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與時俱進
有個故事講的是一個士兵不斷地抱怨整個團部都跟不上他的步伐。我們也會經常看到有人形單影隻、孤軍作戰卻堅決不肯接受商業上的新發展。他稱其太“新潮”,笑其總有一天會被淘汰。這種人的結局不是終身貧困就是默默辭世,很難有出頭之日。
我們知道有些報社不肯采用新模式總是因循守舊,一成不變。他們不明白獨家新聞有什麼好處;不明白既然花一點錢就能找到一篇不錯的文章為什麼還要花大價錢去聘用什麼高級寫手;他們不明白既然東西還可以用隻是有些過時了、老套了為什麼就應該丟掉;他們認為高薪聘用好的校對員簡直是愚蠢至極,讀者根本不會注意或者計較一份日報中的一點點錯誤的;他們也不會丟掉舊的印刷機去買一台和競爭對手一樣的新式機器,因為那是他們當年花大價錢買來的;他們認為一份晚報為什麼不能從別的地方隨便摘抄些文章,為什麼要出資出力地自己搞什麼原創的文章;同樣他們也弄不懂為什麼自己的發行量在不斷地下降,廣告量也在不斷地銳減。
他們與時俱進的競爭對手可以回答這些問題。這是一個進步的時代,人人都想得到最新式的商品。人們訂閱一份報紙時要確保報紙是由銳意進取、不斷進步的出版商發行的;商人刊登一則廣告時要確保報紙是最暢銷的,是擁有最大的讀者群的。無論什麼行業,一旦老套、落伍就將再無人光顧,你的老客戶也會另尋他處,轉而投向更能與時代合拍的人。
有的教師教書多年一直都很成功,但卻墨守成規、不思改進、排斥新方法最終隻有慘遭淘汰。
因循守舊的律師也會再無人登門請教。他們不看最新的法律書籍或出版物,一味地沿用曾經很流行但現在卻完全落伍的舊方法、舊書籍、舊詞彙。他的辦公室肮髒昏暗,個人也不修邊幅。但是他們自己卻想不通為什麼客戶會不來找他而去找那些經驗根本不如他的小字輩們。
有的醫生離開醫學院後不久就開始不思進取,最終也成了落伍者。剛開始時他還很關注醫學界的最新進展,但是一旦工作走上了正軌,他便固步自封,再也不理會那些最新的醫學出版物、不去分析病例、不去嚐試新的治療方法。靠著手頭已有的技術、陳舊的知識和以往的經驗,他開始沾沾自喜,最後因循守舊,再無創新。他沒有意識到在他的附近來了個年輕的醫生,這個人剛剛在設備一流的醫院裏實習過,那裏有著最先進的手術設備和最新的醫學知識,同時那裏還有當下最新式的辦公室。他的病人開始流失。當這位“過氣”的醫生意識到這種狀況時,他怨氣衝天,卻仍然沒有注意到自己不思進取的陋習。
一些老派的農夫根本就不相信什麼新式的理念和現代的播種工具,也不會去研究土壤的化學成分。他的父親在這片土地上已經種植玉米和土豆幾十年,他認為自己應該遵循父親的老辦法。他不懂什麼是作物的輪作,隻是按老的套路吃力地在田間勞作,到頭來卻連糊口都成問題。而與他土地相鄰、土質幾乎完全一樣的鄰居卻是個進取之士。他采用最先進的方法,認真研究土壤,結果在這片土地上創造了奇跡,生活富足又安康。
我們還可以舉一些藝術家的例子。他們才華橫溢、蜚聲海內外,卻也難逃落伍的命運。當新的色彩設計和繪畫方法開始流行時,他們視而不見。他們因循守舊,不思變革,最終被前進的隊伍遠遠地拋在了後麵。
我認識一位很有才華的老藝術家,他的作品工整細膩、細致入微。即使用放大鏡也找不出什麼毛病。他的畫確實不錯,可是當印象派大行其道時,他卻對這種新畫法抵觸有加並斥責說印象派的人是在侮辱藝術。他在晚年時貧困潦倒,默默無聞。由於不肯接受新方法他被時代所淘汰。
即將進入職場或商場的年輕人們應該根據自己以後要從事的工作的特點多花些時間到辦公室、商場、工廠去走動走動,學一學那裏人們成功的經驗。他們會發現所有的成功者都排斥陳舊的方法、設備和風格;那些固守舊理論和舊方法的人都已經跟不上形勢了。他們會注意到無論是法律行業還是醫療行業,無論是劇院還是講台,無論是商店還是工廠,因循守舊就是自取滅亡。那些取得成功的人士必定是進取之人、進步之人和新式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