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節 玉露仙湯福壽泉 (2 / 2)

那娘娘廟是座釋道合一的廟宇,前殿供奉著“三肖女”等九位女神,後殿則為佛祖釋加牟尼。康熙虔誠禮拜之後,廟內住持老僧又讓他抽了一簽,康熙爺抽了簽,卻認不得簽上的字,便請老僧指點。老和尚接過後看了一陣,隻說了八個字:

龍體安康

玉露神湯

康熙再問這八個字什麼意思時,那老和尚卻合掌閉目入定般不再開口,隨行官員要上前喝斥,卻被康熙攔住。

回到營地,康熙要大家解釋這八個字,官員們都以為這玉露神湯是入口的東西,就傳令尋覓。還是那位當地的小官員熟悉情況,馬上報告說當地有一眼神奇的熱泉被稱為湯泉。

康熙聞言大喜,隨行人員馬上趕到湯溝,在湯泉上搭起了大帳,請萬歲淋浴。康熙爺洗過之後,立時神清氣爽,精神煥發,什麼病都沒了。康熙一高興,就在唐三營多住了幾天,隻為多洗洗那熱湯泉。後來康熙爺感念娘娘廟和熱湯泉,便於康熙42年下旨由國庫出資對唐三營“娘娘廟”進行修善擴建,並禦筆親提“萬壽寺”三個字,製成金匾從京城運到唐三營,從此“娘娘廟”改稱“萬壽寺”。因為原本就靈驗,此時又受到皇封,所以“萬壽寺”一直香火鼎盛。成為清朝以來管轄古北口外唯一一座規製最高,規模最大的漢傳佛教主持寺廟。

至於熱湯泉,也被康熙親封“福壽泉”,原來也要起建行宮的,可康熙爺體恤民情,怕建起行宮百姓們就不能再去湯泉洗浴去病了,便命不得在“福壽泉”修建行宮,百姓們可以象以前一樣去洗浴熱泉,不過每次去圍場來回路過,萬歲爺還是要專用幾次“萬壽泉”。

時光如箭日月如梭,轉眼又到了民國後期日寇侵華,有個日本大官叫山本一郎的生了病,百藥莫醫,不知哪個漢奸向他推薦了“福壽泉”,山本一郎強打精神,坐飛機從東北趕來,留著一口氣,被日本兵抬進湯溝,放下了“福壽泉”。萬不料山本一郎剛一進泉,那熱乎乎的泉水立時就變得冰涼無比,山本一郎立時成了僵屍。

從此之後,玉露神湯“福壽泉”變成了一泉涼水。當時百姓們少了這眼神泉,不但求神的多了吃藥的多了,死的人更多了。百姓們去“福壽寺”求神佛保佑,讓神泉重熱,為百姓造福,住持和尚也叫大家抽了一簽,然後也報出了八個字:

太平盛世

玉泉神湯

於是人們就盼著太平盛世快快到來。盼啊盼,盼到了解放,有人發現“福壽泉”變溫了,到了改革開放之後,人們發現“福壽泉”更熱了,可以給當地百姓消災去病了。“福壽泉”緊鄰承圍旅遊公路,去壩上的遊人歸來途中都常常會在此住上一晚,洗洗神奇熱泉,去除旅途勞頓。

泡在那眼神奇的“福壽泉”中,遊人們一邊無比舒適地感受著熱泉的撫慰,一邊望著眼前清新如畫的山野美景,誰都會情不自禁地讚歎一句:

真是好山好水世外桃源啊!誰要投資在這修個療養院,那就真可以賽過神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