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與其說全國複興法是靈機一動、腦瓜一熱提出的想法,倒不如說它是新一屆政府就職前就已經經過深思熟慮並經過規劃的結果更公正些。
早在1930年秋天,我就已經開始著手探討救濟失業人群以及對我們的經濟機製進行重組的方式和手段。當然,做這項工作不僅要對全國農業、工業和金融業進行全麵調查,而且也要對這個國家的社會需要進行徹底的調查。
甚至在那時,個人和團體提出的各種各樣的計劃通過郵寄方式雪片般向我飛來。在眾多朋友的幫助下,對我們對每一個看起來提出了新觀點或集合和眾多人的想法計劃都進行了認真研究。這些設想既考慮到方方麵麵的情形,同時又切合實際。
經過對這些計劃進行消化吸收,並對公眾輿論和政府金融形勢進行審慎的評估,促使我決定同時使用兩種方法來實施之。
第一種方法謀求賦予工業一種史無前例的嶄新概念。本世紀初,我們國家由一個農業國家轉變成為一個工業和金融國家。與之伴生的是商業管理的大規模集中模式的產生。這使得我們在30年前就開始進行反托拉斯的鬥爭。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完全盲目的擴大再生產和投機行為使得我們國家處境艱難,以至於過去大危機時期所使用的複興手段變得失效了。
如果我們明確斷言,在1933年時,合眾國已經沒有一家大型工業未遭受生產過剩、破壞性競爭、非公平性生產活動或完全喪失規劃之苦。這樣的說法絕非誇大其詞。工業部門本身反對反托拉斯法。工業部門搞錯了。反托拉斯法的目標是防止壟斷的出現——它通過限製貿易的手段阻止誠實競爭,並欺騙公眾。
我想,商人和其他人一樣,當商業狀況良好,他們可以賺到不菲的利潤時,他們是自私的。這是人的本性使然。我還覺得,商人和其他人一樣,當諸事不順利,處境糟糕時,他們也非常樂於支持某些新的、希望可以使事情好轉的計劃。這也是人性使然。
無論如何,1933年5月,絕大多數商人完全樂意跟從一項偉大的由聯邦政府主導的合作運動,努力廢止過去那種費用高昂的生產實踐模式。
在某種程度上,我認為有必要對不同的工業部門加以區分,因為工業在實際運作過程中其運行條件存在巨大差異。我們已經簽署了這項基本原則達數個星期,實際上是數個月之久了。該原則認為,如果將每個人的勞動時間縮短,那麼就會有更多的人可以在一份給定的工作就業。這就是布萊克參議員所提方案的隱含目的,該法案號召全國各地所有工業部門的所有雇員都每周工作34小時。但是,我們進一步已經就會發現,盡管最終目標是合情合理的,可是推行那樣一項法律所必需的大規模重組是把雙刃劍,利弊參半。
而且,我過去認為,現在依然認為,在製定出一項漸進性程序時隻有事業部門自身的配合才能得到目標。這樣的程序要求針對每個工業部門的情況加以製定時得到雇員和勞動者們的配合。這就是後來為人們熟知的各項法令。我們認為,通過這種合作,以及縮短每周工作時間、取締童工可以實現規範的再就業,並確保每位工人都可以獲得合理的最低工資。
換句話說,我們希望通過合作為勞動者所做的事情恰恰是許多年以來各州政府和聯邦政府通過立法手段所沒有完成的工作。
這就是我們所稱之為全國複興法的第一條的天才設計所在,也是其目的所在。這是一部偉大的法案,它連同農業調整法一起構成了重建美國計劃的第一道防線。
該法案的第二部分與通過直接的政府行為將人們重新送上工作崗位,緩解他們的痛苦,並使美國的購買力得以逐漸恢複等有關。
許多人主張將高達50億美元甚至更多的巨額撥款用於公共工程計劃。從大的範圍講,我們都支持公共工程;但是我已經下定決心:僅僅為了把錢花掉而規劃的公共工程項目是為我們預計我們的後代所不恥的。讓1000人手持鐵鍬,戴著手套在高速公路的一側挖出一條自來水總管,這樣的項目不但愚不可及,而且還會挫傷措施這項工作的人們的士氣。當然,發現有益的公共工程項目意味著要對會費的數額設定限製。過去3年來,幾乎所有政府部門,特別是那些市政部門在各種地方性項目上一直在使用它們自己的失業人員。
我們對這一領域進行的認真研究,並得出這樣的結論:我們每年有效撥付的全部資金大約在30億美元左右。這些錢包括:近5億美元用於高速公路的建設;為了趕上我們的倫敦協定所規定的海軍力量要建設海軍;大約有10億美元用於主要與防洪和內陸航運有關的重大聯邦項目;最後,通過部分貸款、部分奉送的方式向各州、縣、市所撥款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