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世錦賽女子單人滑冠軍是俄羅斯的伊琳娜·斯盧茨卡婭,亞軍是美國的薩莎·科恩,季軍是意大利的卡洛琳娜·科斯特納。
關穎珊將2005年世錦賽當做學習新的計分係統的經驗。她繼續訓練來試圖參加2006年在意大利都靈舉辦的冬季奧運。然而因為臀部受傷,她被迫從2005年秋季3項預計參加的比賽中退出,關穎珊在2005年12月的電視比賽中演出新的短項目《Totentanz》,不過她的表現低於正常的水平。關穎珊在2006年1月4日因為2005年12月造成的腹部傷勢,而退出美錦賽。在1個星期後,關穎珊因為醫療因素,而對美國花樣滑冰協會提出放棄2006年奧運代表隊的申請。
在美國女子花樣滑冰比賽結束後,美國花樣滑冰協會的國際委員會在2006年1月14日舉行會議,並且在她於1月27日之前對五位成員組成的監察小組表明她的身體狀況和競爭態度的規定之下,以20票支持3票反對的表決結果批準了她的申請。
關穎珊在規定的那一天為這些監察小組演出短節目與自由滑,而她組成的奧運代表隊是已經確立的,所以監察小組認為她適合參加比賽。然而美國奧運委員會在2006年2月12日宣布關穎珊將退出杜林冬季奧運,因為她在杜林進行首次練習時導致鼠蹊部受傷。關穎珊說因為她“太過尊敬奧運會所以無法參賽”。杜林奧運委員會後來接受美國奧運委員會的申請,以艾蜜莉·休斯來取代關穎珊的遺留下的空缺。在關穎珊退出奧運代表隊之後,她拒絕了留在杜林接受在NBC體育擔任花樣滑冰講評員的邀請。在接受鮑伯·考斯特與斯科特·漢密爾頓專訪時,關穎珊說她還不會退休。如果她繼續參賽直到2010年奧運,屆時關穎珊將是29歲。
獲獎及榮譽
在她獲得的許多榮譽當中,關穎珊是2001年的詹姆斯·蘇利文獎的得主,這個獎每年頒給全美最出色的業餘運動員。關穎珊也是1949年之後首位獲獎的花樣滑冰選手。在2003年她被美國奧林匹克委員會選為“年度女運動員”,也是曆史上第5位溜冰選手獲得這項榮譽。關穎珊也得到美國奧林匹克委員會的“每月運動員”14次,比任何其他運動員都要多,也數次被美國奧林匹克委員會選為“年度女性花樣滑冰運動員”。她也是2004年美國奧林匹克委員會頒發的“阿萊恩斯體育公民獎”的得主。
關穎珊也是唯一一位數次在《溜冰雜誌》的“讀者票選年度花樣滑冰選手”中奪得第一的運動員,分別在1994年、1996年、1998年、1999年、2001年~2003年。出版《溜冰雜誌》的美國花樣滑冰協會在2003年宣布這座獎項將被重新命名為“關穎珊獎”。美國花樣滑冰協會聲明:雖然關穎珊可能會繼續參加溜冰競賽,但是她將不再是這個獎的候選人。關穎珊也出現在《國際花樣滑冰雜誌》的“影響花樣滑冰最大的25人名單”中7次之多,並且在2002~2003年賽季中高居榜首。
半個世紀以來,關穎珊還是獲得世界冠軍次數最多的花樣滑冰運動員:在1996年、1998年、2000年、2001年、2003年五度封後,還獲得了1997、1999、2002年的世錦賽銀牌,2004年世錦賽銅牌和1995年、2005年的世錦賽第四名。從1995年到2005年的十一屆世錦賽上,關穎珊一直保持在最高水平。此外,關穎珊還是自前東德花樣滑冰皇後維特之後第二個擁有4個世界冠軍頭銜的女子單人滑運動員,並且在2003年獲得第五次世界冠軍從而超越了維特的冠軍數目。
