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豁達的風度折射出寬廣的胸懷
既然我們是紳士,那就應該氣度宏大、善於容人,也應該舉止優雅、行為得體。
——莎士比亞注重自己的儀表、風度,並不是沒有意義的行為,恰恰相反的是,一個人的風度儀表是反映他心靈的一麵鏡子。
——丁尼生優雅的舉止,勝過優美的身材;高雅的舉止,是最傑出的藝術,它比任何雕塑和名畫都更讓人賞心悅目、心曠神怡。
——愛默生人們往往忽視了自己的儀表、禮貌和風度。無論對於男士還是對於女士來說,一個人的儀表、風度和禮貌,在生活中顯得尤為重要。儀表、禮貌乃是品德的影子,要養成好的生活習慣、克服壞的生活習慣,並非一件容易的事。人生極其苦短,因此,每個人都必須注重自己的儀表、風度和禮貌。
——西尼·史密斯一般而言,良好的行為舉止總會使人感到愉悅和暢快。一個人的行為舉止、風度儀表,是他展現個人外在魅力的主要方式之一。即使是那些最為普通的職員,隻要他們行為得體、舉止規範,自然會使人肅然起敬。因此,一個人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與自身的風度儀表息息相關,倘若在生活中注意到這些小節,並能使之規範化,那麼,我們的生活就會增添無限的光彩。
有些人認為,一個人的行為舉止、外在儀表,在生活中無關緊要。在現實生活中,一個人的舉止是否優雅、言行是否得體,對於能否成功地辦成一件事,其實有著直接的影響。優雅的行為舉止,會使人風度翩翩,也會使得人際交往更加輕鬆和愉快,從而有利於事業的成功。米德爾頓大主教說:“高尚的品德,一旦與不雅的儀表舉止勾搭在一起,也會使人生厭。”
要想贏得別人的尊敬,那麼,我們就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行為舉止。在管理支配他人時,那些舉止得體的品質,往往比內在的、實質性的品性更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熱情友好、彬彬有禮的言談舉止,無疑會使得人們通身舒暢,同時,人們在這種友好的交往中,各自的成功就會順利到來。換句話說,一個人要想獲得事業的成功,必須具備親切友好的行為舉止。那些舉止不當的人,那些言語粗魯、庸俗的人,不但不能讓他人心生好感,而且也會影響到自己的事業。
洛克曾說道:“作為一個青年教育工作者,他的修養比專業知識更重要。青年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注重自身的修養,並且要具有克製力,他不一定非得具有高深的知識,也不一定非得像古典主義者或科學家那樣知識淵博、學富五車,但他必須養成溫良謙恭、知書達理的好品行,因為他自己的一言一行將會影響許多人。”彼得伯羅勳爵曾就兒子的教育問題,專門寫了一封信向洛克請教,洛克在回信中說:“尊貴的彼得伯羅勳爵,您在信中一直強調,希望輔導自己兒子的家庭教師是一位學識淵博的大學者。但是,我倒認為家庭教師是否是一位大學者,這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必須精通拉丁文,具備一般的科學知識,這就足以勝任家庭教師了。除此之外,您在為孩子遴選家庭教師時,盡量要求這位家庭教師具有良好的道德修養,而且還要性情溫和、善於自我克製。”
人與人交往時,對方給自己的第一印象特別重要。我們往往根據對方是否謙恭有禮,來判斷一個人是否值得交往。因此,友善的言行、得體的舉止、優雅的風度,都是一個人能否成功走進他人心靈的通行證。無論是老年人還是年輕人,他們都無一例外地喜歡和那些舉止得體、彬彬有禮的人打交道。那些態度生硬、舉止粗魯的人,隻會讓人倍生厭惡、憎恨之情,在生活中,這種人也必定是到處碰壁,處處令人生厭,他們就像過街的老鼠一樣,使人通身不快。
