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某某大人:我每次讀到《詩經·豳風》的《鴟鴞》篇和讀到《尚書》的《君奭》篇的時候,常常為周公那不好的遭遇暗自悲傷。到後來讀《史記》的《孔子世家》,看到孔子師生一行,在陳國去蔡國的路上遇到斷糧的困難,但他
們仍然安詳地沒有停止彈琴唱歌的聲音。他與顏淵、仲由等這些學生相互問答。孔子問道:“《小雅》的《何草不黃》裏說,我不是野牛和老虎,卻領著你們在這荒野裏奔波,是不是我的理論和方法錯了?否則我為什麼落到這種地步?”顏淵回答說:“先生的理論偉大極了,所以天下人一時接受不了;雖然一時接受不了,又有什麼害處呢?正是從人們的不接受中,才越發證明你的賢明。”孔子自然而溫和地笑著說:“顏回啊!如果你有了很多財富,我來幫你管理。”盡管孔子遊列國卻沒有被接受容納,但他的學生仍然很自信地這樣互相嬉笑取樂。現在從這裏才懂得周公雖然身居高位錢財很多,卻比不上當時貧賤得連吃飯都成了問題的孔夫子。像召公那樣的賢臣,也不理解周公輔佐成王的忠誠和苦心,卻相信周公的弟弟管叔、蔡叔散布的,所謂周公要篡位的流言,這樣,周公還能同什麼人一道共同享受富貴的樂趣呢?而同孔夫子一道共同承受貧賤困苦的,又都是天下的賢德而有才幹的人,這就有充足的理由為此而高興了!我長到七八歲,才開始懂得要讀書。聽說當前有個歐陽修老先生,他的德智、操守、文章、言行都同古人孟軻老夫子、韓愈老先生那一類的人一樣;又還有梅先生追隨他,常常同他討論切磋。後來,我長大了,才開始讀歐陽老先生的文章,想像老先生的德行人品,覺得他已經超越了一般世俗的喜好,享受自己具有的崇高典雅的樂趣。我剛剛學習作那種講對偶尋聲律的應時文章,以求考舉人、中進士、求得做官的俸祿,自己估量是沒有資格見到你們諸位先生的。所以,我到京城一年多,沒有到先生家去登門拜訪。今年春天,各省的舉人都到禮部考進士,實際上是梅大人和歐陽前輩親自主持考試,我完全沒有想到取在第二名,後來才聽到人家說:梅先生很欣賞我的文章,認為有孟軻老先生的風格,而歐陽前輩也認為我的文章不同於一般世俗文章,於是就取錄了。因此,我之所以被錄取,並不是通過你們身邊的人事先關說過,也不是因為親戚故舊的關係請你們有意關照,而我卻是對你們向往仰慕了十多年,隻聽到過你們的大名,但從沒有見過麵的人,一天之間就成為了知己。我又退後一步想,做人當然不可以用苟且行為去謀求富貴,但也不見得要安心於庸俗貧賤的處境。有了大賢人,去當他的學生也是值得驕傲的!假如因為偶然碰上機會,富貴起來,車前馬後幾十人前呼後擁,讓街道上的平民百姓蜂擁圍觀,讚歎不已,這也無法代替我當上大賢人的學生所得到的歡樂!《論語·憲問》上說:“不埋怨天老爺,也不怪罪別人。”因為《詩經·小雅·采菽》就這樣說:“隻要自由在,自得其樂,就可以過完這一年了。”梅大人的名聲傳遍天下,但職位才是五品,但你卻臉色溫和沒有表示憤慨,你在文章中也顯得胸襟開闊厚道,性格誠懇樸素,沒有發什麼牢騷怨言,這一定是你也為得到一個知己而感到滿足吧。我非常願意知道你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