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網球運動概述(1 / 3)

第一章網球運動概述

網球運動的起源及發展

網球與高爾夫球、保齡球、桌球並稱為世界四大紳士運動。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2~13世紀的法國,當時在傳教士中流行著一種用手掌擊球的遊戲,方法是在空地上兩人隔一條繩子,用手掌將布包著頭發製成的球打來打去。

這種運動不僅在修道院中盛行,而且也出現在法國宮廷。法國國王路易十世在位時,宮廷中就經常進行這種以消遣為目的地網球運動。1358~1360年,這種供貴族玩的古式網球從法國傳入英國,英國愛德華第三對網球發生很大興趣,下令在宮中修建一片室內球場。當時球拍的拍麵改裝成羊皮,球由布麵改成皮麵,球的大小、重量沒有詳細記載。15世紀發明了穿弦的球拍,16世紀古式室內網球成為法國的國球。以後,古式室內網球有了自己的規則,在歐洲,尤其是英國得到了較好的開展。

現代網球運動一般包括室內網球和室外網球兩種形式。現代網球運動的曆史一般是從1873年開始的。那年,英國人沃爾特·克洛普頓·溫菲爾德將早期的網球打法加以改進,使之成為夏天在草坪上進行的一種體育活動,並取名“草地網球”。同年還出版了一本以《草地網球》為題的小冊子,對這種活動進行宣傳和推廣。所以溫菲爾德被稱為“近代網球的創始人”。此後網球便成為一項室內、戶外都能進行的體育項目。同時在英國各地建立網球運動俱樂部。1875年又建立了全英網球運動俱樂部。這個俱樂部建造了世界上的第一個網球場地,並於1877年舉辦了全英草地網球男子單打錦標賽,即後來聞名於世的溫布爾登網球賽。網球運動的廣泛開展和比賽活動的日益頻繁,沒有統一的規則當然是不行的。於是在1876年,由一些地區的著名網球運動俱樂部派出代表,一起開會研究和討論製定一個全英統一的網球規則。經過多次協商,各方代表終於對網球運動的場地、設備、打法和比賽等方麵取得了一致的意見,並形成了一個統一的規則。大約在1878年以後,英國大多數網球俱樂部都逐漸按照新的打法開展活動,進行訓練和比賽。

1874年,在百慕大度假的美國女士瑪麗·奧特布裏奇在觀看了英國軍官的網球比賽後,對這項體育活動頗感興趣,於是將網球規則、網拍和網球帶到紐約。在美國,網球運動最初是在東部各學校中開展的,不久就傳到中部、西部,進而在全美得到普及。此時網球運動已經由草地上演變到可以在沙土上、水泥地上、柏油地上舉行比賽,於是“網球”的名稱就慢慢替代了“草地網球”的名稱,這是我們今天網球名稱的由來。

現代網球運動開展的初期,婦女常被排斥在外,其理由是網球運動不適合於婦女。同時認為婦女參加網球運動,有傷風化。因此早期的網球比賽隻設有男子單打和雙打兩項,不設女子網球項目。但是一些女選手不僅敢於衝破社會輿論和家庭的阻撓,而且技術水平有的還超過了男選手。在一些非正規的單打比賽中常常出現一邊是男選手、另一邊是女選手的情況。這才迫使一些網球俱樂部不得不破除這一禁令,允許婦女參加這一運動。所以從1879年開始誕生了男女混合雙打比賽,這是婦女自身努力奮鬥的結果。

1878年,第一次男子雙打錦標賽在英格蘭舉行。1879年,第一次女子單打和混合雙打比賽在愛爾蘭舉行。1884年,溫布爾登增加了女子單打和男子雙打錦標賽。1913年又增加了女雙和混雙錦標賽。

1881年,世界上出現了第一個全國性的網球協會,即美國全國草地網球協會(“全國”兩字於1920年取消)。該會於當年8月31日至9月3日,在羅得島紐波特港舉行第一屆美國草地網球男子單打和男子雙打錦標賽,采用了溫布爾登的比賽規則,參加比賽的有26人。

美國全國草地網協主席德懷特和美國男單冠軍西爾斯,也是最早參加溫布爾登錦標賽的海外運動員。

1887年,開始舉行美國草地網球女子單打錦標賽,女子雙打和混合雙打分別開始於1890年和1892年。

1891年,法國首次舉行男子單打和男子雙打錦標賽,參加者限於法國公民,女子單打始於1897年。

1900年,21歲的美國網球運動員戴維斯,為了推動現代網球運動的發展,捐贈了一隻黃金村裏的純銀大缽,名為戴維斯杯。它後來成為國際網壇聲望最高的男子團體錦標賽的永久性的流動獎杯。每年的冠軍隊和隊員的名字刻在杯上,當1920年刻滿名字後,戴維斯又捐贈了一隻墊盒,以後又增添了兩隻托盤。

