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害己幸福。就在追求幸福的時候,損害了自己的長遠利益,這樣的人所獲得的幸福就是害己幸福。就像那些吸毒者,青少年迷戀網絡,因而荒廢了自己的事業。
其實,幸褔就在我們的眼前。當你肚子餓的時候,一碗熱騰騰的麵條就能給你帶來幸福;累得半死的時候,撲上軟軟的床,也是幸福;哭得要命的時候,旁邊的人溫柔地遞來一張紙巾,更是幸福……人生的幸福,沒有固定的標準,有人關心、有人愛護,能關心別人、愛護別人者,就是幸福。這世界總有比我們悲慘的人,能為別人服務比被服務的有福。人生的幸福與否都跟自己息息相關,人有可恨之處,但人也有可愛的地方。
一生富有的人不在於他們所擁有的財產,而是他們平常的富有。能有知足的心情,對社會關心,關愛他人……就是幸福的人,人生也是最富有的。世間物質原本隻是一種潮流,太平年代金銀玉石是寶,而戰亂時期米糧衣布是寶。世間所謂“有價”的東西,完全是在於人心裏的潮流及虛榮心的作祟。錢財不能代表快樂,問心無愧的人才是快樂的人。
幸福不分性別。一項對146例被試者“主觀幸福的”分析研究表明:在兩性之中關於幸福的感覺差異絕不超過1%。
幸福不能依據於年齡。人生中沒有哪個階段比另一階段要幸福。不用說躁動的青少年期或相對平穩的中年期,更不用說正在衰老的老年期。
財富無法取代幸福。1990年與1957年相比,盡管個人的購買力增加了一倍,但僅五分之一的美國人告訴芝加哥大學國家輿論調查中心說他們非常幸福。有位專家說:“盡管我們富裕了一倍,但我們並不幸福。”《福布斯》雜誌的一項調查列出了100個富翁的情況,研究發現,這些權貴人物與普通老百姓相比並不幸福。
幸福與婚姻有關。婚姻可以帶來幸福,但是衝突的婚姻卻不能感受到幸福的存在。專家說:“大多數婚姻穩定的人比不穩定的幸福。”美國一項調查表明,39%的已婚青年聲稱他們“非常幸福”,與此相比,僅24%的未婚青年有同感。已婚的人與未婚的人相比很少孤獨,而且夫妻間更喜歡相互鼓勵。並且,已婚者具有雙重身份:配偶和父母,這一點能增強他們的自尊感和幸福感。
幸福與人生態度相關。心態積極的人容易感受到生活中的幸福,哪怕一個簡單的微笑都能帶來無比的樂趣,而那些消極於世的人卻孤單、自卑,從來不會在別人麵前露出愜意的笑容。
下麵是心理學家對幸福的看法:
1.感受瞬間
很多人的幸福感都是來源於瞬間,看到孩子臉上的微笑,父母就像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幫助朋友的時候得到的滿意感,書裏的某件事帶來的心靈暢快……幸福的人,總能在生活中找到無限的樂趣。
2.掌握時間
自己的生活要有時間規劃。一個人一天無法寫400頁的文章,但是一天寫上2頁卻是很容易做到的,隻要自己能堅持200天,就能完成這項工作,這樣帶來的滿足感與一天做不了400頁的文章要幸福的多了。
3.心態積極
很多事實證明,心態積極的人,生活得很愜意,生活、事業也會蒸蒸日上。幸福的人會盡力消除心中的消極情緒。
4.善待他人
不管是親人還是朋友、陌生人,都應該以善意的情感對待他人,這樣也會得到別人的善待,如果這樣做了,難道會感受不到幸福的生活?
5.麵帶微笑
當別人迎麵走來時,看到你的微笑,就會感到心情愉快。而你這份微笑的心情也是源自你內心的幸福感。不然,痛苦的微笑再怎麼表現,也不能達到溫暖的感覺。
6.再見枯燥
現在電視、電腦普及了,人們生活也變得單調了。很少有人會感受到外麵明媚的陽光。
7.參加社會活動
踴躍參加社會活動,可以使人敞開心扉,感受生活的真善美。
8.休息好
一個人的經曆與休養有相當大的關係,熬夜的人與睡了8個小時覺的人相比,誰更有精力?
9.要有信仰
信仰對於幸福而言,有著洗滌心靈的作用。有信仰的人總是比那些沒有信仰的人要幸福。當然,信仰不可能讓我們免除所有悲哀,它不可能囊括一切,但是信仰常常提醒你沿著幸福之路前進。
羅曼·羅蘭說:人不可浸入紅塵太深,因為你會墜入欲望的深淵;但你也不能離開紅塵太遠,因為你會陷入孤寂與悲傷。
古時候,有個漂亮的女孩,一天,她一個人在寒冷的山穀裏采花。在回家的路上,她遇到一位來自遠方的受傷旅人,他向她問路。捧著滿懷的鮮花,看著這位英俊的青年,瞬間,姑娘的心被這位英俊的青年所占據了。她不顧家人的反對,把他留下來養傷。一天天地過去,年輕人的腿傷漸漸好了,兩人的感情也在漸漸升溫。某日早晨,青年要離開,姑娘不顧家人的阻攔隨著年輕人離開了家鄉。在他們臨行前,村裏的一位老奶奶給了姑娘一把薰衣草花,讓她試探年輕人的心。據說,熏衣草花束的香氣會讓不潔之物現形,正當青年牽起少女的手準備遠行時,少女將藏在大衣內的一把熏衣草花束丟擲在青年的身上,就這樣,一陣紫色的輕煙忽聚忽散,山穀中隱隱約約的可聽到冷風颼颼,像是青年在低吟著,於是,留下少女孤獨的身影獨自惆悵,不久,少女也不見蹤影。有人說,她是循著花香找尋青年去了,有人說,她也像青年男子一樣化成一縷煙霧消失在山穀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