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舉重運動健將(3 / 3)

經過治療,陸永很快病愈出院,此後狀態迅速恢複,陸永又回到了國家隊,繼續開始自己的舉重生涯。

位於廣西北部與湘黔兩相接的三江,是以侗族為主體的民族自治縣,這個以侗寨鼓樓聞名於世的風水寶地,走出了一位力拔千鈞的大力士——陸永。

廣西舉重有著良好的群眾基礎,自新中國成立以來一直人才輩出。肖明祥、吳數德、唐靈生、藍世章、張祥森、林啟升、肖建剛、楊斌……每顆星都耀眼得令人炫目。廣西的舉重一直以小級別為主,而身材高大魁梧的陸永是85公斤級選手,他是廣西隊幾年來少見的中大級別選手。

在今年的全國錦標賽上,陸永追平了393公斤的世界最好成績,這毋庸置疑獲得了北京奧運會的參賽資格。奧運前夕,記者來到陸永位於侗族自治縣的山寨中,通過他的父親陸啟玉和啟蒙教練蘭燕雲,一個天賦異常卻一波三折的舉重奇才逐漸清晰。

一般人可能不知道,陸永是我國前舉重世界冠軍蘭世章的表侄,他的舉重功夫除了幾位教練的悉心教導,同時也和這位冠軍表叔的背後指點有關。小時候陸啟玉抱著陸永去藍世章家串門,姨媽就把藍世章比賽獲得獎牌全部掛在陸永的脖子上,然後逗小陸永,“以後想不想和表叔一樣當世界冠軍啊?”那個時候尚不懂事的陸永總是異常響亮的回答“想!”

9歲上小學時,陸永愛好各種體育運動,尤其迷上了籃球,課餘時間,他的身影經常出現在籃球場上。陸永上五年級的時候,有一次三江縣舉重隊的蘭燕雲教練到陸永所在的小學挑選舉重苗子,在籃球場上一眼就發現了人群中的陸永。

“我發現這個小孩非常活躍,而且他的腰特別好。”蘭燕雲將手舉起做了個後翹動作,“他的腰可以往後仰到這個角度,既靈活又柔韌,天生就是搞體育的好料子。”蘭燕雲將陸永帶回了三江業餘體校,開始了一板一眼地教導。

每天早上6點,陸永不需要父母叫醒,也不需要定鬧鍾,就自己摸黑起來去體校跟著蘭燕雲出操,無論刮風下雨都不間斷。從陸永家到學校得走很長一段山路,天黑行走非常危險,但是才上小學的陸永就一個人走著去練舉重。

不過那時候家人其實並不太願意讓陸永去練舉重,因為覺得練舉重會把人壓矮,陸啟玉不希望兒子像藍世章那樣矮。而且隨著傷痛的增加,陸永自己也對舉重產生了厭倦,蘭燕雲就不厭其煩地給陸永家人做工作,而對陸永本人也下了很大功夫,隔三岔五就跑到陸永家,“陸永,明天南寧有比賽,要不我們去玩下吧,反正閑著也是閑著。”就用這樣的方法,使得陸永每每在想放棄的時候又回到了舉重場上。

手臂骨折過兩次,而且有次在國家集訓隊被查出乙肝小三陽而被退回區隊,陸永的舉重生涯可謂一波三折,但是陸永身上有著一種不服輸的精神,總想著要超過比自己厲害的對手,就這樣陸永一直堅持了下來。

2003年年底,17歲的陸永進入廣西體工隊試訓。半年之內,他的成績突飛猛進,竟然提高了40公斤,很快他又作為編外人員參加了國青隊的集訓。

2004年4月,18歲的陸永第一次參加全國大賽。誰也沒有料到,這個僅為學習觀摩而去的“編外”選手竟然一鳴驚人,以抓舉165公斤、挺舉1925公斤及總成績3575公斤的佳績,獲得全國男子舉重錦標賽85公斤級抓舉金牌、挺舉銅牌和總成績銀牌。

初次亮相就斬獲全國大賽金、銀、銅3枚獎牌,陸永成為2004年度中國舉壇最閃亮的新星。胸前掛著3枚獎牌的陸永參加頒獎儀式後興奮得滿臉通紅,一個勁兒地說:“我來這裏比賽主要是以學習為主,根本沒想過拿金牌。”盡管如此謙虛,但是陸永出色的表現引起了國家隊的注意,國家男子舉重隊教練迅即將這個新鮮出爐的“大力士”招至麾下。

