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1 / 3)

魔教的人物故事(轉載)

我為君憐———重溫《覆雨翻雲》之穀姿仙

“空穀幽蘭,飄逸多姿,淡雅如仙。”

白衣翩翩,似欲乘風;美目顧盼,觸目生情。一位上天的寵兒,一位溫雅的公主,一位善良的女子。她善解人意,矜持自重,乃天下無數男兒心目中願意與之廝守一生的添香紅袖。穀姿仙,一個讓人願用一生愛憐的可人兒。

然而,她卻是雙xiu公主,偏偏是那已經外強中幹的雙休府的公主。縱使心中千般無奈,萬般不願也不得不舍棄自身,隻為了那所謂的大義。雖有無數人的仰慕,但又有誰能真正了解一個女子內心!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江湖是無情的,這心雖不甘卻隻能認命的女子也準備迎接那必然的命運。然而,就在那個夜晚,在那個相親的聚會上,一個其貌不揚卻豪氣幹雲的男子卻突然出現了。以他絕世的氣概,睥睨群雄的武藝闖入了穀姿仙的心簾。不知道為什麼,她就知道了,知道他就是那個浪翻雲,那位傲世的劍客。無助的女孩見到這個讓她心動的男子如同看到了希望的曙光,看到了能讓自己的內心與肩上重擔二者得到平衡的希望。

涼月如眉,清波泛鱗;一葉扁舟,載浮其上;小舟之中,紅泥小壚;壚邊之人,皓腕凝霜。為了追求心中所愛,素來穩重的姿仙也不禁放下矜持,親烹野茶----隻為了得到那每個人都有權擁有的最平凡的愛戀。

淡淡風起,吹拂著姿仙的麵紗,薄薄的麵紗擋住了天上月兒的窺視,卻遮不住那絕世的容光,阻不了浪翻雲的目光。也許姿仙也並沒有想過要住擋住他的目光吧。浪翻雲看到了穀姿仙,看到了她那與惜惜絕同的臉龐。即使以他的定力也不由得癡了。他沒有想到,穀姿仙也沒有想到,也許這隻是老天開的一個玩笑罷了。而能把這當成玩笑的恐怕也隻有老天了。

“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難道此刻就此應驗了麼?在那一刻,浪翻雲緊閉的心靈又打開了一絲縫隙,他心動了,卻旋即又放棄了。他知道他隻是把眼前的女子當作了惜惜的再生,但她卻並非惜惜,他不能對她不公。穀姿仙也確實不是惜惜,因而她沒有完全放開一切留下浪翻雲。於是,一份本來可能的姻緣就此散了,隨著那東去的流水漸漸地消散了……愛一個人有錯麼?為何老天偏偏要如此作弄於人。一份愛才剛剛升起就馬上被扼殺了。為何別人都能追逐真愛,但自己卻沒有可能?誰說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那為何在姿仙晶瑩的淚珠潸然滑落時,連天上的月兒,輕拂的微風也在為她低聲歎息?正是“便作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

姿仙的心碎了,她已完全麻木,也不知道自己是怎樣回到雙xiu府的。心是碎了,但肩上的重擔卻依然還在,她不得不尋找著能與自己合體雙xiu的人,雖然即使能合修成功也並不能真正改變雙xiu府的命運。但是她顧不得了,哪怕沒有希望她也隻能這樣做,因為她是雙xiu公主,因為她不能辜負了母親的重托,因為她隻有不停地給自己施壓才能壓下心中那鑽心的痛,因為她還抱一絲希望----當浪翻雲聽聞雙xiu府的事後能趕來,哪怕結局依然是那麼殘忍,但能再見他一麵已滿足……

大婚臨近了,大戰也將要開始。蓮兒帶回了一個青年,那是“邪靈”厲若海的弟子風行烈。他是青年一輩中的俊彥,蓮兒也欲將自己與他湊成一對。但雖然風行烈絕對是一個足以令大多數女子心動的男子,可蓮兒又豈能明白自己的感情呢?想著想著,穀姿仙的心愈發亂了。

浪翻雲終於來了,雖然不知道有幾分是因為自己的原因,但即使隻有一絲一毫也就足夠了,穀姿仙的心中如同有一隻小鹿在亂蹦,紅著臉再次奉上了親自烹煮的野茶。她迎上了浪翻雲的目光,主動地迎了上去。浪翻雲的眼睛很清澈,如同平靜的大海包容著一切。從這樣的眼神中穀姿仙已經明白了自己與他是絕對不可能的了,但憑著女性敏銳的直覺她卻又從中捕捉到了一縷茫然與迷惑,縱然這並不能改變什麼,但是已經讓姿仙滿足了。愛他,又何必要真的zhan有他?

