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九竅傳說(1 / 2)

景嶽本來有些心灰意冷,卻見霍仲說自己是什麼天生九竅,又麵露狂喜之色,頭腦中登時有些迷糊。

霍仲見景嶽麵上神情越發疑惑不解,也不想再賣關子,嗬嗬笑道:“徒兒莫急,聽我慢慢說。”示意景嶽坐下。

景嶽雖然著急聽霍仲講解天生九竅的掌故,但見師父喜滋滋地,不敢催促,隻好席地而坐,仔細聽師父娓娓道來。

原來,霍仲先前親自監督景嶽修練先天之氣卻幾度無功而返,心下著惱之餘,也確實對自己和這個天才徒兒產生了疑問,捫心自問是否高估了景嶽的資質。但始終無法說服自己相信景嶽其實是個修真草包。幾次三番思量之後,想起自己在雲遊四方時結交的一位名喚管智生的道友,號稱神仙博士,是個強聞博記之輩,於世上各類掌故知之甚多,心道不如向這位道友討教一下,景嶽修習先天之氣的怪象,究竟原因為何?再判斷一下景嶽是否具有修真的資質天份。

隨後霍仲叫景嶽自行修練後,便去尋訪管智生。

這管智生原是西方虯龍洞煉氣士,四百餘年修行成就道術奧妙,卻是天生胡鬧的性子。後因事得罪了西方帝釋天手下的掌燈二弟子莫須,不得不遠避風頭,遊曆四方。他本人是煉丹高手,且精於摸骨斷人命相,再兼性子有趣,故而能夠廣結善緣,著實是朋友滿天下。其實,那莫須在西方的名號是掌燈弟子,性情寬厚豁達。知道管智生的毛病,見他遠走避禍,也就隨他去了。

霍仲知道管智生遊曆四方、居無定所,便依上次作別時的約定,施展出陸地飛縱的法門,登上泰慶王朝境內最高峰虎嘯峰頂,至月上中天焚燒信香,連續三日。

這一夜,一位葛衣老者隨風而至。老者既矮且胖,須眉皆白,一雙小眼睛精光閃閃,卻沒有半點仙風道骨的樣子,正是那神仙博士管智生,哈哈笑道:“長亭一別,戚戚十載。今時霍兄信香相召,不知有何事教我啊?”雙手一握,十年老友別情,一刻消解。

二人盤膝坐下,寒喧幾句,說些別來的事項。

霍仲講到自己前年雲遊到木海朝時,聽說泰慶朝的太子身患異症,便隻身前往揭榜治病,因喜愛景嶽太子資質非凡,又經神光帝苦留,於是答允作太子師父。又言說自己練功露出真身不小心被景嶽所見,師徒二人坦誠相見,自己遂有了引領景嶽修真了道的意思。又講到浸泡補胎湯時見到景嶽高於常人的根骨,誰知修煉先天之氣初時順利,但每到初有成果時便覆於流水,連續反複多次。

聽得管智生一時笑、一時惑。

霍仲拱手道:“管道兄,你是這世上知名的神仙博士,於五方世界的各類事情所知甚詳。我老霍這一番焚香召喚,不為別的。就是想向道兄請教似我徒弟這般,是真天才還是假天才,這先天之氣修煉的異象又是因何而來?”

管智生撚須閉目沉思片刻,又問了一些景嶽的身世特征、日常表現。霍仲一一作答,見管智生問些問題淨全是沒關係的,也不知這老友是何意。但心知管智生絕非浪得虛名,問的問題奇特,自然有他的道理,於是耐著性子繼續聽。

又是思量一陣,管智生突然睜開雙眼,麵露喜色:“霍兄,若是我所想不差,你這徒弟恐怕就是舉世罕有的九竅之身,那可是萬中無一的修真奇材啊,這可教你撿了個大便宜。”

霍仲深知管智生素來詼諧,又愛胡鬧,聽他說自己什麼撿個大便宜之類,原就不以為意。但聽到管智生言說景嶽可能是天生九竅之身,不禁又喜又疑:“道兄,我也聽說過那天生九竅之身,但於其中細節了解不多。我徒兒習練先天之氣幾次三番都不成,你若說他是修真奇材,又是九竅之身,這可真把我說糊塗了。”

管智生笑道:“這也難怪你糊塗。要知這天生九竅之身世所罕有,據古籍《品道經》記載乃是修真了道的無上真身。修煉之時可取事半功倍之效,且絕少走火散氣之危。聽你說你這徒弟生來出奇,他母親感星辰有孕、他自己周歲即患移魂之症,修文習武無不進境神速。以上種種,便足以證明此子絕非平凡行格。”

見霍仲聽得迷惑,管智生又道:“其實隻是這些,還不能證明此子就是九竅之身。早有傳說,九竅之身不是世上品格,上應紫微宮,乃是天上帝子真身轉世。世人皆隻有七竅,而九竅之人則於眉心、天頂各多生一竅,眉心之竅主神視,天頂之竅主氣海修行,正因著他有九竅多於凡人兩竅,其周身陰陽五行對應,自也有異於常人,許多微妙處,我管博士也是所知不多。隻知道九竅之身的人修道,何止是金丹大道、白日飛升,其前途不可限量,因那形格本就不是世俗中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