,在朋友之間、鄰裏之間、雇主和雇工之間、統治者和被統治者之間,都有各自應盡的職責和義務。

聖·保羅曾說:“在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當中,每個人都應該各盡其責:向應該給予幫助的人提供幫助;向值得尊重的人給予尊重;向應該提供勞役的人提供勞役;對應該畏懼的人感到害怕;向不值得尊敬的人表示輕蔑。我們要想立足於社會,就不要拖欠人家的東西,要償還本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在與人相處中,要學會用摯愛、真心與人交往,真正獲得幸福的真諦。”

職責伴隨著每個人生命的開始和生命的結束。從我們赤裸裸地來到這個世界,再到我們孑然一身地離開人世,我們每時每刻都要履行自己的職責和義務:對上司的職責和義務,對下級的職責和義務以及對同事的職責和義務,凡是有人生存和活動的地方,都有我們人類應盡的職責和義務,從我們生下來,職責和義務就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不可分離。我們每一個人,不論尊卑貴賤、男女老少,都隻是一名普通的服務員,服務於我們自己,也同樣服務於他人,我們應該充分利用自己的職責和義務造福於人類,造福於我們自己。

我們每個人應該具備持久而良好的職責觀念,這是一個人最起碼的品德準則,也是一個人的最高榮譽。因為在我們身邊,那些高姿態的人也必須靠這種持久的職責觀念來支撐他們的榮譽,倘若沒有持久的職責觀念,人們就會在逆境中倒下去,在各種各樣的引誘麵前把持不住自己。一旦人們真正具有牢固而持久的職責觀念,即便是最為軟弱的人,他也會變得堅強,從而在逆境中勇氣倍增,在引誘麵前不為名利所動。傑邁遜夫人說:“職責,是將整座人類道德大廈連接起來的黏合劑。如果沒有這種黏合劑,人們的能力、善良、智慧、正直、自愛和追求,都將缺乏最根本的道德根基,而無法維持。不但如此,人類的生存結構就會土崩瓦解,人們就隻能無可奈何地站在一片廢墟之中,獨自哀歎。”

如果一層層地剖析開去的話,職責感根源於人們的正義感;正義感源於人類自愛的品質;自愛又取決於人類的善良和仁慈。職責並非是人們的一種簡單的思想或情感,而是維係人類生命的主導原則,這一原則貫穿在人類的全部行為和活動之中,受製於每一個人的道德良心和自由意誌。

一個人的道德良心,體現在他所履行的職責之中。如果一個人缺失了道德良心,他的行為舉止就得不到應有的規範,那麼,即便是擁有天才能力的人,也完全可能被邪惡引入歧途,變得一無是處。因此,隻有道德良心才能匡正一個人的行為,也隻有這樣,人們才能變得誠實和正直。道德良心是心靈聖殿中的道德統治者,它會使得人們的行為更加端正、思想更加高尚、信仰更加正確、生活更加美好,在它的引導之下,人們崇高而正直的品德才能發揚光大。

一個人光有道德良心還遠遠不夠,還需要有堅強的意誌力去貫徹執行。任何人都可以在正道與邪道之間自由選擇,但如果缺失了意誌力去執行,任何選擇都是表麵的,不會產生現實的效果。因此,在生活當中,一個人的意誌力若是能與道德良心配合行動的話,往往會相得益彰,取得強烈的現實效果。如果一個人的職責觀念很強,行為過程又十分明晰,而且其頑強的意誌力又能得到道德良心的指引,那麼,他就會沿著既定的方向勇往直前,百折不撓地去達到自己的目的。哪怕最後失敗了,人們也會因為盡了自己的職責,而問心無愧。

海恩澤曼曾告誡青年人說:“繼續努力吧!可憐的年輕人!當你周圍的人們通過種種欺詐手段和不忠行為而暴富起來的時候,你要心如止水地正視這浮華的一切;當有人搖尾乞憐、一心向上爬的時候,你要保持自己的尊嚴和清白,不要同流合汙;當有人靠阿諛奉承換來一個又一個‘成就’的時候,你要善於保持內心的寧靜,不要因他人的這些成就而痛苦;當有人為了名利苟延殘喘的時候,你要能頂住世俗的壓力,敢於特立獨行,出汙泥而不染。若想成為一個品德高尚的人,就一定要專心致誌、持之以恒。同時,你應該與誌同道合的朋友們生活在一起,憑自己的汗水和雙手去賺得麵包。在此期間,歲月會慢慢地染白你的頭發,但你的品德卻在幾十年的風塵歲月中一塵不染,若你到了風燭殘年,行將就木時,麵對上帝的召喚,你便可以坦然地向上帝禱告,然後心地清白地駕鶴仙去!”