“風格塑造人”,想必不少人對這句格言都有切身的體會。我們不能說那些粗魯無禮、缺乏修養的人,都是一些十惡不赦、惟恐天下不亂的人。事實上,有很多人可能顯得沒有修養,或者舉止粗魯,但是他們卻是一些心地善良、品德優秀的人。如果這些心地善良、品德優秀的人,能夠舉止優雅、謙恭有禮的話,那麼,他們便會成為真正的紳士,成為對社會更加有益的人。這樣的話,他們自己不但能在現實生活中給予別人更多的快樂和幸福,而且他們自己的人生之路也會越走越寬,人脈也會越積越多,自然也就能成就自己的一番事業。
在哈金森夫人所著的《哈金森陸軍中校的回憶錄》一書裏,哈金森夫人對丈夫謙和、坦率的品行作了詳盡的描述。她寫道:“哈金森為人寬容大度,十分坦率,他一點也不驕傲,從不矯揉造作。對於那些地位低下、身處貧寒的人,他從來也不敢有一絲一毫的怠慢;對那些出身顯貴、有權有勢的人,他也絕對不會曲意逢迎、阿諛奉承。他從心底裏尊重那些普通的士兵和最下層的人民,因此,一旦有了業餘時間,他總是和那些最普通的士兵和最窮困的勞動人民在一起。”
我們常說:“言為心聲,文如其人。”對於行為舉止而言,它也能反映出一個人的內在品格,也就是說,一個人外在的行為舉止,是其內在本性的表現。除了一些普通的、大眾化的禮儀習俗和生活交往方式與一個人內在的性格氣質關聯不大外,一個人其他的行為舉止,常常反映出其興趣、愛好、情感世界、性格性情等等內在修養。人們經過長期的自我修養、自我教育,而養成的個人行為方式,是人們本身性格、氣質、秉性的綜合反映,因此,與個人本性相關聯的儀表風度以及待人接物的方式和方法,就具有不可忽視的意義。
一個人本身所具有的思想情感,對於他外在的優雅舉止有極大的激勵作用。對於有教養的、舉止優雅的人來說,高尚的情操往往是他們獲得快樂和愉悅的源泉。在一個品德高尚的人心中,高尚的情操與個人的天才和成就,占有同等的分量。不但如此,高尚的情操,也會對一個人的興趣愛好和品性,具有更為直接的影響。眾所周知,同情心是打開他人心房的“萬能鑰匙”,它不僅使人更加溫和有禮,謙恭待人,而且也使人心智洞開、富有遠見。我們完全可以這樣說,同情心乃是人類美好人性中的至尊至貴者。
在社會交往中,禮節和禮儀側重於擺姿作態、裝模作樣,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怎麼一回事。從本質上來講,人為的禮節性規則,在人與人真誠的交往中,並無任何價值。因其本身虛偽而做作的“場麵上的規則”,人們在接受起來,往往對它木訥地你來我往,而並非真心實意地交心交友。因此,在“場麵上”的交往中,許多美其名曰的禮節和禮儀性的東西,往往顯出並不禮貌、並不誠實。簡而言之,這種禮節和禮儀性的東西,隻能是優雅舉止行為的一種替代品;總而言之,這些一套又一套的禮節和禮儀性的東西,完全就是充斥在人際交往中的“假冒偽劣商品”。
一個人優雅的行為舉止,根源於其本身所具有的謙恭有禮、善良友好的品質。從表麵上看,禮貌是一種表現或交際形式,但從本質上講,禮貌反映著我們自己對他人的一種關愛之情。或許有人會說,我們沒有必要對他人表示關愛之情,但是,人家就必須應該對我們表示關愛之情嗎?尊重別人,就是尊重我們自己;傷害別人,就是傷害我們自己。人際交往,往往是一麵鏡子,你在鏡子外麵對鏡子裏麵的“你”微笑,鏡子裏麵的“你”也會對鏡子外麵的你微笑。有位畫家寫的一段話,值得我們深思:漂亮的體型比漂亮的臉蛋更讓人喜悅;優雅的行為舉止,要勝過婀娜多姿的身段,同時也勝過任何著名的雕塑或名畫。
