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冰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不僅在中國水利史上,而且在世界水利史上也占有光輝的一頁。它悠久的曆史舉世聞名,它設計之完備令人驚歎!我國古代興修了許多水利工程,其中頗為著名的還有芍陂、漳水渠、鄭國渠等,但都先後廢棄了。惟獨李冰創建的都江堰經久不衰,至今仍發揮著防洪灌溉和運輸等多種功能。
李冰為蜀地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人們永遠懷念他。兩千多年來,四川人民把李冰尊為“川主”。1974年,在都江堰樞紐工程中,發現了李冰的石像,其上題記:“故蜀郡李府郡諱冰”。這說明早在1800年前,李冰的業績已為人民所傳頌。近人對李冰的功績也極為讚賞。1955年,郭沫若到灌縣時,題詞:“李冰掘離堆,鑿鹽井,不僅嘉惠蜀人,實為中國二千多年前卓越之工程技術專家。”
扁鵲
一心為人們服務的醫生
一個真心為人民服務,對於人民真正有所貢獻的人,不管時間隔得多久,他總是不會被忘掉,而能夠得到人民的尊敬和懷念的。扁鵲就是這樣的一個人。
扁鵲是戰國時代的一個著名的醫生。他姓秦,名叫越人,是渤海郡邑(今河北任丘縣北州鎮)人。他的出身現在已無從查考,僅僅知道他青年時代曾經替貴族管理過客館。
客館裏有個常來的食客,叫長桑君,醫術很高明,扁鵲就拜他做老師。因為扁鵲決心要以醫術替人們解除疾病的痛苦,所以學習很努力。他除了學會長桑君的一套本領以外,還用心研究前人的醫學著作。他又善於總結人民群眾的實踐經驗,因而終於在醫學上達到了很高的成就,對我國醫學的發展作出了很多的貢獻。他把別人的病痛看作自己的病痛,常常深入民間,一絲不苟地為人治病。這使他在當時就博得了人們普遍的崇敬,人們把他比作傳說中的黃帝時候的神醫扁鵲,稱他做“扁鵲先生”。他原來的姓名秦越人,反被人忘掉了。後人還尊崇他為醫學的祖師,他的故鄉也被人稱為“藥王莊”。
傳統的診斷法的奠基人
我國醫學上的傳統的診斷疾病的方法——望(看氣色)、聞(聽聲音)、問(問病情)、切(按脈搏),是扁鵲首先根據前人的醫學經驗,結合他自己的實踐,加以條理化的。在這四種診斷方法之中,扁鵲特別擅長於望診和切診。相傳,那時候晉國的趙簡子,有一次病得很沉重,已經五天昏迷不醒了。趙簡子的家人十分惶恐,請扁鵲去給他診治。扁鵲按過趙簡子的脈搏以後,斷定趙簡子不會死。他給趙簡子配了藥,又紮了針,果然,不出三天,趙簡子就蘇醒過來了。扁鵲像
有一次,扁鵲路過虢國(今河南陝縣東南),聽說虢君的太子突然昏死了。他認為這事很可懷疑,要去看個究竟。當扁鵲跑到宮裏的時候,大臣們已在替太子辦理後事。扁鵲問明了太子怎樣昏死的情況以後,就仔細地察看。他發現太子還有微弱的呼吸,兩腿的內側還沒有全冷,因而斷定太子不是真死,而是得了“屍蹶病”(類似現代的假死),認為還有治好的希望。他就給太子紮針,太子果然醒了過來。扁鵲接著又在太子兩腋下施行熱敷,不一會,太子就能夠坐起來了。這不用說使得虢君萬分驚喜,他熱淚盈眶,向扁鵲作揖道謝。扁鵲臨走時還留下了藥方,虢太子按方服了二十多天的湯藥,便完全恢複了健康。任脈圖
這就是世代傳說的扁鵲起死回生的故事。因此,當時的人都把扁鵲當作神仙看待。但是扁鵲並不因此而驕傲,也不炫耀自己的本領,他說:不是我有什麼本領能夠把病人救活,而是病人本來就沒有死。
又有一次,扁鵲到了齊國,齊桓侯知道他有很高明的醫術,就熱誠地招待他。扁鵲見了齊桓侯,根據齊桓侯的氣色,斷定有病。他對齊桓侯說:你已經有病了,現在病還在淺表部位,如果不趕快醫治,就會加重起來。齊桓侯因為自己當時並沒有不舒服的感覺,所以不相信扁鵲的話,反以為扁鵲是想借此顯示自己的本領,博取名利。過了五天,扁鵲又看見了齊桓侯,觀察到齊桓侯的病已經進入血脈之間,再勸他趕快醫治。齊桓侯還是不聽。再過五天,扁鵲又告訴齊桓侯說:你的病已轉到了胃腸,如果再拖延不治,恐怕就無法挽救了。齊桓侯這一次不僅不聽,反而對扁鵲說:我起居同平時一樣,沒有什麼毛病,請你不要再嚕蘇了。又過了五天,扁鵲細看齊桓侯的氣色,知道他的病已經無法醫治了,於是一句話也不說就走開了。齊桓侯派人去問他為什麼走開,他說:病在淺表,可以用湯藥醫治;病到血脈,可以紮針醫治;病到內髒也還不是沒有辦法;可是現在齊桓侯的病已深入到骨髓,再沒有方法可以醫治,所以隻好退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