成為國手的陸永果然不同凡響,卡塔爾世界舉重錦標賽,這是陸永參加的第一場國際賽事。陸永在挺舉第二次試舉中,掌心一塊老繭突然被杠鈴的握杆連皮扯脫,當即出血,但他還是忍住鑽心疼痛進行第三次試舉,並以210公斤的成績拿下挺舉銅牌。最終陸永取得385公斤的總成績,雖然以1公斤之差與冠軍失之交臂,但還是打破了當時的世界紀錄。這次雖然沒能奪冠,但陸永的表現讓中國舉重界為之矚目。此前中國男子舉重隊在小級別比賽中屢有勝績,但遇到諸如85公斤級的大級別比賽,就有些力不從心。陸永的出現,點燃了中國隊向大級別挑戰的希望。

北京奧運會中國男子舉重作為東道主有6個席位,由於在69公斤項目上中國擁有絕對優勢,並且必保這塊金牌,因此69公斤級項目派出了2個名額,這樣意味著還剩下4個級別可以擁有奧運門票。

由於中國舉重曆來都在小級別上有優勢,陸永所在的85公斤並無過人之處,他自己在去年的世錦賽該級別的比賽中僅僅獲得第七名,因此國家隊教練組曾經一度考慮放棄85公斤級的參賽席位,改在62公斤級項目上增加一名中國選手形成“雙保險”。如果這個決議最後被通過,那麼無疑陸永將失去為國爭光的機會。

但是陸永硬是憑借自己完美的表現扭轉了國家隊教練的看法。在今年4月份舉行的全國舉重錦標賽暨奧運選拔賽上,陸永在85公斤級比賽中以180公斤、213公斤、393公斤一人獨得抓舉、挺舉和總成績的三枚金牌,並分別打破該項目的抓舉和總成績全國紀錄和亞洲紀錄。看台上觀看弟子比賽的國家隊主教練陳文斌對陸永的表現讚不絕口,而舉摔柔中心主任馬文廣更是表示陸永很有可能在奧運會上為中國隊取得“重大突破”,可以說陸永一戰成名,憑借這次比賽的表現為自己獲得了奧運席位。

陸永身高1米73,結實挺拔,濃眉下一雙不大的眼睛,神情中流露幾許靦腆。一般舉重運動員身材比較矮小,因為重心低的運動員確實更容易出成績,但是陸永憑借自己的身高成為舉重運動員中的長人,更是被別人戲稱為“羊群裏的駱駝”。

更難得的是,在場上陸永可以“飛揚跋扈”,在場下卻是個少見的乖孩子,性格內向溫順,被教練和隊友成為“乖乖虎”。父親陸啟玉告訴記者,小時候陸永在家就十分懂事,那個時候自己的工資每個月隻有150塊錢,而愛人沒有工作,全家四口人生計就靠他每月150元的工資,這讓陸永很早就自己立事。每天天不亮就自己起床,摸黑去學校訓練,平時在家幫母親幹活從不嫌累。正是因為家庭的困難,陸永在訓練中比任何隊員都努力、勤快。

陸啟玉清楚地記得,他惟一一次打陸永是因為發現兒子抽煙,“那個時候有個不學好的小夥伴給陸永煙抽,當時他也不懂,接過來就抽了,結果被我發現後,我打了他一頓,從那之後他就再沒抽過煙,我也再也沒有打過他。”

而陸永的啟蒙教練蘭燕雲比任何人都了解陸永,在她眼裏,陸永從小到大一直都是一個很乖的孩子,從不與人吵嘴打架,頂撞老師之類的劣跡也從未有過,“一般小孩犯了錯誤,我都會去盡力說服教育,陸永每次都會虛心接受,這點讓非常滿意,”蘭燕雲說,不過最讓她感慨的是,時下年輕人迷戀的網絡遊戲陸永卻一點不著迷,平時接觸網絡,陸永一般都隻是看看新聞,搜集一點資料,然後和蘭教練在網上交流一下訓練心得。“他的每一點進步,都沒讓我太操心,看著他一步一步成長,我感覺非常欣慰。”蘭燕雲由衷地說。

