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4.數來寶的表演

數來寶本來是流落於民間的乞丐要錢的一種手段,他們用兩個牛胯骨(內行叫“合扇”)上麵拴有十三個小鈴鐺(俗稱十三太保),頭上有兩個紅纓,敲打著念自己編的詞向商號要錢。他們站在門口左右都有規矩,分為“梭”家門和“李”家門,還有一種叫“梭李不靠”的。他們要錢非達到目的不走,如果商號態度不好或出口惡言,他們便編詞罵街,一定要給錢才走,是一種耍無賴的要錢方式。但他們都很聰明,能見到什麼就編什麼詞,雖然商家討厭他們,但得到多數旁聽人們的讚賞。商家給錢他們不用手接,而用牛胯骨去接,也有用“節子”板(即七塊竹板)的,要錢的方法和唱的詞句也相同。戴少甫演出即用“節子”板伴奏。戴少甫吸收了這種民間“藝術”,經過他加工整理,改編成適合相聲的形式,充實了內容,增添了許多“包袱”,也淘汰了許多粗俗不健康的詞句,使數來寶獲得了新的藝術生命。在演出時先和副手於俊波扮成一男一女,入活後戴扮數來寶要飯的,於俊波作商號掌櫃的,這樣,在矛盾互相衝突和發展中達到了藝術的高潮。

他們開頭是這樣的詞:

男:老婆子跟我走,千萬別給我丟了醜。

女:老頭子你放心,奴家可不是那樣人。

男:老婆子別誇口,三毛大洋就跟著人家走。

女:(白)三毛錢?你把我看的太賤啦,怎麼也得三塊五塊的。

這算是一個“瓢把兒”,下麵就是正文。“甲”代表乞丐,“乙”代表商號大掌櫃,摘錄幾段詞作為參考,其詞如下:

甲:(數)數來寶,進街來,一街兩巷好買賣。也有買,也有賣,俐俐拉拉掛招牌。金招牌,銀招牌,大掌櫃的發了財。你發財,我沾光,你吃糨的我喝湯。(接奉承話)一拜君,一拜臣,二拜掌櫃的大量人。人量大,海量寬,劉備大量坐西川。西川坐下漢劉備,保駕全憑三千歲。人又高,馬又大,臉膛黑胡子乍,大喝一聲橋折下。夏侯傑,掉下馬,曹操一見害了怕。

乙:(白)我這買賣你要不著。

甲:(數)不是傻子不害臊,什麼買賣我都要。隻要你有仨字號,傻子我就要得著。

乙:(白)我這兒開的是棺材鋪。

甲:(數)打竹板,邁大步,眼前來到棺材鋪,你這棺材真是好,買一大送一小……。

乙:(白)沒有這麼送的。

甲:(接數)你這棺材真是好,一頭大一頭小,裝上死人跑不了,裝上活人還受不了。

乙:(白)我這兒是煤油莊。

甲:(數)打竹板,響叮當,眼前來到煤油莊,掌櫃的煤油真是多,淨管點燈不管喝。傻子有點不服氣兒,喝了一口不是味兒。大掌櫃你信不信,喝了煤油準出殯。

乙:我這兒不是煤油莊,是理發館。

甲:(數)打竹板,往前趕,眼前來到理發館,先拜羅祖,後拜你,你是羅祖的大徒弟。男剃左,女剃右,僧道兩家剃前後。先刮臉,後掃眉,剃完還打五花錘,先敲肩,後敲背,起個名子叫“放睡”。

乙:我這兒是切麵鋪。

甲:(數)打竹板,邁大步,眼前來到切麵鋪。切麵鋪,耍大刀,生日滿月用得著。要說麵麵,淨說麵,和出來一個蛋,擀出來一大片,切出來一條線,煮在鍋裏,團團轉,盛在碗裏蓮花瓣,一個人,吃半斤,三個人吃斤半,大掌櫃的你算一算,算不過來真混蛋。

乙:我這兒是澡堂子。

甲:(數)打竹板,響叮當,眼前來到洗澡堂,你這澡堂真衛生,真正數來寶

是開水白糖凍成冰。

乙:什麼?

甲:(白)錯啦!串了詞兒啦!

乙:還得說澡堂子。

甲:(數)你這澡堂真衛生,池子又深水又清。先洗澡,後搓背,洗完還有毛巾被。毛巾被,真是強,不能圍在腦袋上。

乙:這回我是賣冰棍的。

甲:(數)打竹板,真有趣,大掌櫃的賣冰棍。你這冰棍真衛生,真正是開水白糖凍的冰。吃完冰棍把茶沏,喝了一定準拉稀!

乙:你數來寶的有多少寶。

甲:(數)要說寶,淨說寶,寶字丟了寶字找,不知找好找不好。打登州,秦叔寶,三下南唐高俊寶……關東城,三宗寶,人參貂皮烏拉草;保定府,三宗寶,鐵球麵醬春不老;天津衛,三宗寶,鼓樓炮台鈴鐺閣……傻子也有三宗寶,破棉褲,破棉襖,虱子虼子真不少。

乙:你要了半天我不是掌櫃的。

甲:裏推外,外推裏,大掌櫃的就是你。早知道要錢這麼難,不如回家種莊田。早知要錢這麼費勁,不如回家揀大糞。揀大糞味不好,這才學會了數來寶。

乙:你再不走我插門啦!

甲:(數)唏哩哩,嘩啦啦,大掌櫃的把門插。夜晚插門防賊盜,白天插門幹什嗎?大掌櫃的插上了門,莫非你們家死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