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誰“招惹”乳腺癌?(1 / 2)

乳腺癌(mammary cancer)是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它是一種通常發生在乳房腺上皮組織,嚴重影響婦女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乳腺癌的發病率極高,居全球女性惡性腫瘤首位,一直以來,眾多女性為之困擾。那生活中有哪些因素是促使我們患乳腺癌的?對此,小編作了總結。

不可改變的危險因素:

1、性別

毋庸置疑,在男女性別中,雖然也有男性患乳腺癌,但女性的患病率遠遠高於男性。乳腺癌男性罕見,僅約1~2%的乳腺患者是男性。

2、年齡

乳腺癌的發病高峰期為40~60歲。但縱觀全世界,現在的發病年齡也日趨年輕化、低齡化。

3、家族史

研究發現,乳腺癌的發病與家族史有關。在相同生活條件下具有乳腺癌家族史的人更容易發生乳腺癌疾病;患者一級親屬(父母、子女、兄弟姐妹)患病危險性增加2-3倍,發病年齡也較常人提前;家族中超過一人患病更要警惕家族遺傳性乳腺癌。

4、種族

很多研究表明,白種人的乳腺癌發病率比黃種人要低,而黃種人的乳腺發病病率也比黑種人的發病率要低。

5、首次月經時間絕經時間

月經初潮時間越早,絕經時間越早,都會影響乳腺的正常生長,都有可能引起乳腺癌的發生,當然這不是決定性因素,是其中影響的因素之一。

6、接受過放射性治療

研究表明,接受過放射性治療的女性,比沒接受過放射性治療女性的發病率要高。常接受電離輻射、電磁輻射等的女性,發病率明顯高於一般女性。

可改變的危險因素

1、使用激素代替療法

女性特有的豐滿體態等均離不開雌激素的作用。很多人為了追求體態美,常常服用一些雌激素,甚至用激素代替治療。這些可能會暫時起到改善容貌的作用,但會影響到女性身體本身的平衡環境,影響乳腺的正常代謝,引起乳腺的病變。

2、飲食習慣

高脂高熱量低纖維飲食,大量攝入煎炸食品、快餐、零食甜食,粗糧蔬果攝入不足,這些都是影響乳腺增生的因素。

另外,研究表明,酗酒、吸煙也是引起乳腺癌發病的原因。在歐美國家,女性吸煙比例比中國的女性吸煙率高,她們的乳腺癌發病率也遠高於我國。

3、常久坐,缺乏運動

女性經常走路常運動會降低患乳腺癌的危險,而如果久坐工作,像長期在辦公司辦公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幾率要比從事戶外工作的高出很多。女性即使每周1.25~2.5小時的快走,也可降低18%患乳腺癌的風險,每周快走10個小時可以降低更多。這是因為,運動能減少體重和脂肪,體內雌激素的含量就會降低。

4、沒有生育小孩或者生育時間過完

不生育,晚生育,女性卵巢癌風險高。妊娠使育齡女性發生卵巢癌的機會逐漸降低。妊娠期間,女性卵巢會停止排卵,產後哺乳期卵巢也不排卵,因此一次生育可讓卵巢休養護一年多。相反,不孕會讓女性更易患卵巢癌。“不懷孕的女性每個月都會排卵,排卵會對卵巢造成一定的損傷,身體會產生新的細胞來修複受損部位,而新細胞在產生過程中很可能發生變異,出現癌變。

乳腺癌導火索就藏在我們身邊

近年來乳腺癌惡性發病數呈逐年增加之勢,成為全國惡性腫瘤發病率之最,因此增加應有的保健意識,已是不容置疑。事實上在患得乳腺癌的因素中隻有3%至5%屬於遺傳因素,大部分誘病原因是由於不良生活習慣所致。

夜班女性易患乳腺癌

人造光抑製了人體內褪黑激素的分泌,這種激素通常在黑夜時才會產生。人體內褪黑激素含量低,不僅會刺激乳腺癌細胞的生長,還會促使易導致乳腺癌的雌激素的分泌。丹麥哥本哈根癌症和疾病研究所的科學家研究得出上夜班的女性比其他女性患乳腺癌的可能性高出1倍半。而且,上夜班的時間越長,患乳腺癌的可能性就越大。科學家們還通過對女盲人的研究獲得了對以上理論的佐證。他們發現,女盲人患乳腺癌的概率比其他婦女低一半。這是由於盲人沒有光的感受,人造光因此也就不會影響她們體內褪黑激素的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