不過在賽場上陸永可不溫順,而是拚命使出吃奶的力氣。在陸永之前,江蘇老將袁愛軍一直占據男子85公斤級的國內第一人的位置,以前的陸永完全是一個仰望者的姿態。“不過這小子心裏可不服氣了,總跟我說,看著吧,看哪天我要把他收拾了,完全是一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語氣。”蘭燕雲的眼中,陸永就是這樣一個一握杠鈴就充滿霸氣的孩子。

廖輝

廖輝,1987年10月出生,籍貫湖北省仙桃市。中國著名舉重運動員。

2002年曾獲得全國少年舉重冠軍。

2005亞洲青年錦標賽三項冠軍。抓舉:140公斤挺舉:170公斤總成績:310公斤。

2006年全國青年錦標賽三項冠軍。抓舉:148公斤挺舉:180公斤總成績:328公斤。

2007年城運會三項冠軍。抓舉:157公斤挺舉:185公斤總成績:342公斤。

2007年11月,獲得舉重世界杯男子69公斤級冠軍,打破挺舉世界青年紀錄。

2008年4月,擊敗張國政、石智勇獲得全國舉重錦標賽男子69公斤級挺舉、總成績冠軍。

2008全國男子舉重錦標賽暨奧運會選拔賽69公斤級比賽中以355公斤的總成績獲得第一,並創造了新的全國紀錄。

2008北京奧運會69公斤級舉重比賽上抓舉158公斤、挺舉190公斤、總成績348公斤獲得中國代表團在北京奧運上的第13枚金牌。

2009年十一屆全運會(濟南)69公斤級比賽中,以163公斤一平二破亞洲紀錄和全國紀錄。並以抓舉163公斤、挺舉195公斤、總成績358公斤奪得冠軍,抓舉成績和總成績創造了新的全國紀錄,總成績則超過了世界紀錄。

2009年世錦賽以抓舉160公斤、挺舉186公斤、總成績346公斤獲得男子69公斤級抓舉、挺舉、總成績三項冠軍。

2009年東亞運動會以抓舉155公斤,挺舉196公斤,總成績351公斤獲得男子77公斤級總成績亞軍。

有夢想就會有奇跡

廖輝兒時,李小雙兄弟就成名了,後來成名的又有鄭李輝和楊威。上小學低年級的廖輝不知奧運會是什麼,但是他知道全城都以奧運冠軍為驕傲,如果拿了奧運冠軍或是世界冠軍,全城都要敲鑼打鼓放鞭炮,比過年還熱鬧。比廖輝大3歲的哥哥廖傑說:“小時候弟弟跟我說了很多次,如果他能練體操,也一定會成為奧運冠軍,讓大家在我們家前敲鑼打鼓。”

廖輝說:“那年仙桃體操學校到我們葉王村小學選苗子,體育老師推薦了我,我興奮得很賣力地劈腿、翻跟頭,但是別人不要我,讓我傷心了好長時間。”

1997年4月,仙桃市業餘體校舉重班的教練甘永奎到葉王村小學找苗子,他逐個教室的看學生。在三年級的班上,他一掃眼突然被坐在倒數第二排的廖輝吸引住了。甘永奎說:“他的眼睛很特別很有神,我馬上就點了他。但是他站起身後,我又有點失望,他大腦袋、身子又小又瘦。”被選中的十幾名學生,都到操場上衝了個30米計時跑,做了幾次立定跳遠。甘永奎還示範了幾個舉重動作讓學生們模仿著做。廖輝在這一係列考察中,贏得了甘永奎的喜歡:“以後跟我練舉重你願不願意?”“好哇!”廖輝就這二個字。

甘永奎到廖輝家征求家長的意見。廖家屬市郊的村民,經營些小生意。廖輝的父親廖洪生不在家,母親羅漢先堅決反對,因為她認為舉重會讓兒子長不高。但甘永奎很執著,三登其門後終於說服了其父母同意廖輝去訓練。“我第一次去市體校是那天放學後,騎自行車去的,很遠,騎了半個多小時吧。第一次進舉重房,蠻奇怪不知為什麼就感到像回家了樣的。”廖輝回憶說。

那時的廖輝,怎麼也不會想到,體操王子的夢想還沒進體操房就破滅了,但是舉重王子的路從此在他腳下展開。當然奧運冠軍的夢,他從沒忘卻過。《北京歡迎你》沒說錯,“有夢想就會有奇跡”。

