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遊學天地(2)(3 / 3)

也正是在詩創作與詩歌理論研究的基礎上,我關注台灣現代詩和西方現代詩的曆史與現狀,先後出版了《洛夫評傳》、《一代詩魔洛夫》、《瘂弦評傳》等書,開辟了“散文詩藝術技巧”、“現代詩藝術覽勝”等專欄。洛夫一再強調:“我認為寫詩不隻是一種寫作行為,更是一種價值的創造,包括人生境界的創造(如李白、王維的詩),生命內涵的創造(如杜甫、莎士比亞的詩),意象語言的創造(如李商隱、馬拉美的詩)。這個理念正是我追求詩歌藝術數十年如一日的信念。”號稱“詩魔”的洛夫,是隔斷與孤絕的產物,也是西方文化與東方文化碰撞的結果。他專攻於詩,而鮮作其他文體的嚐試,詩風數次蛻變,探索始終不停,2001年還以73歲的高齡推出三千行的長詩《漂木》,震驚華語詩壇,近年來又在超現實主義與禪的有機融合上邁出了新的步伐。從1957年處女作《靈河》算起,洛夫至今已出版了37本詩集。他的生命情態、精神曆程,他的美學主張、詩藝探索,特別是開發意象語言的新景觀、對現代詩形質兼備的創構,為中國新詩的成熟與發展作出了貢獻,也為我的“中國式現代詩”理論提供了例證,並進而充實、豐富和升華了這一理論。

瘂弦的名言是:“人生朝露,藝術千秋,世界上唯一能對抗時間的,對我來說,大概隻有詩了。”他寫詩的時間不長,作品數量也遠不如洛夫,雖然出過十一二本詩集,但都是《深淵》的不同版本,卻在台灣三十餘年舉辦的三次“十大詩人”選舉中與洛夫一起當選,真是一個奇跡。這也印證了羅青1975年寫的一段話:“自五四運動以來,在詩壇上,能以一本詩集而享大名,且影響深入廣泛,聲譽持久不衰,除了瘂弦的《深淵》外,一時似乎尚無他例。”這是一個罕見的個案,引起了我濃厚的興趣,既解讀了瘂弦及其作品,說明了藝術質量的重要性,又進一步找出中外各三十位詩人創作的高峰期,探討了“火山爆發”與生命節律的關係……

創作上升到了理論,理論又推動了創作。“沒有人配受創造者的稱號,唯有上帝與詩人。”意大利文藝複興時期詩人塔索的話,讓我對此生充滿信心。

2009年8月—9月寫於杭州

在斯坦福探秘“宋子文檔案”

周偉民、唐玲玲

美國加州斯坦福大學藏有宋子文秘密檔案,我們是上世紀90年代從台北市海南同鄉會編輯出版的《海南文獻》上一篇專文中知道的。當時宋美齡還在世,其中有19盒文件仍封鎖著。雖然很好奇,但我們的學術興趣不在此,一時未去閱讀。

因為要到斯坦福大學東亞圖書館查書,2005年8月18日一大早,我們從加州南端的聖迭亞哥市飛三藩市,9時半抵達斯坦福大學。複旦大學曆史係教授、亞洲研究中心主任、宋子文研究者吳景平已經在圖書館門前等候,他當時正在胡佛研究院讀宋子文檔案。

我們來到東亞圖書館,得吳景平教授的介紹,將《中國和馬來西亞文化交流史》贈送給東亞圖書館;館方一名業務主管Charles,Fosselman彬彬有禮地接受我們的贈書。我們也順利地在東亞圖書館四層豐富藏書的書庫中找到了我們所需要的資料。當時雖然在胡佛研究院門前徘徊良久,但沒有進入!

三年前離開時,豈料2008年11月我們會又回來呢!

2008年初,海南省宋耀如、宋慶齡研究會決定召開“宋耀如及其時代”國際學術研討會。9月初,上海市宋慶齡研究會領導專程到海口,與海南省宋耀如、宋慶齡研究會和文昌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詳細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的具體事宜。我們認領了力所能及的研究任務。於是有2008年9月13日至12月1日的第二次訪美之行。此行,9月和10月,在夏威夷大學擔任訪問學者(詳見《古典與現代》第一卷《飛向夏威夷——尋找“他山石”》一文),11月,住在加州保羅阿圖市的CasaAlta招待所。這是由美國黑人經營的養老院,其中的第六樓整個一層相當於招待所,讓斯坦福大學的訪問學者臨時居住。房間的設施頗完備,包括廚房及一整套炊具,衛生間和盥洗室也都寬闊,電冰箱很大,但住宿價錢卻比酒店便宜得多。

保羅阿圖市其實是一個鎮,兩條主要街道,都不算長,人口也不多,有兩個貨物頗為齊全的超市,其中一個出售的商品多是超時貨,價格也十分便宜。這個鎮因為斯坦福大學及著名的電子行業矽穀而顯得特別重要。據說,有些不怎麼起眼的酒館,往往在裏麵做著將在世界範圍內產生巨大影響的電腦軟件或硬件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