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2 / 2)

在總攻發起的時候,中野已經損失了兩萬多人,氣已不足,使用了華野的部隊和炮兵,解決了戰鬥。中野各縱隊:四、六、九縱比較充實,傷亡雖大,還能一直攻擊到底。三縱戰前是一萬六千人,一縱一萬七千人,二縱、十一縱都是一萬二三千人,包括所有人員在內。到最後巳經喪失了攻擊能力,但還是堅持到最後。以我們現有的炮火打這樣的仗,顯得太弱了。幸虧彈藥充足,補給及時,還虧了民工的支援。到底動員了多少民工?”

他問李達參謀長。李達參謀長說:“山東、河北之外,隻豫皖蘇三省計箅,出民工兩百八十萬人。永城、夏邑、宿縣是全民動員,男女老少全部投入。後方磨麵,碾米,照顧傷員形成了熱潮。群眾是夜以繼日。口號是傾家蕩產,支援前線,忍受一切艱難,克服一切困苦,爭取戰役的勝利。”

鄧小平政委感歎地說:“我們可以告慰中原父老的是,在黨中央、中央軍委和毛主席的領導指揮下,在人民全力支援下,取得了戰役的勝利。部隊在大規模攻堅作戰方麵過了一關,今年可以打過長江,使戰爭早日結束。孫中山先生主張實行‘訓政,沒有立即還政於民。蔣介石藉口‘國父遺訓,對人民訓起來無止無休,結果搞出一個法西斯獨裁專製。淮海戰役是人民的覺悟,人民的勝利。這是曆史的教訓。蔣家王朝暴露在人民麵前了!”九三蔣介石裝得氣勢洶洶、死不服氣的樣子,但是他的內心是空虛的,絕望的。他怎麼會想到有被趕出宮殿的這麼一天!他的耳邊好像驀地響起淒絕哀婉的《哀江南》的歌曲和輕輕的琵琶伴奏聲:橫白玉八根柱倒,墮紅泥半堵牆高。金陵玉殿鶯啼曉,秦淮水榭花開早,誰知遒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樓,哏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蔣介石的心一陣緊縮,不禁淚水充盈了眼睚。他把臉仰得髙高的,不讓淚水流出來。顧祝同走上來攙扶他,輕聲地說廣用‘和談拖住共產黨三到六個月的時間容我們緩過手來,立即著手在江南編練新的兵團……,蔣介石把胳膊稍稍從肋骨上離開,讓顧祝同把手插進來。他的嘴角看不出的抽動了幾下,臉卻板得死死的,像石頭一樣,沒有一絲血色。他凝視著前邊,好像什麼也沒有聽見,什麼也沒有看見。離開了南京,耳邊又響起了那淒絕哀婉的歌聲:殘山夢最真,舊境丟難掉。不信這輿圖換稿。九四劉伯承司令員和陳毅司令員乘坐車子,迎著溫暖的春日的陽光飛馳。春暖花開,大地泛漿,到處蒸騰著透明的地氣。車子飛馳過碾莊、大許家、陳官莊、雙堆集。一片戰場的殘骸,樹沒有了,房子沒有了,但是,麥苗青了,長高了,春風一吹,麥苗在彈坑和瓦礫之中輕輕地搖擺,撫摸著戰爭的創傷。桃枝肥了,蓓蕾張開了粉紅色的小口。這兩位老將軍每到一處,都從車子上下來,在戰場默默地巡視。

在小桃林跟前撫著桃枝,他們眼裏都閃著淚花。最後車子直奔蚌埠。總前委全體成員,鄧小平、劉伯承、陳毅、粟裕、譚震林都在場。地圖展開;一條寬寬的藍色的長江,從大別山腳邊流過,直下三吳,橫貫東西,割開中國大地。陳毅司令員用紅色鉛筆畫出四支粗壯的箭頭,東迄南通,西至浦口。劉司令員用筆在憲湖、安慶、馬當畫出三支粗壯的箭頭。鄧小平政委說:“好了,國民黨既然拒絕談判,那就按照毛主席和中央軍委的部署和命令,向江南進軍。早曰結束戰爭,解放全中國。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二日,開始渡江作戰。”

大軍前進。步兵、騎兵、重炮、坦克、卡車,逶迤百十裏長,向南挺進。

在軍隊的後麵,是以老大爺為首的人民大軍。紅旗招展,歌聲激揚。部隊唱著根據陳毅司令員的詩譜成的雄壯的歌子:旌旗南指大江邊,不盡洪流湧上天。直下金陵澄六合,萬方爭頌換人間。

一九七九年五月完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