散打教練挖牆腳

廖傑忠厚,廖輝外柔內剛,兄弟倆很玩得來。廖傑遇事退讓,廖輝忍無可忍時會突然大打出手。廖傑說:“我們小時候,有些壞學生欺負人時,廖輝看不過去了就會上前指責別人,別人走了就算了,但有時別人仗著人多會反過來罵廖輝,結果就是大打一架。打贏打輸,回家都不敢吭聲。”

甘永奎說:“廖輝在我那裏練了兩年多,體校散打班的教練突然找我想要廖輝跟他練散打。我問他為什麼,他說他前兩天在一個中學門口看到廖輝路見不平,打一群‘擂肥’的流打鬼,說廖輝出手又快又準,對抗能力超強,打得那群比他高大的人像燕子飛。他天生就是個練散打的好料子。我叫他先去問廖輝願不願意練散打,他說問過了,廖輝不願意。”

這件事讓甘永奎很吃驚,因為他想象不出又聽話又謙讓的廖輝怎麼會在外打架。廖輝練了兩年多,舉重天賦已顯露無遺,他說:“如果廖輝真的想轉行練什麼,打死我也會扯著他不放。我也相信他不會離開舉重,他付出的努力要遠遠大於任何一個隊員。”

業校是早晚訓練,廖輝每天早上5點多就起床,然後騎車第一個到達業校。甘永奎說:“他從來都是風雨無阻。有年冬天裏雪下得太大,我都取消早操了,有天早上去看舉重房被雪壓垮了沒時,他卻一個人在訓練。其實,他天天都來。”因為葉王村小學離業校太遠,甘永奎想辦法將廖輝轉到了離業校很近的龍華山小學。

板車王很受傷

廖輝不但是每堂訓練課中最能吃苦的隊員,而且自己加練也成了習慣。廖傑說:“弟弟一練舉重就著了魔,每天都盼著去訓練不說,在家有空時也在外邊的馬路上練,蛙跳啊跑步啊什麼的。他說他要趕上業校的同學,他比他們練得晚,但多練就趕得快。”

逢年過節時,業校放假。廖輝除了自己練體能外,還想練舉重的技術和力量,羅漢先說:“他二姨有輛拖水果的板車,很結實。廖輝就把車上的板子拆下來,連車軸帶輪子當成杠鈴用。那些天,二姨一收攤回家,他就馬上去擺弄那輛車,一練就是兩個小時。二姨誇他能吃苦,以後一定有出息。”

然而,車軸很容易劃破手,雙手經常被弄得血淋淋的,不過見血對廖輝來說是家常便飯,他拿膠布纏一下,又接著練。

甘永奎說:“他到業校後隻練了幾個月就趕上省運會,我帶他去比賽,賽前不小心碰破了頭,縫了3針,我叫他不比了,但他非要上場不可,結果還拿了第二名。”

羅漢先說:“廖輝的手掌、膝上總是破皮,但他從不叫苦。我看得心疼問他是不是別練了,但他叫我少操心,他的事他做主。有次他的膝蓋腫得很厲害,我帶他到武漢的同濟醫院去治,他痛得汗直冒就是不喊一聲,從小打死不叫饒的強脾氣總是改不了。”

廖輝進入省隊、八一隊和國家隊後,這種強勁也始終未改。2000年4月,將廖輝招入湖北舉重隊的教練吳琦望說:“當時甘永奎送幾個隊員來讓我看,我說發展前途不大。他說還有個好苗子,但太小了。我就立即跟他到仙桃看了廖輝,一看就是那回事,破格招進省隊了。很快他到了發育期,舉重的膝關節都容易在這個時候痛,他經常是痛得走不動路,但訓練從不肯減量。”

從八一隊將廖輝帶到國家隊的教練於傑說:“這小孩能吃苦的勁頭真讓人吃驚,人都少不了傷病,就他有病有傷也從不吭聲一樣訓練。我發現了叫他休息,他說,張國政腰傷那嚴重還練,這點傷根本不叫傷。”

湖北省重競技管理中心主任賈韜是上世紀80年代的籃球國手,他說:“我總是批評運動員不能像我們那個年代吃得苦,但廖輝不同,超人的天賦加超人的吃苦,不成大器才怪。”

見證中國力量

廖輝在國家隊試訓3個月後,在六城會上打破世界青年紀錄並輕鬆奪金,終於成為2012年奧運的重點培養對象,轉為國家隊正式隊員。沒想到,他提前一屆參加了奧運會。

張國政和石智勇這對奧運冠軍將構成北京奧運69公斤級的雙保險,是中國舉重隊的共識。廖傑說:“弟弟沒想過能參加北京奧運會,但他的進步太快了,在訓練中很快就超過了同組的張國政和石智勇。”