然而,關穎珊的三次奧運會之旅卻充滿了坎坷。1998年長野冬奧會上,十七歲的關穎珊在豎琴協奏曲的伴奏中完美地演繹了她的自由滑,除了後內點冰三周跳落冰稍差一點,其他動作都高質量的完成,並具有非凡的藝術感染力。然而她還是輸給了15歲難度更高的美國選手塔拉利平斯基,獲得了奧運會銀牌。
2002年鹽湖城冬奧會,關穎珊在美國本土作戰,所有觀眾、解說還有裁判都對她寄予厚望,相信她一定能實現奧運冠軍夢。短節目中她排列第一,次日的自由滑比賽,關穎珊身著一襲紅衣,在俄國作曲家裏姆斯基柯薩柯夫《天方夜譚》的美妙音樂中翩翩起舞。但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她竟然在後內點冰三周跳上摔倒了!這個跳躍動作四年前讓她錯過了金牌,這一次又讓她將快要到手的金牌拱手讓出。最終美國小將沙拉休斯獲得了冠軍,俄羅斯名將斯魯斯卡婭銀牌,關穎珊戴著一塊銅牌遺憾的告別冬奧會賽場。在賽後的表演節目中,她身著金黃的裙子跳了一曲《金色大地》,本來她是要戴著金牌跳舞的!現場解說員動情地說道:“人人都希望她拿金牌,但她隻拿到銅牌。我們都在這裏為她起立致敬,成功有時候不是用金牌衡量的!”也許這種沒有金牌的成功隻能讓關穎珊擁有。
2006年都靈冬奧會前的全美錦標賽,關穎珊因傷沒有參加,但是美國冰協還是特批了一個參賽名額。2月13日下午,在冬奧會新聞發布廳,關穎珊麵帶笑容,堅強而淡定的宣布她退出冬奧會。第二天她就離開都靈,飛回美國。第三次冬奧會之旅就這樣結束,令人無限唏噓,這也代表著一個偉大的時代就此終結。
申雪趙宏博
申雪/趙宏博是我國花樣滑冰雙人滑搭檔。申雪,女,漢族,1978年11月生,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人。中國花樣滑冰運動員。她與趙宏博多次合作,參與雙人滑的花樣滑冰賽事。
趙宏博,男,滿族,1973年9月生,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人。中國花樣滑冰運動員。他與申雪多次合作,參與雙人滑的花樣滑冰賽事。
申雪/趙宏博在世錦賽上一直保持著前三名的高水準,他們先後奪得了1999年和2000年的亞軍以及2001年的季軍。他們在2002年鹽湖城冬奧會上奪得雙人滑銅牌,是中國繼陳露之後在花樣滑冰項目上培養出的最具奧運衝金實力的選手。此外,他們還在之後的2002年世錦賽上奪得中國在雙人滑項目上的首個世界冠軍。
申雪/趙宏博1992年8月開始配對練習雙人滑,至今已有10幾年的合作經驗。兩人的技術特點是動作難度大,但藝術表現力略顯不足,為此多次在世界大賽中與冠軍失之交臂。為了彌補這方麵的不足,申雪/趙宏博多次赴歐美訓練,並請來國外專家在藝術表現上進行指導。此外,他們的“四周拋跳”是世界最高難度的動作。
趙、申兩人及後於1998年2月在長野參加冬季奧運會,這是兩人在滑冰生涯中第一次參與的冬季運動,在雙人滑的小項中,排名第5位。