那些具有高尚道義原則的人,有時為了不失職,往往情願犧牲自己所愛的一切。遠古時期的英國人,他們就有崇高的獻身精神,這一切可以從一些癡迷於愛情的詩歌中窺見一斑。比如一首詩這樣寫道:“親愛的,我如此執著地愛著你,以至於我不再喜愛其他任何東西。”

塞多留曾經說過:“那些品德高尚的人,應該憑借自己的道義和氣節去製勝,有時寧可獻出自己的生命,也不屑於采用任何卑劣的手段。”正是在職責和信仰的鼓舞下,聖·保羅公開宣稱道:“我隨時隨地都準備著被捕下獄,而且我也時刻準備著在耶路撒冷獻身。”

帕斯卡納侯爵鍾情於西班牙事業,當意大利國王迫使他放棄自己所摯愛的事業時,侯爵的妻子維多利亞·科倫納寫信給丈夫,叮囑他千萬不要忘卻自己的職責。她寫道:“親愛的帕斯卡納,你千萬不要喪失自己的氣節,因為崇高的氣節勝過萬貫家財,勝過國王的王冠,重於山嶽大河,而顯赫的名號不過是過眼煙雲。因此,夫君,你千萬不要為浮名利誘所動!你一定不能玷汙自己所摯愛的事業!你記住,你的凜然氣節將是我一生最大的榮耀,也將是你留給子孫萬代最珍貴的財富。”在意大利國王威逼利誘下,侯爵夫人的見解卻非同一般,她重氣節輕浮名的崇高品格,給自己的丈夫以信念的鼓舞,以至於帕斯卡納在死神麵前表現得臨危不懼,並在巴維亞從容就義。帕斯卡納侯爵被迫害時,科倫納仍是一位妙齡女子,她的美貌遠近聞名,慕名前來追求她的人絡繹不絕,然而她卻不為所動。在她心中,丈夫的凜然氣節深深地感染和鼓舞著她,除了丈夫之外,她的心裏再也容納不下其他任何人,因此,她心甘情願地忍受著失去丈夫後的所有孤寂和失落,並以此來悼念心中的侯爵,以此來紀念侯爵的偉大人格。

一個人要生存下去,就必須精神飽滿地努力奮鬥。人生就是一場勇敢的戰鬥,因此,每一個人都必須有高昂的鬥誌和堅不可摧的決心,每一個人也必須堅守自己的崗位,甚至在必要的時候,可以犧牲自己的生命。關於這一點,古代的丹麥英雄們可以說是表現得淋漓盡致,他們具有堅強的意誌,敢於當機立斷、大膽嚐試,在履行自己職責的過程中毫不動搖。其實,潛藏在每一個人身上的意誌力,有大有小,但無論大小,都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品質,我們決不能在使用的過程中,讓它日漸凋謝,也不能為了達到某一目的,而濫用踐踏它。布賴頓的羅伯遜曾十分中肯地說:“一個人真正偉大之處,並不在於僅僅追求自己的幸福快樂、名譽和進步,而在於他們能造福於人類。因此,一個人千萬不能隻求滿足自己的私欲,也不能一門心思地沽名釣譽,而應該恪盡職守、盡職盡責,為人類的幸福謀福祉。”

