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惡臭之湯(1 / 2)

轉眼月餘。

這一月中又鬧出些話題。

卻原來是霍仲首先凝練真元補胎湯,命景嶽早晚浸泡。

此湯具有培元固本功效,正是世俗子弟修練之初,用來錘煉身體的良藥。燕淵國中修真門派多用此湯,其間差異不過是練湯的火候把握不同,材料卻基本無二。

但這真元補胎湯有一大特點,卻是味道惡臭無比,在燕淵國境內又被稱為閉氣湯,來表示其臭。這一回霍仲剛剛凝練此湯,東宮內外便一片惡臭,其湯煙聚而難散,味道持久不消。

最初僅在東宮附近,惹得皇宮上下人等議論紛紛。大家均知道太子追隨神仙國老人求學兩年,便閉宮不見人了,才兩日東宮中竟發出陣陣惡臭,都在私下猜測原因為何?

不用多時許多皇城百姓也聞到此惡臭,不知是天降什麼異象,主福主禍?有人言說可能是神光帝征伐域東蠻族不利之兆,也有人說是雪域之主可忍遣雪域大法師潛入施毒,人心惶惶,市井亂象四起,便有膽小的攜家出城逃命的。

神光帝在外用兵,皇城居然出此變故,影響著實不小。有人將此異像報至福妃及靖王景弘曆處。

福妃與景弘曆商量後,差人兩度要入宮求個究竟。來人距東宮十米處時,稟明來意。隔了一會兒,便聽宮內霍仲言道:“有言在先,太子閉門苦學,未經許可擅入東宮者,一概誅殺。”隨言自宮殿中一張信柬疾飛而出,來人一怕誅殺,二嫌惡臭,接了信柬自然調頭便回。

福妃與景弘曆接到霍仲信柬,信中言說他自己授命教導太子,唯恐力有不逮,辜負了神光帝的英明。幸好太子天資聰穎,有心更上層樓,遂發願自請閉宮修學,學若不成不見世人。他也對太子年紀輕輕居然有此遠大抱負,深以為喜,亦對福妃娘娘的信而不疑,感佩不已。說道自己必會竭盡全力教導好太子,回報泰慶皇朝。信末提及此間異味是他凝練丹藥所致,請宮中人等放心。事先未經告知,魯莽之處請福妃及靖王諒解。並附一方可解此味,告知用法。

方中言明,須太子東宮外四周立銅鼎三座,將置辦的一眾材料置於鼎中,泡水蒸煮,每日早晚各煮一次,每月朔時換取材料,如此周而複始,自可除卻惡臭。

景弘曆一麵出榜安民,一麵著人按霍仲所開方子置辦。

用了足足半天功夫才照方辦置妥當。說來有趣,霍仲方中並無香料異物,但卻發出陣陣香氣,不可抑止,蓋過了東宮中傳來惡臭。非但如此,這香氣芬芳怡人,持久而不濃烈,竟漸漸彌漫於整個皇城之中。朝中人便稱這無名方為香湯,泰慶皇城百姓都說此異象大吉,家家興高采烈。

其後歲月中,此方在泰慶朝廣為流傳,四域無不羨慕,都稱泰慶王國為芳香之國,傳為佳話。

這場小風波告終,福妃天性低調和善,也不以為意。但靖王景弘曆卻對霍仲此舉頗不以為然。但礙於霍仲身份特殊,也不好發作。

其實,這事本就是霍仲思慮不周導致,他明知真元補胎湯有味臭的特點,又早有衝抵氣味的辦法,便應先將方子告知皇宮中人辦妥再煉製補胎湯。若如此,又怎會鬧出這般大動靜。

這也原是霍仲畢竟是青蟒真身,以妖入道的原故。雖修持千年,終究未脫毛燥性急的本性所致。也難怪他本是丹華祖師門十大弟子中修煉時日最長的,但道行卻隻能列於十大弟子之末,距離金丹大道不知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