98/99賽季,20歲的申雪和25歲的趙宏博開始躋身世界一流行列,他們憑借短節目《流浪者之歌》和《花木蘭》這套自由滑在國際滑聯世界杯比賽中拿到兩站亞軍,隨後的總決賽中,申雪/趙宏博更是一舉奪得冠軍,這是兩人的首個大獎賽總決賽冠軍,也是他們第一次在這樣的重量級比賽中加冕。
不過,可惜的是隨之而來的1999年3月在芬蘭赫爾辛基世錦賽。申雪/趙宏博在自由滑中對《花木蘭》的演繹堪稱完美,比賽還沒結束,觀眾已經開始高呼滿分,國外的電視同行早早預言這枚金牌將屬於中國。但裁判的打壓僅讓申雪/趙宏博拿到第二名的成績,冠軍被頒給了自由滑中出現嚴重失誤的俄羅斯選手。分數打出來的時候,全場觀眾報以上長時間的噓聲。
1999年,二人於世界花樣滑冰錦標賽雙人滑項目中獲到亞軍,這個亞軍是兩人在重要錦標賽上的首個獎項。千禧年,申趙二人再次在世錦賽上得到亞軍,之後兩人在花樣滑冰大獎賽總決賽中奪得冠軍,是兩人在眾多重要賽事中第一次登上冠軍寶座。
2001年,申雪與趙宏博兩人第三次衝擊世界花樣滑冰錦標賽的冠軍,可惜,最終隻能得到季軍,而在大獎賽總決賽中繼該年度的世錦賽再獲季軍。翌年,兩人第二度參加冬季奧運會,在該屆冬季奧運中,二人在雙人滑中得到銅牌,是中國自參與冬季奧運會的花樣滑冰雙人滑項目以來的最佳成績,該獎牌亦是中國繼陳露在1994年和1998年連續兩屆冬季奧運會獲得女子單人滑銅牌後的第三塊冬季奧運會花樣滑冰獎牌。同年,二人終於在世錦賽上首次成為世界冠軍(這是中國花樣滑冰運動員第二次在世錦賽上獲得世界冠軍稱號,第一次由陳露在1995年世錦賽上獲得),並在花樣滑冰大獎賽總決賽得亞軍。
2001~2002賽季、2002~2003賽,季申雪/趙宏博使用自由滑背景音樂《圖蘭朵》再次獲得2002年鹽湖城冬奧會銅牌,2002年世錦賽冠軍和2003年世錦賽冠軍。
《圖蘭朵》是意大利著名作曲家普契尼根據童話劇改編的三幕歌劇,始見於17世紀波斯無名氏的東方故事集《一千零一夜》《圖蘭朵》,講述的是一個西方人想象中的中國傳奇故事。
故事梗概為:元朝時的一個中國公主圖蘭朵長得美豔動人,但為了報祖被擄走之仇,她對每個來求愛的男子給出三個謎語,如果猜對,她便願意嫁給他,如猜錯,便處死。三年來,已經有多人葬身。但流亡中國的韃靼王子被公主的美貌所吸引,不顧眾人反對前來應婚,最終他用自己的真情融化了公主冰冷的心。
整個曲目時而陰沉,時而悠揚,時而急促,時而舒緩,公主和王子的愛恨情仇交織在一起,扣人心弦,其中的江蘇民歌《茉莉花》凸顯了中國民族音樂的細膩,最終高潮部分的《今夜無人入眠》更是氣勢磅礴,經久不衰。
為了在2002年鹽湖城冬奧會上有新的突破,01/02賽季主教練姚濱將申雪/趙宏博的自由滑節目換成了《圖蘭朵》,並邀請美國編導利安·米勒進行編排。這是一套兼具中西方特色的節目,姚濱更是在其中融入了此前尚未有人完成的“拋四周”這一高難度動作。可惜的是,鹽湖城冬奧會中,申雪/趙宏博在“拋四周”的時候出現失誤,並最終獲得一枚銅牌。隨後進行的2002年世錦賽,申雪/趙宏博在自由滑中雖然繼續使用《圖蘭朵》,但拋四周被改成了後外三周。由於是臨時改的動作,申雪完成跳躍的時候出現了失誤;此次比賽其他選手也失誤頻繁,申雪和趙宏博如願地拿到了冠軍,這也是他們第一次站在世錦賽最高領獎台上。