惡戰開始了,交戰激烈,足以震驚江湖。但穀姿仙沒有留意,即使他們都是在為了雙xiu府而戰。她的心中眼中隻有一個人的身影,那一縷彷徨的眼神依然在腦中不斷地盤旋。

“快扶他下去!”浪翻雲的聲音傳來喚醒了穀姿仙。隻見那個名為風行烈的男子已是麵如金紙,口角溢血,而浪翻雲正在逼向那似乎是敵人的一方。怎麼回事?穀姿仙還沒有回過神來。“姿仙,快!將行烈帶下去馬上用雙xiu之法為他療傷。”聽見他居然那麼親切地喚自己“姿仙”,穀姿仙的心霎時活了,但緊跟而來的那句話卻立刻將她整個打入穀底,完完全全地打碎了她的靈魂,永不超生!

“用雙xiu之法為風行烈療傷?”穀姿仙的心猶如正在被一刀刀地捅著,他難道不知道什麼是雙xiu之法嗎?不,他是知道的!可是他為什麼還要那樣吩咐?望著那為了雙xiu府迎戰而命在垂危的風行烈,她妥協了,她放任了肩上的重擔,任它們將自己的心打下去。哀莫大於心死。已經完全麻木的穀姿仙根本不知道後來發生了什麼事,憑著本能救了風行烈。一切都結束了,穀姿仙已死。縱使黃師後來將她和風行烈寫的情意綿綿,但那也隻是給穀姿仙這個可憐的女子一種無聊的慰藉罷了。試問:誰能在深深愛著一個人的時候又能輕易地講感情移交給另外一個人,而且還很恩愛,心無芥蒂?如果真能那樣的話,那人也不能稱其為人了。得不到最愛的人就找最愛自己的人?好像很正確,但你要記住愛情不是做生意,不存在“虧本與劃算”,除非你根本沒有愛過那個人,否則有時候即使用盡一生的光陰也難以抹去他(她)在你心中的刻痕!所以,穀姿仙注定是悲慘的,她的內心必定是充滿了悲情,可是還不得不強作歡顏。這才是真正的悲劇!她才是真正應該得到愛憐的人。

穀姿仙----我為君憐!(小詞一首,以寄吾心。)

螓首娥眉膚勝雪,

巧笑嫣然,

淡雅幽如月。

昨日撫琴金爐滅,

今宵紅袖添香夜。

江上扁舟如一葉,

皓月流螢,

纖手攬平野。

流水彷徨情若怯,

落花空歎人嗚咽。

----調寄《蝶戀花》

我如草般無法自拔--《覆雨翻雲》小記

作者:本來老六提交日期:2006-3-2712:23:00

都說情人都是老的好,書這個玩意也往往是舊歡能叫人念念不忘。譬如在黃易已經從武俠時代的驚喜逐漸變成武俠時代遺跡的今天,挑燈細看那曾鑼鼓喧天的熱鬧,也許會重逢那曾經有的細雨濕衣,閑花落地。

譬如這一部《覆雨翻雲》。

《覆雨翻雲》是一部野心不像《大唐雙龍傳》那麼明顯的書,商業手段無所不用之極:宮廷秘辛、江湖仇殺、情愛糾纏、兄弟情深,花團錦簇地一路寫來,好看足以令人“眼冒金星”,但千頭萬緒,值得推敲的不過是一縱一橫。橫過來一些人物如群山嶙峋,縱過來情節的衣扣一個個結牢,又一個個地鬆開。

一、“看人下菜”的人物創作

小說最怕的是“千人一麵”。所以金聖歎說《水滸》好就好在敢於“犯”,譬如前麵寫了一個**潘金蓮,後麵還敢再寫一個潘巧雲。打虎有武鬆和李逵前赴後繼,地方武裝除了一個祝家莊還有一個曾頭市,而《覆雨翻雲》裏更是“一犯再犯”,眼花繚亂之後,我們卻能感到曆曆如繪,一層層肉皮下麵還有一層層肉片。

就像人從來就不平等,哪怕隻是在書裏冒出來的人,哪怕是從寫書的人還是看書的人角度去“下菜”。有的濃墨重彩地叫人念念不忘,有的信筆點染而雁過無痕,但畢竟還是要這些人都聚在一起,才能捏得起來這個鬧哄哄的世界。

1.真實與幻想

1.1朱元璋(燕王)