4月的泉州大戰,記者在台前幕後目睹了廖輝有如大戰長阪坡的趙子龍。他與張國政和石智勇是首次同台競技。人們懷疑廖輝在重壓下能否發揮訓練水平。但廖輝最終讓競爭對手們也由衷折服而激動鼓掌。記者寫了個《扛鼎暗戰》,據說點擊率奇高。

按選拔規則,廖輝應占據榜首。但是他是無名小卒,名單遲遲難出,廖輝在進入大別山封閉訓練時一度鬱悶,訓練狀態下滑。廖傑說:“弟弟小時有什麼煩心事都跟我講,後來他不怎麼講了。但今年6月他在QQ上給我留言說心裏煩。但幾天後,他的心情又恢複了原樣,跟我在電話裏有說有笑的。我琢磨是不是有人給了他定心丸,他神神秘秘地不講。”

隊伍回京後,記者與廖輝在運動員公寓閑扯,記者問他訓練狀態恢複了沒有,他說:“恢複到正常水平了,到時我不會給大家丟臉的。”到時?記者跟他相視一笑,心照不宣。

“廖輝隻要能進奧運名單,肯定能奪金!”這是所有了解廖輝的人在7月25日奧運名單公布前,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我省體育局局長李建明曆來“金口難開”,但這位千方百計將廖輝“塞進”國家隊的掌門人,在泉州大戰後飛回武漢時跟記者私聊中也說了這話。中國隊總教練陳文斌說得比較晚,那是在奧運村的升旗儀式上。

12日晚,廖輝讓所有說過這話和沒說的人都驕傲,這位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國力量的人,奪金後首先想的是“仙桃該敲鑼打鼓放鞭炮了吧?”他也真能守舊。

張湘祥

張湘祥,1983年7月出生,籍貫福建省龍岩市。中國著名舉重運動員。

1999年,第4屆全國城市運動會56公斤級總成績亞軍;

1999年,全國冠軍賽56公斤級抓舉/挺舉/總成績冠軍;

2000年,亞洲舉重錦標賽56公斤級抓舉/挺舉/總成績,冠軍/第三/亞軍;2000年,悉尼奧運會56公斤級總成績第三;

2001年,第9屆全運會56公斤級總成績冠軍;

2006年,全國冠軍賽62公斤級亞軍總成績:307公斤;

2007年,全國錦標賽62公斤級冠軍總成績:310公斤;

2007年,世界大學生錦標賽62公斤級三項冠軍;

2007年,全國冠軍賽62公斤級冠軍總成績:311公斤;

2007年,舉重世界杯62公斤級亞軍;

2008年,北京第29屆奧運會男子舉重62公斤級以總成績319公斤獲得冠軍。

為女孩曾和教練翻臉

2000年,拿了獎牌無緣領獎台;2004年,生死未卜錯過雅典;2008年,在自己的祖國,張湘祥十年奧運冠軍夢,終於圓滿。

事實上能夠走到最後的人,總有那麼一點性格倔強,張湘祥也不例外。有一次,他甚至因為女孩,打算背著鋪蓋回家了。

那年福州集訓,正好當時中國台北隊的隊員也過來交流訓練,因為人生地不熟,女孩子晚上出去逛街的時候,想找當地的男孩陪同前往。按照規定,集訓時隊員是不能外出的,其他孩子都不敢去,就張湘祥比較調皮,翻門出去陪女孩逛街去了。

這件事被隊中其他教練知道後便傳他早戀,朱日平有所耳聞後,立即進到宿舍詢問張湘祥,可能是有些誤會,情急之下,朱教練也火了,說了一句類似“你給我回去”的話。滿心委屈的張湘祥,他心想“回去就回去”,他隨便收拾了一下,拿著行囊便往外走去。開始的時候,朱日平還不在意,等到他反應過來,要叫住張湘祥的時候已經晚了。

隨後,朱日平和幾個師兄急急忙忙衝了出去,想把他找回來,意識到張湘祥可能會坐火車回去,便立即趕到了火車站。當看到張湘祥還在那裏排隊買票的時候,大家都鬆了一口氣。

“教練來了,教練來了,趕緊回去吧。”師兄弟們擁上前去拽著張湘祥的胳膊,想要勸阻他。張湘祥轉過頭去,看著教練正遠遠地站在後麵,無奈地盯著自己,突然又有些後悔,在師兄弟的拉拽下,他最後還是慢慢地挪動了步子,跟著大夥回去了。