接下來的一個賽季,申雪/趙宏博沒有更換自由滑音樂;對於《圖蘭朵》他們進一步完善細節,另外,在藝術表現力上也進行了專門的訓練。2003年的世錦賽,兩人對於這個曲目的演繹可謂達到了頂峰。因為賽前訓練是申雪意外受傷,很多人以為他們將缺席這次比賽。然而,申雪再打完封閉上場後,自由滑的表現卻堪稱完美。後外三周幹淨利落,撚轉又高又飄,拋三周落且遠還穩,整套動作在《圖蘭朵》的伴奏下,一氣嗬成,《今夜無人入眠》的音樂響起時,美國華盛頓體育館的兩萬名觀眾已經起立鼓掌,在現場解說大喊“奇跡”的情況下,申雪/趙宏博成功衛冕了世錦賽冠軍。主教練姚濱史無前例地在場邊抹下熱淚。
2003~2004賽季,在科羅拉多州斯普林斯舉行的花滑大獎賽總決賽,申雪/趙宏博再次打動了美國觀眾。短節目排名第一的兩人,在自由滑中帶來本賽季的新節目,柴可夫斯基的名曲《胡桃夾子》。
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劇《胡桃夾子》是世界上最優秀的芭蕾舞劇之一,該劇本是根據德國名作家霍夫曼的童話《胡桃夾子和鼠王》改編的,全劇共分兩幕,描繪了兒童的獨特天地。
故事是聖誕節的時候,女孩瑪麗得到一隻胡桃夾子。夜晚,她夢見這胡桃夾子變成了一位王子,領著她的一群玩具同老鼠兵作戰。後來又把她帶到果醬山,受到糖果仙子歡迎,享受了一次玩具、舞蹈和盛宴的快樂。
申雪/趙宏博自由滑所使用的《胡桃夾子》,幾乎是直接把芭蕾舞劇胡桃夾子第二幕“糖果仙子大雙人舞”搬了過來,編排唯美靈動,而申雪/趙宏博快速流暢的滑行與之相映互輝。
在比賽中,申雪/趙宏博單跳幹淨利落,撚轉和拋跳都做得極盡優美,在《胡桃夾子》的音樂伴奏下,整個表演連貫流暢,情深款款。兩人的自由滑得到裁判一致認可,拿到13008分的個人最好成績,並最終以19608分輕鬆奪冠。
2004年的多特蒙德世錦賽,申雪/趙宏博極力想在比賽中實現三連冠,然而《kismet》的短節目中,趙宏博出現單跳失誤,僅排列第四。在短節目中排名俄羅斯選手自由滑率先出場並拿到冠軍。
三冠王破滅的申雪/趙宏博即時調整心態,反倒更加釋放自己,他們再一次將《胡桃夾子》演繹到完美,全場得到了史無前例12個60的滿分,所有裁判一致判定他們的自由滑得到第一。並最終拿到一塊銀牌。
2004/05賽季,申雪/趙宏博帶著短節目《月光》以及自由滑《宋氏王朝》在國際賽場上所向披靡,世界杯賽中,他們拿到中國站和法國站兩站冠軍,並以排名第一的成績進入最後的總決賽。2004年12月在北京首都體育館上演的總決賽至今還讓很多人念念不完,尤其是在自由滑中對電影原聲樂《宋氏王朝》的體現堪稱經典之作。
《宋氏王朝》是日本著名音樂家喜多郎為香港電影《宋氏三姐妹》所作的主題曲。影片講述民國時期名揚中州的宋家三姐妹宋靄齡、宋慶齡及宋美齡,中國曆史上最重要的三個女人不同的人生的故事。
曲作家喜多郎通過多種手段表演,糅合了東西方樂器,其中包括交響樂、鋼琴,以及中國的二胡、琵琶、揚琴。盡管中國民樂的調式和西洋管弦樂大相徑庭,但喜多郎硬是將這兩種不同風格的音樂很難結合得天衣無縫。並獲得1997年香港金像獎及台灣金馬獎的最佳原創音樂獎。