1904年,澳大利亞草地網球協會成立,並於1905年開始主辦澳大利亞錦標賽,設男子單打、男子雙打兩個項目。1922年又增加了女子單打、女子雙打和混合雙打三項。法國網球錦標賽、英國溫布爾登網球錦標賽、美國網球錦標賽和澳大利亞網球錦標賽合在一起是世界上最有聲望的“大滿貫”網球錦標賽。任何一名選手或一組雙打選手能在同一賽季中,贏得這四個錦標賽的冠軍時,便獲得“大滿貫”優勝者的榮譽。

1913年3月1日,由澳大利亞等12個國家的網球協會代表,在巴黎成立了國際網球聯合會,協調國際網球活動,安排全年比賽日程表,修訂網球規則並監督它的執行。

1919年,抽簽采用“種子”製度。1927年,英國首創無縫網球,使球速加快。1945年至60年代,網球趨向職業化。1963年開始舉辦女子團體賽——聯合會杯賽。1968年溫布爾登首先實行不區分業餘選手和職業選手的參賽製度。1972年,國際男子職業網球選手協會成立。1973年,國際女子網球協會成立。

1896年在雅典舉行的現代第一屆奧運會上,網球的男子單打與雙打被列為正式比賽項目。後來,由於國際奧委會和國際網球聯合會在“業餘運動員”問題上有分歧,已經進行了連續七屆的奧運會網球比賽項目被取消。直到1984年的洛杉礬奧運會上,網球才被列為表演項目。到1988年的漢城奧運會上,網球重新被列為正式比賽項目。

1885年前後,網球運動傳入中國。先是上海、廣州等大城市的外國傳教士和商人之間出現網球活動,後一些教會學校也開展起這項運動,1898年,上海聖約翰書院舉行斯坦豪斯杯賽,這是中國網球史上最早的校內比賽。1906年,北京彙文學校、協和書院、清華學校之間,上海聖約翰大學、南洋公學、滬江大學、以及南京、廣州、香港的一些學校開始舉行校際網球賽,促進了網球運動在中國的傳播。

在二、三十年代那時的網球運動隻有少數人中間流行。從1924~1946年雖6次派對參加戴維斯杯比賽,多是在第一、二輪被淘汰,技術、戰術水平較低。

新中國成立後,網球運動在起點低、基礎差、交往少的情況下逐漸發展,1953年在天津首次舉辦了包括網球在內的四項球類運動會(籃、排、網、羽),1956年舉辦全國網球錦標賽,後來全國網球等級聯賽定期舉行,並實行升降級製度,還定期舉辦全國網球單項比賽、全國硬地網球冠軍賽、全國青少年網球比賽,近年來又搞起了巡回賽,另外,老年網球賽、高校網球賽、少年網球賽。這些競賽對促進網球技術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八十年代以來,我國網球運動水平提高幅度較快。1986年第10屆漢城亞洲運動會網球比賽,我國李心意獲女子單打冠軍。1990年第11屆北京亞洲運動會網球比賽,我國運動員獲得三塊金牌、三塊銀牌和一塊銅牌(男子團體冠軍、潘兵獲男子單打冠軍、夏嘉平和孟強華獲男子雙打冠軍)。女子隊參加1991年聯合會杯網球團體賽,在58個參賽隊參賽隊中進入16強,李芳從國際網球排名200號位躍升到155位,夏嘉平參加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網球比賽獲得男子單打冠軍,……這些成績說明我國網球運動有了長足的進步,令人鼓舞。然而從世界角度看,我國網球水平存在的差距是相當大的,僅從國際網聯世界排名看,1991我國男子排名最前的是300位,女子排名最前的是155位。1992年巴塞羅那第25屆奧運會網球賽,中國選手有5名參賽。女單李芳、陳莉,女雙李芳/唐敏,男雙孟強華/夏嘉平,除女雙進入第二輪外,其他均在第一輪被淘汰。在1994年年終國際網聯世界排名中我國夏嘉平為313位,潘兵為215位,李芳(女)為66位,陳莉233位,唐敏237位。2004年,中國的雙打選手李婷與搭檔孫甜甜站在了邁阿密大師賽的女雙半決賽賽場上,能夠進入邁阿密女雙四強,這對中國姑娘已經創造了中國網球史上新的紀錄:在總獎金高達650萬美元的WTA一級賽事的半決賽上留下了中國人的足跡。

網球運動的特點和價值

網球運動是深受人們喜愛,極富樂趣的一項體育活動。它既是一種消遣,一種增進健康的方式,也是一種藝術追求和享受,當然它還是一種扣人心弦的競賽項目。打網球文明,高雅,動作優美,每打出一次好球,都會使人感覺興奮異常,愉快無比。

網球運動的發展,不僅產生了大批熱心的觀眾,而且還吸引了許多愛好者積極投身於該項運動。根據1983年的統計,美國經常打網球的約有4000多萬人,其中青少年占2000多萬;意大利有網球協會3000多個,會員約有100萬左右;法國150萬網球會員;加拿大有15萬會員;比利時有網球協會1000個,會員近13萬人。這些數字表明,在世界上,特別是歐美地區,網球乃是能夠和足球“分庭抗禮”的大項目。而世界網球之所以如此熱門和得寵,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與其他體育項目相比較,網球有它自己的獨特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