發誓要在奧運賽場創造奇跡

站在北航舉重館的冠軍領獎台上,張湘祥強忍內心的激動。當國歌演奏完畢,他走下領獎台,突然雙腿跪倒在舉重台上,深情地向著四個方向磕頭感謝,現場觀眾報以熱烈的掌聲。

張湘祥跪謝,是因為他等待太多,經曆太多。

張湘祥算得上是少年得誌。2000年,才17歲的他就獲得了悉尼奧運會的銅牌;2001年,他輕鬆摘下了九運會男子舉重的金牌。

張湘祥又是少年識盡愁滋味。2003年,由於醫生的疏忽,針劑打進了訓練受傷的張湘祥的腰椎,他休克了3天,與死神擦肩而過。此後一段時間,這名舉重天才從人們的視野裏消失了。“當時,我感覺到有一隻手,一直在往水裏按我的頭,我想掙脫,但是那隻手仍然死死的按著。我告訴自己我要活,我一定要活。”

張湘祥真的活了下來。自那以後,他對這個世界和自己的人生有了新的看法。“我就算死過一次了,以前我不覺得生命的可貴,但是那之後我知道,一切平安就已經很好了。”

張湘祥學會了珍惜,學會了體諒。汶川地震後,他是第一個對災區人民表達問候的火炬手。新聞發布會上有記者舊事重提,“福建龍岩是火炬‘紅色之旅’的一站,當時我做了一個紅色的造型呼應一下。因為有過死了一次的經曆,我非常清楚同胞的感受,當時我隻是想表達自己的祝福。”張湘祥說。

談到今天衝擊世界紀錄失敗,張湘祥說,“我想打破世界紀錄很久了,沒有打破也沒有關係,我隻是想感受一下。在舉起杠鈴時,我感覺到自己身後,我的祖國給我的無窮力量,那已經足夠了。讓年輕選手去衝擊這個紀錄吧!”

結束比賽後,張湘祥特意跑到杠鈴前,深情地低頭親吻,“這是我最後一次奧運會,未來我想嚐試走一條全新的道路,所以這枚金牌對我是不可磨滅的,也是我重獲新生以後嶄新的一筆。有這麼多人幫助我,在我困難的時候幫助我走到今天,我真的感謝他們。”

最後,張湘祥動情地說:“我等這塊奧運金牌等了8年,幾乎耗盡全部生活。我感覺自己重生了,今天的金牌就是我舉重生涯最好的結果。如果你有生命,你就能創造任何奇跡。我很快樂!”

龍清泉

龍清泉,男,苗族,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龍山縣人。北京奧運會中國奧運冠軍中僅有的幾個少數民族運動員。

“小哪吒”幫父親推板車

17年前,苗族小男孩龍清泉誕生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紅岩溪鎮紅岩村一個叫惹湖的土家小村落。由於母親懷他11個月,且出生腳手粗壯,十分有力,因此被稱為“小哪吒”。

惹湖是一個山清水秀的小村落。龍清泉一家人靠殺豬賣肉生活,在當地生活維持在一般水平。每天清早,龍清泉父母用板車推著豬肉到相距1裏左右的街上去賣,下午,父親賣完肉後,推著板車回來,從6歲起,放學回家時,他經常幫父親把板車推回家,一直推到他9歲被選到縣城業餘體校學習舉重時止。

從小,龍清泉身體強壯有力,活潑好動,常常在沙發上倒立;得到父親的讚許後,他心裏樂開了花。他從不挑食。家裏殺豬賣肉,為他吃葷菜創造了條件,但他更愛吃的是蔬菜。父親有時買來玩具,小龍清泉高興極了;但不一會兒,一個完好的玩具在他手上被拆得七零八散;接著,他又反複嚐試把玩具組裝好。