《宋氏王朝》的音樂有著多種音樂元素的交融,層次分明,大氣磅礴。在背景音樂的伴奏下,申雪和趙宏博以一套近乎完美的表現征服了裁判,比賽中無論是兩人的三周跳,拋跳還是托舉,撚轉,包括步伐連結都完成得無可挑剔,整套動作連貫而優美,極具王者之氣。裁判最終他們的自由滑打出13602分的高分,這一成績也刷新了兩人的個人最高,加上之前在短節目中拿到的7052的個人最好成績,兩人總成績驚人地達到20654分,首次超過200分大關,也毫無爭議的奪得那次比賽的冠軍。
因為在此之前2月的四大洲錦標賽上,趙宏博左腳跟腱發炎尚未痊愈;05年世錦賽短節目狀態不佳,兩人成績排在第三;第二天的自由滑,申雪/趙宏博兩人雖然帶妝進行了熱身,但在臨上場時還是遺憾宣布放棄此次比賽的爭奪。導致《宋氏王朝》這首氣勢恢宏的曲目,遺憾地未能在莫斯科奏響。
2005年5月,為了備戰來年的都靈冬奧會,申雪/趙宏博的自由滑曲目《蝴蝶夫人》早早敲定,並進入到編排過程。然而,除了編曲開始的不順利以外,申/趙二人在隨後更是經曆了生死折磨。8月,在雲南訓練時,趙宏博不慎左腳跟肌腱完全斷裂,那時距離冬奧會僅剩4個月。
不過,麵對這樣的重傷,33歲的趙宏博並沒有放棄。盡管因傷,《蝴蝶夫人》這一曲目在之前的世界杯以及大獎賽中都沒有機會演出,但能夠在都靈的上空奏響,這完全已經稱得上是個奇跡。
《蝴蝶夫人》是一部偉大的抒情悲劇,和《圖蘭朵》一樣,乃普契尼的經典之作。故事以二十世紀初日本長崎為背景,描述一位日本藝妓和美國軍官的感情故事。
當年,美國海軍軍官平克頓娶了年僅十五歲的日本藝妓喬喬桑(即蝴蝶夫人)為妻,但對此樁婚事則抱持遊戲態度的新郎官在新婚後不久,便隨艦隊返回美國。但喬喬桑仍不改初衷,終日癡心等待,結果竟換來丈夫的惡意拋棄。待三年後平克頓返回日本時,則帶來了真正的美國妻子,並且要求帶走與蝴蝶夫人所生的小孩,蝴蝶夫人應允“丈夫”的請求,而自己卻以自殺的方式,結束這場婚姻悲劇。
短節目後,申/趙的成績並不理想,他們在20對參賽選手中排名第5。最後一天的自由滑,當《蝴蝶夫人》首次奏響的時候,趙宏博將自己所有的感情融入到該劇的情節當中,盡管在兩周半少完成一周,他們最終後來居上,再次在冬奧會的比賽中拿到這分量極重的一枚銅牌。
06/07賽季,申雪/趙宏博的表現堪稱完美,囊括了四大洲、總決賽以及世錦賽諸多桂冠。在俄羅斯聖彼得堡舉行的總決賽,申雪/趙宏博一襲藍衣,帶著他們的新曲目《沉思》翩然而來,在悠揚的小提琴伴奏下,兩人將技術和表演完美地柔和在了一起,在現場觀眾經久不息的掌聲中,裁判給出13453的全場最高分,加上之前的短節目,兩人總分再次超過200分,並以20319分的成績,毫無爭議地第五次奪取了大獎賽總決賽的冠軍。
《沉思》原曲為馬斯奈的歌劇《泰伊思》第二幕第一場與第二場中間所奏的間奏曲,又稱《泰伊思冥想曲》,但因為經常被單獨演奏,成為小提琴獨奏曲中經久不衰的名篇,也是馬斯奈的代表作品。