一個人若是缺乏真誠的優雅,是難以取得他人信任的,因此,真正的禮貌必然源自忠誠,而且必須出自一個人的內心深處,如若不然,就不會給他人留下持久而深刻的印象。優雅的行為舉止是人性的一種自然流露,那些粗魯的言行、粗暴的性格,與優雅的行為舉止往往風馬牛不相及。聖·弗蘭西斯·德·沙列斯就認為,從最完美的形態上說,優雅的行為舉止就像水一樣清潔、單純和無色無味。由於個人的天賦、性格不同,人們表現出來的行為舉止往往千差萬別,不會像一個模子裏出來的一樣,或許有的人行為較為偏激,富於個人特色,但這些都是合乎人性的正常的行為舉止。試想,一個人要是沒了創造性,要是沒了個人特色,人類的生活就會死氣沉沉、絲毫沒有變化。
一個人真正的謙恭有禮,出自他本身善良的天性。心地善良的人,必然樂於助成他人的幸福,而不願意落井下石、讓人生不如死。正如友好和善意一樣,那些謙恭有禮的人,會讓周圍的人感到既輕鬆又愉快。對於一個人而言,謙恭有禮的言行,總是與友善的品質相輔相成、不可分割。斯貝克上尉曾說道:“即使生活在非洲腹地的內陸湖泊附近的烏幹達民族,他們身上也具有這種高貴的謙恭有禮的品性。而且,烏幹達人信奉一句諺語:‘忘恩負義、恩將仇報的人,必然遭到上天的懲罰。’”
一個人真正的謙恭禮貌,總是表現在對他人人格的尊重這一點上。如果一個人希望別人尊重自己,他自己就要善於尊重他人的人格。而且,他應該注意關注別人的思想、觀點,即使別人的思想和觀點與自己的相左,也要善於容納。要知道,真正有禮貌的人,總是尊重他人的意見和看法,而且從來不強求他人的意見與自己一致,並且,在必要的時候,他們還得控製自己的情緒,壓製自己的不同意見,從而虛心聽取他人的不同意見。這些真正謙恭有禮的人,往往能克製自己,寬容和忍耐他人,他們總是避免作任何尖刻的評論、任何過激的言辭、任何辛辣的諷刺,因為這些都會招致別人對自己言行的過激批判和尖刻批評。
那些本身沒有修養、舉止粗魯、容易衝動的人,根本就不懂得尊重別人,他們總是一味地放縱自己的言行,有時甚至寧可失去朋友,也絕不收斂自己放蕩的言行。這些人隻知道自我滿足,從不顧及別人的人格,因而總是傷害自己的朋友,如此行徑,豈能說他們是聰明明智的人呢?有位心地極為善良的工程師,名叫布魯納爾,他就說過這樣一句話:“人生最為昂貴的奢侈品,就是惡毒的言行舉止。”約翰遜博士也曾說過:“任何人都無權說粗魯的話,更無權幹粗魯愚昧的事情,要知道惡言惡語傷人,常常比將一個人重拳打倒在地,更令人怨恨。”
那些明智的、有禮貌的人,從來不會誇誇其談地談論自己的工作,也不會三句不離本行地炫耀自己的生活或工作經曆,更不會在自己的鄰居麵前顯示自己比他們更優越、更聰明、更富有。他們總是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從不向人誇耀自己高貴而顯赫的社會地位,也從不向人們炫耀自己輕鬆而高貴的職業。不但如此,那些明智而有禮貌的人,總是溫和敦厚,總是特別謙虛謹慎,從不裝腔作勢、裝模作樣、誇誇其談、招搖過市,他們也總是通過自己的行為而不是通過自己的言語來證實自己的內在品性。與那些徒有虛名、嘩眾取寵的人不一樣,這些真正有禮貌的人總是默默無聞、勤勤懇懇地工作,而事實證明,隻有樸實無華、甘心奉獻的人,才能得到社會的尊重。
那些不尊重他人感情的人,往往是源於自己內心深處的自私自利。一旦人們擁有了自私自利的惡習,就會滋生各種生硬、粗魯和令人厭惡的行為舉止。當然,令人厭惡的行為舉止,並非一個人與生俱來的天性,而是由於他們缺乏必要的同情與體諒他人的心靈,他們往往忽視了日常生活中那些使人愉快歡樂或痛苦難堪的細微之處,總是自覺或不自覺地使人感到不愉快。一個人到底有沒有良好的修養,主要取決於這個人有沒有自我犧牲的精神,在日常生活中能不能真正體貼和關心他人。