把自來水管當杠鈴

1999年3月,在龍山縣紅岩鎮中心小學讀四年級的龍清泉,被縣業餘體校舉重隊選中。不滿9歲的龍清泉便離開了父母,來到縣城進行舉重訓練。

每天清晨6點到7點半訓練一個半小時,放學後訓練2個小時,白天就到寄讀的縣實驗小學讀書學習。龍清泉是隊員中年齡最小、個頭最小的學生。他年齡最小,訓練十分刻苦,深受老師和教練的喜歡。當時,縣體育局的業餘體校條件十分簡陋,沒有場館,沒有舉重器材。開始訓練時,大家把竹管和廢棄的自來水管當杠鈴模仿練習。為增加重量,教練和隊員想辦法在竹管和自來水管裏填充沙石。這個期間的訓練,主要是進行體能訓練和舉重的一些基本技能訓練。龍清泉由於刻苦認真,悟性好,抓舉、挺舉中的收腰等基本要領完成得最好。每次提前完成訓練任務後,教練獎勵給他的是到旱冰場去溜冰;他一學就會,也是隊友中滑冰滑得最漂亮的一個。

2000年,龍清泉被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舉重基地選中,開始進入州體校進行專業化訓練,龍清泉訓練更加刻苦,成績進步很快。2002年,12歲的龍清泉參加了湖南省第九屆運動會男子丙組38公斤級的比賽。可是,他當時的體重隻有325公斤,達不到比賽最輕體重38公斤的要求,因此沒有資格參加正式比賽。但因為龍清泉的成績和發展前途被十分看好,因此破例允許參加了這一級別的測試賽,並取得了好成績,獲得了獎牌。這枚特殊的獎牌,增加了他的信心和勇氣。2004年8月,龍清泉在湘西州第十屆運動會男子48公斤級舉重比賽上,一舉奪得抓舉、挺舉和總成績3項金牌。

兩位局長資助生活費

正當龍清泉在舉重運動上取得優異的成績,為自己的未來充滿希望和信心時,家裏的生意清淡,當時的肉價低到10元錢可買到3斤肉的行情,家庭收入逐漸減少。這時,龍清泉父母決定出門,到安徽省宣城市涇縣打工。為了節約開支,父母在打工的地方自己種了菜、喂了雞,十分節儉地支撐龍清泉和全家的開支。

在州舉重基地訓練學習期間,龍清泉的生活費是最低標準的180元,另加每天隻有1元的零用錢。他知道父母掙錢不容易,沒有開口要多餘的錢,而是主動打掃訓練場館,把觀眾扔下的飲用水瓶收集起來當廢品賣;有時,龍清泉把撿廢舊範圍擴大到校外,得到了一點收入補貼開支缺口。

2006年底,外出打工4年的父母回家過年,與教練通電話後才知道龍清泉幾個月前就被選送到湖南省舉重中心訓練,兒子因集訓不回家過年。想到幾年來在外打工掙錢不多,不能給兒子提供多的資金,兩人感到愧疚,欠孩子太多。隨後,龍清泉從省隊往家裏打來電話,向爸媽報喜,被選送到省舉重中心;同時,告訴他們在省隊每月需900元的費用。這對每月收入不高的打工家庭來說,是承受不起的。這時,得知龍清泉家困難、無法承擔每月900元的費用時,縣體育局局長蔡隆輝和州局局長石健秋,把龍清泉作為一對一的資助對象,負擔了大部分生活費用,解決了後顧之憂,讓龍清泉可以安心地訓練。

“兒子,你要堅強點”

龍清泉深知能在省隊訓練的機會來之不易,訓練更加刻苦。在2006年9月湖南省第十屆運動會上,他參加了男子52公斤級的比賽,最終以255公斤的總成績高出第二名40公斤的優異成績獲得金牌,龍清泉也成了湖南省舉重隊的隊員。

2007年11月,龍清泉參加了在武漢舉行的全國舉重大賽,因缺乏大賽經驗,發揮失常,他無緣獎牌。龍清泉情緒低落,心理受到衝擊。

此時,電話那頭傳來母親安慰的聲音:“兒子,你要堅強點!”

龍清泉重新振作精神,一個星期後,參加了在重慶舉辦的全國男子舉重冠軍賽。他勇戰來自全國各地選手,以抓舉130公斤、挺舉156公斤和總成績286公斤的成績,奪得抓舉和總成績兩枚金牌。

2008年4月,在全國男子舉重錦標賽暨北京奧運選拔賽上,龍清泉在56公斤級比賽中成績優異,獲132公斤抓舉項目銀牌、160公斤獲挺舉金牌,以總成績292公斤獲得該級別金牌,並獲得參加北京奧運會的資格。

2008年7月24日,18歲的龍清泉入選中國奧運代表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