而歌劇《泰伊思》則描述的一個宗教故事,亞曆山大城的名妓泰伊思受到修道士的感化,擺脫世俗生活,皈依宗教。然人,在泰伊思獲得寧靜的同時,也徹底失去了人間的歡樂,最終帶著一種複雜的心情離開了人世。這段間奏曲表現了泰伊思厭倦世俗,而產生通過信仰宗教來求得解脫時的心態。這一優美的旋律,除用做間奏外,在劇中也經常出現,以渲染劇中氣氛。
在東京進行的世錦賽上,申雪/趙宏博近乎完美地詮釋了法國作曲家馬奈的作品《沉思》,一曲終了兩人深情相擁,15年攜手的風雨榮辱融化在那輕輕的一吻裏。最初,他們常被冠以“冰上情侶”、“金童玉女”等稱號,但是對於外界的猜測和美好祝願,兩人都采取了回避的態度,一直對外宣稱是“好朋友”,是“兄妹”。如今,經過第三枚世錦賽金牌的完美收官,申雪趙宏博終於親口證實了大家對於兩人關係的眾多猜測,並表示很有可能步入婚姻殿堂。
2007年05月28日他和申雪正式在北京市海澱區民政局登記結婚。
2010年2月16日,重新複出的趙宏博與申雪在溫哥華冬奧會上為中國奪得曆史上第一個花樣滑冰冠軍。為了冬奧金牌夢想奮戰了16年、四屆奧運會的趙宏博、申雪終於在溫哥華圓了自己的金牌夢!他們用無可挑剔的完美表現征服了觀眾、征服了裁判,他們不但圓了自己的夢,也為中國花樣滑冰實現了曆史性的突破,同時,他們的這塊金牌也終結了俄羅斯人對花樣滑冰雙人滑冠軍長達46年的壟斷,37歲的趙宏博也成為了自1920年以來獲得冬奧會金牌年齡最大的選手。當溫哥華的冬奧會花滑館裏響起《義勇軍進行曲》,趙宏博和申雪終於為他們夢幻般完美的競技生涯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此刻,那些十幾年的風雨、一次又一次的坎坷,仿佛隻為讓這段冰上傳奇更加生動、豐滿。至於冬奧會圓夢後要幹些什麼,趙宏博說,他和申雪暫時沒有明確計劃,但應該不會離開花樣滑冰。他們的下一個目標是,借鑒一下國外演出市場的運行體係,為花滑在國內的普及做點工作,同時也會在自己的俱樂部裏著力培養“接班人”。按趙宏博的話說:“不能搞純商業,沒有意義。”
龐清佟健
龐清/佟健是我國花樣滑冰雙人滑搭檔。龐清,女,漢族,1979年12月24日生,中國著名花樣滑冰雙人滑選手,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人。6歲起開始練習花樣滑冰女子單人滑,14歲時與佟健搭檔開始從事花樣滑冰雙人滑運動。
佟健,男,1973年9月生,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人。中國著名花樣滑冰運動員。6歲起開始練習花樣滑冰冰舞項目,14歲時與龐清搭檔開始從事花樣滑冰雙人滑運動。龐清/佟健與申雪/趙宏博和張丹/張昊一起師從於著名教練姚濱。1999年3月,首次參加世界花樣滑冰錦標賽;同年11月,首次參加世界花樣滑冰大獎賽成年組比賽。
2006年三月舉行的世錦賽上,龐清/佟健在短節目排名第二的情況下在自由滑中發揮出色,首次奪得世界冠軍。
2010年2月16日第21屆溫哥華冬奧會,與龐清搭檔以短節目采珠人,7150分第4名,自由滑節目追夢無悔,第1的成績奪得銀牌,並以14181分刷新了國際滑聯的自由滑最高分紀錄。
比翼齊飛