一個人若是遇事遲疑不決,而且意誌軟弱和優柔寡斷,那麼,這些不好的習慣便會成為阻礙自己忠實地履行職責的攔路虎。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一個矛盾體:一方麵,我們每個人都有道德良心、慈善之心;另一個方麵,我們每個人的人性中,都有好逸惡勞、自私自利和貪圖享樂、放縱情欲的一麵。在我們每個人身上,這種人性矛盾有這樣一層關係,它們雙方既互相滲透又相互對立。因此,意誌軟弱、自律性不強的人,往往在這種矛盾對立中徘徊不定、無所適從,於是,潛藏於每個人身上的意誌力,能否轉化成現實的行動,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這對矛盾天平兩邊的重量。在我們每個人心裏,若是天平的重量傾向於前者,那麼我們就會積極麵對人生;若是天平的重量傾向於後者,那麼我們的生活就會被消極的心態所困擾,而這兩種人生取向,就在於我們自己的取舍和抉擇。作為有生命力的個體而言,每個人的天平傾向不是偏向這一方,就會傾向於那一方。因此,那些意誌力薄弱、容易受消極心態所影響的人,隻要他們的心裏出現一點自私自利或者邪念欲望的苗頭,就極有可能慢慢膨脹起來,以致在他們心裏占據主導地位。久而久之,這些人的大丈夫氣概就會消失殆盡,善良的個性也隨之泯滅,個人的高尚品德就會被墮落的情欲慢慢取代,於是,他們隻能成為自己感官的奴隸,而難以自拔。

因此,一個人若是能遵循內心道德的律令,立即將道德良心付諸行動,並能同時做到抵禦各種本能欲求的襲擊,那麼,他們就會慢慢養成恪盡職守、道德自律的良好品質。有一點,我們每個人必須要心裏有數,那就是要養成積善修德的習性,戰勝邪惡欲望的引誘,擺脫肉體感官的誘惑,除去與生俱來的自私自利,需要我們耗盡很長的時間,有時甚至要花費一生的時間。因此,一個人如果沒有持久的精神,沒有頑強的毅力,卻奢望達到這一願望,是萬萬做不到的。但是,一旦人們養成了自覺地履行自己的職責。做任何事情都依據道德良心的習慣,那麼,他們就會擁有一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財富。

勇敢和優秀的人,會在意誌力的作用下,嚴格要求自己,即便經過人世間各種風雨的洗禮,他們仍然能自覺自發與不屈不撓地堅持奮鬥,最後培養了自己高尚的品德。與此相反,那些行為敗壞、道德墮落的人,總是將道德良心棄之腦後,卻時常放縱自己的私欲,並聽之任之,年深月久,他們心裏的道德防線也被這些惡習所攻破和占領,成為眾矢之的、千夫所指的品質低劣的人。因此,我們每個人都要遠離這些惡劣的習性,要知道,它們往往就如同一根鎖鏈,一旦將我們套進去,就會牢牢地捆住我們的心靈。

一個人到底是成為一個道德高尚、純潔自由的人,還是成為一個道德敗壞、卑鄙無恥的齷齪小人,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人們自己。如果我們不是一個有頑強意誌力的人,那麼,我們就無法獲得足夠的力量,也就難以成就一番自己的事業。因此,一個人要行得正、立得穩,必須靠他自己的努力,否則,就算仰仗其他人的幫助,也難以挺立如鬆。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每一個人都是自己的主人,沒有人能代替我們自己,隻有我們自己自律、自強,不說虛妄之語,不睚眥必報,以誠信取信立足,因而我們要控製自己不為酒色所迷惑,要做到對為非作歹之事避而遠之,扛起慈善救人的道義之舉,還要時時刻刻為人著想、善待他人,敢於寬容異己,處處體諒理解他人,才能聚斂人脈,從而成就我們自己的輝煌之路。