在日常生活中,那些沒有絲毫自製力的人,總是令人難以忍受。因為這種人總會給人帶來莫名其妙的煩惱和痛苦,因此與這種人交往,沒有一個人會感到由衷的暢快。由於缺乏自製力,許多人一輩子都在與自己製造的種種麻煩,作著艱苦而絕望的鬥爭。任性、倔強和粗暴的人,總是與成功無緣,卻與苦惱和麻煩朝夕相伴、形影不離。然而,一些本身天賦不高的人,卻由於他們具有耐心和毅力、心平氣和的品質,而且善於自我克製,總是一帆風順、一馬平川,從而取得了事業上的非凡成就。
“性格決定命運”,一個人的性格,對於自身的成功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我們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一個人的幸福取決於一個人的性格,尤其是那些生性樂觀和愉快的人,幸福總是時常叩開他們的心扉。這些幸福的人,無一例外地具有謙恭有禮和友善的交往方式,同時,他們身上也都具有樂於助人、尊重他人的品性。一個擁有幸福的人,在處理重大事情時,總是謙恭有禮、舉止得體,而且在看待日常生活中細小的事情上,也能做到禮貌待人、樂觀豁達。
我們一定不能忽視那些不禮貌的行為,因為它們總在各種場合傷害和侮辱他人。比如,衣著不得體、邋邋遢遢,不修邊幅的人,總會使得周圍的人不順眼、不舒服。有些人不注重自己的儀表,他們的衣服長期不洗、胡子長期不修,就會讓人心生厭煩,從而疏遠和排擠他們。還有一些人過於“豪邁”,卻從不注重自己的衣著,總是蓬頭垢麵,邋裏邋遢,試想,你若見到這副尊容的人,你會發自內心地對他們表示好感嗎?而且,在禮儀上,不修邊幅,往往就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現,自然而然,他人也不會對他們表示好感和敬意。
胡格諾派的傳教士戴維·安西隆是一個非常專心致誌的人,他曾經相當細心地研究和整理了胡格諾派教義,他說:“在宗教節日裏,人們總是忽視自己的服飾和裝束,這其實是很不應該的,應該引起每一個有宗教信仰的人的關注。不可否認的是,那些在宗教節日裏總是戴著帽子,身穿長袍的人,往往不會違背教規,也不會違背世俗的禮儀。”
我們強調一個人的穿著打扮,並不主張人們為了自身的儀表,而刻意去梳妝打扮。因為矯揉造作的行為,與發自內心深處的坦誠舉止,是背道而馳的。有道德修養的人,他們優雅的行為舉止是十分自然的,他們並不因在乎別人的注意而刻意去矯飾,他們總是穿戴整潔、任其自然。羅謝弗古爾德曾這樣說道:“任何東西都無法抑製我們的欲望,任何人的欲求,總要十分自然地表現出來。”因此,一個人的真誠和坦率,總是通過謙恭有禮、溫文爾雅、友善和體貼他人等外在行為表現出來。正如一個人的內在品性一樣,那些優雅的行為舉止總是促使人們成功的動力之一。在人與人交往中,那些優雅文明的行為舉止,總是能讓人興奮快樂、心悅誠服。
坎農·金斯雷曾說:“西尼·史密斯是一個真正勇敢和充滿愛心的人,正因為如此,他才贏得了人們對他真正的愛戴和欽佩。凡是與史密斯接觸過的人,無論貧富,都很尊敬和喜歡他。因為史密斯本人善於尊重他人,所有他才得到了人們的尊重和愛戴。在史密斯眼裏,不論窮人還是富人,不論自己的仆人還是高貴的客人,他都一視同仁、不分彼此,總是對他人同樣的謙恭友好、體諒關心。史密斯本人無論走到哪裏,都會播下幸福的種子,因此,他也總是能收獲到幸福和快樂。”