17歲的時候兩個人站在路燈下麵抱頭痛哭是一種方式,19歲的時候坐在麥當勞裏麵相對垂淚是一種方式,25歲的時候坐在異國的咖啡廳裏麵促膝長談也是一種方式。2006年都靈冬奧會之前,由於趙宏博跟腱斷裂,龐清/佟健開始承擔了在國際比賽中捍衛中國雙人滑地位的任務,而在都靈冬奧會之前最後一項重大比賽國際滑聯花樣滑冰大獎賽總決賽中,他們僅獲得了第六名,列所有參賽選手的最後一位。龐清那個時候已經打算不練了,“冬奧會我都不想參加了,就想這個比賽結束之後我就回家,轉業了。”
短節目結束之後,兩個人就誰都沒有上冰訓練。“那次比賽絕對是為了應付比賽結束,因為那個時候我們兩個人的情緒已經到了非常低穀的時候,兩個人誰也說服不了誰,而且僵持不下了。在那種關鍵的時候,覺得兩個人不可能再有緩和的餘地了,這個事業已經沒法再進行下去了,不想參加比賽,但是賽事組委會不同意。”硬著頭皮比完了,佟健第一次覺得兩個人什麼都沒有了,該輸的輸了,不該輸的也輸了,心裏麵反而平靜了。
比賽之後,兩個人坐在一起。龐清問佟健:“咱們是這個水平嗎,咱們要的是這個結果嗎?你看其他運動員,不如你的運動員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績,你甘心嗎?這麼多年的努力,這麼多年的比賽全都不要了,值得嗎?”
“不值得,也不甘心,兩個人都退一步,把自己的死角談出來。”佟健事後承認,如果沒有那次長談,他們可能都不會出現在都靈冬奧會的賽場上,更別提把那套精彩的《歌劇魅影》演繹出來。
2008年中國大獎賽期間,日本《花樣滑冰》雜誌的長穀川仁美記者問過他們這樣的問題:“如果沒有趙宏博帶傷參賽的背景,沒有張丹的意外受傷,僅僅02分之差獲得第四名的你們是不是有機會站上領獎台?”
佟健搖搖頭說:“那是個對中國雙人滑來說最好的結局,而至於我們兩個,需要我們犧牲,我們就會犧牲。”
“其實我們現在的成績已經比我們當初練習花樣滑冰時候的目標高很多很多了,這樣想也就釋然了。也許有一枚冬奧會的獎牌我們也就完美了,但是誰有遺憾啊?其實在都靈我們沒拿到獎牌,我們教練比我們還遺憾。”采訪結束的時候,長穀川說:“你們中國的運動員太不可理解了。”
其實不甘還是有的。出征2006年世錦賽前,佟健在接受中央電視台采訪時說:“我們這次就是奔著冠軍去的。”一句話驚呆了前去采訪的記者。
“一般賽前接受采訪的時候不是都會說,隻要能夠發揮水平就可以,盡力就好什麼的嗎?但是我那時候的心情就是自己一定要拿這個冠軍,我們一定要證明自己。而且當時無論從狀態上還是技術上,我們都已經到了。”佟健說,不希望給自己留後路。2006年都靈冬奧會結束一個月之後,他們終於“到了”。
韓國單人滑名將金妍兒曾經說過,在花樣滑冰這個世界裏麵,有兩種運動員是最能被大家所記住的:一種人,是通過取得了輝煌成績的,比如一鳴驚人的莎拉·休斯、利平斯基;還有一種,就是把自己的表演風格深深地刻入了別人的腦海,比如她的偶像關穎珊。
佟健也希望有人能夠記住他們,“雖然我並不奢望能夠和關穎珊一樣,我覺得我們已經很難達到她的高度了。我隻希望我的節目能夠被人記住,成為經典就夠了。”
佟健宿舍的牆上有幅《歌劇魅影》的宣傳海報。憑借著那套節目,他們兩人獲得了2006年世錦賽的冠軍、2007年世錦賽的亞軍和2006年都靈冬奧會的第四名。