除了乾隆,恐怕在皇帝裏有最多傳說的還是朱元璋,區別或許隻在前者的傳說是發生在登基之後,而後者在登基以前屬於“傳說發生高峰期”。寫這樣的皇帝拘泥於史實不免“死於言下”,戲說得太狠又令人哭笑不得。而在這部小說裏分寸還算拿捏得不錯:作為責任心和猜疑心都到了病態的耄耋老人,柔情似水和草菅人命都做得那麼咬牙切齒。麵對背棄自己的老友虛若無,拔刀相向的親骨肉朱棣,長街上散淡而立的浪翻雲,有的是氣魄,缺的也是氣魄。最後算是:“活得睥睨四海,死得幹淨利落。”我們看見了他,又不止一個他。

1.2虛若無

武俠書裏最難寫但也最決定格調的就是“背後的人”,這和“最壞的人”幾乎是對作者能力最殘酷的試金石甚至是照妖鏡。無論賣字的人怎麼不肯揭開最後一張底牌,在對這兩類人物的刻畫都將使作者的內心世界無所遁形。過得去就是千年老狐修煉成了正果,過不去就還是藏不住尾巴的山神廟。虛若無就是這種背後的人,在整個江湖的背後,在整個江山的背後。對朱元璋的洞若觀火,對韓柏的慧眼識寶,對年憐丹這種小醜的“輕描淡寫“,對裏赤媚的惺惺相惜,他一開口,事情就會發生變化,他一放手,局勢便鬥轉星移。熙熙攘攘,又有什麼不曾在他眼前流過的?.

這兩個曆史上一虛一實的人物給了整部小說一個虛幻的後景,前台又是怎樣的繁管雜弦呢?

2.黑榜十傑

2.1浪翻雲

與武俠小說的大部分人物不同,浪翻雲募地而來,戛然而止,幾乎麵對所有的事情都能迅速找到肯綮之處,用廣渡禪師開頭褒揚他劍法的話來形容他的為人處事也庶幾近乎:庖丁解牛,不外如是。而他之所以可以這樣遊刃有餘,是由於他對亡妻蝕骨的思念?還是他的那句:我的師父便是這浩瀚的洞庭湖。在滾滾波濤席卷之下,浪翻雲的目光到的不止是水的彼端,不止是在雲的彼端。

2.2封寒、曆若海、烈震北

翻開《覆雨翻雲》,眼睜睜看三座山拔地而起,又直愣愣看三座山都炸得粉碎。剛一刀砍出個封寒,就一槍挑出個曆若海,最後一針紮出個烈震北。他們是山,他們都是著了火的山最後掉進了海裏。

幫我找一下,我的刀想不起哪裏去了·封寒篇

如果說甫出場的封寒還是個為了武技不顧一切的人,當他遇見浪翻雲的時候,一戰之下,就那麼一個瞬間,他見識了有情那穿透無情的力量,原本該是頹唐萎靡的浪翻雲那麼地投入生命,覆雨劍或許在很多人的眼中的確黯淡了,但在自以為飽經風霜的封寒眼中卻顯得是那麼的奪目。其實,不用到禾鋤的午後,自那天他離開怒蛟島,那把刀早已不知所蹤。但他可以放得下自己的名利,卻放不下對朋友的渴望,對朋友的承諾。當得知戚長征身處險境,就那麼理所當然地把自己浪遊域外的美夢拋在一邊。趕過去,千山萬水地趕過去,不分晝夜地趕過去,長街之上長刀揮出之際,宛如向那看不見的遠方發出最後的嘶吼。當所有的敵人都無法抵抗時,因為背後有自己的承諾,流幹最後一滴血,無怨無悔。

作者:苑圈圈2006-11-3012:59回複此發言

--------------------------

2【轉貼】我如草般無法自拔--《覆雨翻雲》小記

燕子還會歸來,我最心愛的徒兒卻再也沒有回來·曆若海篇

如果要評黃易筆下最雄壯的男子,恐怕非曆若海莫屬。那個蝴蝶輕飛的殘夢,那種無論重來多少次都會粉身碎骨的宿命,隻要他是曆若海,隻要他還是曆若海,“馬似流星蹄踏燕,槍若蛟龍丈二紅”就會一遍一遍,至死方休...

《覆雨翻雲》的開篇是極其壓抑的,怒蛟島風雲稍霽,“絕天滅地”的魔師龐斑可以說是橫空出世。當風行烈滾下懸崖,當龐斑“仰首望天”,對著閃電和暴雨長笑狂喝:“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時候,便如慢慢長夜,雖然來勢緩慢,但卻無法阻擋。當我們跟著黃易倉皇地奔過十幾個章節,我們看到了龐斑的脫胎換骨。那個披發長嘯的還隻是魔王,靜靜地等待蝴蝶展翅的則是魔神了。此時的龐斑,誰於爭峰?

隻能是曆若海。

是為了光明正大救出心愛的徒兒賭一口氣?是自己的江山付諸東流而憤怒?還是那團在他心中始終燃燒著的雄雄烈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