有人認為,優雅的行為舉止,是那些出身高貴的人所特有的,而且,上層社會的人所持有的優雅的行為舉止,往往比下層社會的人要高雅得多。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持有這樣觀點的人,他們說的也有一定的道理,因為上層人士的子女,從小就生活在一個比較好的文明環境中,他們時常耳濡目染,自然會受到熏陶。但是,這種觀點卻決不能成為窮苦人們的托詞和借口,從而心安理得、自暴自棄地不想成為具有優雅舉止的人。
那些靠自己勤勞的雙手辛苦勞作的人們,也應該和那些上層人士一樣,學會自我尊重和互相尊重。要知道,儀表風度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通過後天的培養和鍛煉獲得的。因此,無論窮人還是富人,都要通過自己的行為舉止,影響自己和改變他人。在日常生活中,每個人每時每刻都應該警惕,優雅的行為舉止會給我們帶來無窮無盡的歡樂,無論是在車間,還是在街道,甚至在高層人群當中,都要時刻留心自己的行為舉止。那些有教養、有禮貌的工人,必然能通過自己堅持不懈的努力,以自己文明優雅、親切友善的行為來感染周圍的人,從而營造談吐文明、舉止優雅的道德氛圍。本傑明·富蘭克林並非天生就是科學家,在他還是一個工人的時候,他便以自己的高雅行為改變了整個車間的工作作風。
有的人雖然不名一文,但卻謙恭有禮、溫文爾雅,從而不失紳士風度。因此,真正的君子,往往是不患窮而患不義,窮且益堅,不墮青雲之誌,這才是真正有品德的人。禮義廉恥無法用金錢去衡量,它雖然在日常生活中是最為廉價的,但是對於一個有道德規範的人來說,它又顯得非常重要,因為它總是讓人歡快、使人愉悅,可以這樣說,禮義良知、道德良心,是所有人性中極為本質的品性,是人們手中的無價之寶。
對於個人而言,我們要注意自己的行為舉止,同樣,對民族而言,每一個民族都要善於學習其他民族的優點和長處,因為閉關自守的民族,總是與落後、愚昧的字眼關聯在一起。那麼,對於英國的勞工階層來說,要向歐洲大陸的鄰居們學些什麼呢?英國人首先要向他們學習的便是文明禮貌。無論是在法國,還是在德國,即使那些地位最為卑賤的階層,也都舉止優雅、謙恭、熱忱和極富教養。他們在見麵的時候,會互相舉起帽子,很有禮貌地相互致敬和問好。他們從內心深處就認為,這並不有損男子漢的風度,反而是一種高雅而文明的舉動。即使是那些最為窮苦的工人們,也總是快快樂樂,從不怨天尤人、愁苦連天。他們的收入不及英國工人的一半,但他們並沒有沉淪於痛苦和悲慘之中,從而借酒消愁、怨天尤人,而是盡情地享受生活,盡情地尋找生活的快樂。毫無疑問,他們這種以苦為樂的精神,確實值得英國工人們借鑒和學習。
正如適當的休息可以使人消除疲勞、重新工作一樣,良好的興趣愛好,總能使勞動變成一種樂趣,而且,在人們所有要投資的品性當中,良好的興趣愛好,是最為經濟和節儉的。良好的興趣愛好,並不需要花費多少錢物,就能使得人們的勞動變得輕鬆和愉快。此外,如果興趣愛好能與勤勞和忠於職守統一起來,就會使得人們的情趣更加高雅。一個人的興趣愛好,貫穿於生活的各個方麵,有的人身居陋室,卻誌趣高雅,雖然他們的家中並不富有,但卻幹淨整齊、井井有條,使人頓生爽快舒適之感。所謂“斯是陋室,唯吾德馨”,高雅的情趣,往往能蓬蓽生輝,同時,美好的舉止,勝過任何高貴的衣衫。此外,一個人優雅的風度,美好的意願,都與他自身的情趣息息相關。要知道,美好的情趣能幫助我們創造美好的生活,創造愉快的氣氛,從而讓我們如沐春風、鵬程萬裏。另外,高雅的情趣,若是能與友好的行為、高度的理性和同情心“締結連理”,就會相得益彰,使人們的靈魂更加高潔,道德更加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