愛比克泰德是古羅馬奴隸出身的自由民,也是新斯多噶派哲學家。他宣揚宿命論,認為隻有意誌屬於個人,在其《語錄》和《手冊》中,有無數充滿智慧的學說,其中有這樣一段話:“我們無法選擇自己在生活中的角色,對此,我們確實也無能為力,我們唯一的職責是把自己扮演的這個角色演好。如果這樣的話,奴隸與執政官就沒有什麼區別。因為奴隸與執政官都有同樣的自由,而自由乃是人類一切幸福的源頭,與自由相比,任何其他東西都顯得微不足道了。我們必須要搞清楚一件事,那就是一旦人們沒了自由,人們所擁有的一切東西都不複存在。自由和其他任何東西,前者好比是動物身上的皮,後者是動物身上的毛,因此,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現在,我必須要告訴眾人,幸福並不存在於醉生夢死之中,也並不依存於苦難之中。什麼是幸福呢?對於擁有自尊和人格、堅持正義的人,幸福並不等價於財富;對於執政官們而言,權勢也並不意味著幸福。任何權勢、財富,對尼祿、薩丹納帕路斯和阿伽門農而言,都不意味著一絲一毫的幸福。麵對無力回天的情勢,他們無可奈何,隻得捶胸頓足,仰天長嘯,浩浩蒼天之下,他們披頭散發,隻覺得自己成了一個受人擺布的傀儡!那麼,究竟什麼樣的心境才叫幸福呢?幸福源於我們自己平靜而自由的心,幸福的獲得靠的是我們真正的自由,而這些自由也必須在無拘無束的蔚藍天空下才能翱翔。要知道幸福與可恥的恐懼和憂慮,有著不共戴天的仇恨,一個人隻有戰勝了所有可恥的恐懼,棄絕一切卑劣的念頭,才能真正知道什麼叫幸福。幸福源於我們內心深處至善至美的自治;幸福源於我們內心深處的滿足與祥和;有時,即便有生之年要經過貧苦、淒惶、疾病和死亡,但隻要人們的心靈得到了平安和滿足,那麼,他們就擁有了真正的幸福。”

對於勇敢者而言,職責觀是一種不可或缺的強大支撐力量,這種力量往往使得這些勇敢者們更加堅強和挺拔。當世所罕見的暴風雨降臨時,龐培毅然決定率領人馬乘船前往羅馬。這時,他的一位很要好的朋友勸導他說:“我勸你別冒這個巨大的危險,因為在這樣強烈的風暴中行進,是要冒生命危險的。”龐培卻信心堅定地說:“任何成功者都是在險象環生中披荊斬棘。因此,今天,雖然天有不測之風雲,但是我必須立即出發,即便我因此而付出生命的代價,我也在所不辭。”後來,這位朋友對身邊的人說:“隻要龐培認為應該做的正確的事情,他就是赴湯蹈火,也在所不惜。在他心裏,區區狂風暴雨和生命危險又算得了什麼呢?”

斯巴克斯所著的《華盛頓的一生》中,寫到了華盛頓恪盡職守的品質。華盛頓一生的主要動力之源,源於他恪盡職守的品質。華盛頓身為“美國國父”,他的一生心係著美國榮辱的使命,正是這份莊嚴的使命,使得他堅定異常,不屈不撓。當華盛頓意識到自己的職責時,他就不顧一切艱難險阻,咬牙堅持完成自己崇高的使命,他不顧一切地奮鬥,既不是為了榮譽,也不是為了獎賞,而僅僅是為了堅持自己應盡的正義的事業,為此,他總是心甘情願竭盡所能地將一件又一件事做得滴水不漏。

盡管華盛頓有著豐功偉績的影響,但是他自己卻有相當謙虛的評價。當人們推舉華盛頓擔任愛國軍隊的最高統帥時,他卻惟恐自己不能勝任,而再三辭謝,直到最後被逼無奈時,他才就任了總司令一職。當大陸會議把這麼重要的擔子托付給他、把整個國家的命運托付給他、把整個民族的前途托付給他時,華盛頓沒有感到絲毫的驕傲,而是深知這種托付有如千鈞之重,自己無論如何也不能辜負人民的信賴。華盛頓在就職時,說道:“我希望自己永遠記住身上的這副擔子,今後無論發生什麼不幸的事,我也不能隨便卸下這副擔子,更不能隨便甩開這份職責。今天,我誠摯地向大家宣布,我並不認為我有足夠的才智來擔任統帥一職,但是,既然我承擔了這副重擔,我將付出自己所有的力量,哪怕是獻出自己的生命,也要恪盡職守,努力挑起這副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