佟健說:“2003年的《帕格尼尼狂想曲》和現在的這套探戈都是我認為演繹得比較好的曲目,但是我們不能就指望這幾套曲目活著,像關穎珊,她所表演過的幾乎每一個曲目都成為一個經典。”
終成正果
2009年在四大洲比賽中為他們贏得職業生涯最高分的探戈和布魯斯都是很少有雙人滑選手嚐試過的風格。在回到北京後的3月,佟健把頭發紮成一束,他說,這是為了配合新的節目弄的。
“我們倆這麼多年都是芭蕾的風格,裁判和觀眾可能都有點審美疲勞了,我們想樹立一個新的形象。”姚濱告訴他們新的風格不僅僅要體現在場上,場外也要有改變才行,兩個人為此還去添置了新的行頭。在龐清的幫助下,佟健還特意為自己的長發選購了皮筋、發卡,可惜最後試來試去,還是龐清的一個舊發卡戴著最合適,她也就忍痛割愛了。
龐清說長大了之後她開始發現佟健是個“挺溫柔、細心的男孩,以前我跟他吵架的時候從來沒發覺過的”。私底下,佟健會玩笑式的叫她一聲“龐清小姐”,也隻有他才有耐心幫自己收拾宿舍裏麵那六十多個包和七八十雙鞋,出國比賽的時候佟健還可以充當自己的免費向導和司機。
而在佟健的眼裏龐清仍然如當初那麼單純和倔強,“她那脾氣上來估計也就我能受得了。”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讓美國的房子和車子都降了價,龐清看到消息就忍不住眼饞,“你說我要是能把房子和車都縮小了帶回來多好啊?”佟健聽到後忍不住調侃搭檔,“你以為你是機器貓啊?”
“以前,我們總覺得自己一定要怎麼樣,應該怎麼樣,到最後反而事與願違,2003年拿了世錦賽季軍、2006年拿過世錦賽冠軍之後都犯了這毛病。現在年紀大了,想法反而單純了,你要滑出來了,你就有機會了,很多東西不是你想要就能擁有的。”夢圓溫哥華:奧會亞軍2010年2月16日,溫哥華冬奧會雙人自由滑比賽拉開戰幕。倒數第二個出場的中國組合龐清/佟健發揮完美,最終他們獲得分14181,打破了世界紀錄,加上昨天短節目7150分,兩人以總分21331分獲得了一枚寶貴的銀牌,而他們最後時刻的完美表現也提前為中國隊鎖定了這枚金牌。全場觀眾掌聲雷動,獻給這對追夢無悔、執著依然的老將。
光從賽果上看,龐清佟健是突破個人極限、實現突破,但從比賽過程來看,這枚銀牌的分量和成色絲毫不遜色於金牌。從節目得分上來說,龐清佟健的短節目創造了他們的曆史最高分,若不是超時被扣掉1分,新紀錄還將更加出色。自由滑兩人的發揮更為出色,裁判也毫不吝惜給分,14181分,其中7053的技術分為全場最高,這對於向來不以難度見長的他們來說非常難得,要知道,他們的動作基礎分是前5對選手中最低的,高分完全得益於超一流的完成情況。至於兩人的表演就更不用說了,看看現場觀眾忘情的鼓掌和震天的歡呼聲,太平洋體育館因他們完美的追夢之旅而沸騰。
這枚銀牌,代表的不光是兩套美輪美奐的節目,它更承載了龐清佟健追夢十年終不悔的奧林匹克精神。佟健與龐清三次參加冬奧會,前兩次都與獎牌擦肩而過,本屆冬奧會這對30歲的組合終於修成正果,以一枚銀牌為自己的運動生涯寫上了最濃墨重彩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