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布赫瓦爾德
一天,我從兒子的房間門口經過,聽見兒子正在打字。
“想寫點什麼呢?”我問他。
“正在寫回憶錄,描述做你的兒子的感受。”
聽了他的話,我心裏甜絲絲的:“寫吧,但願在書中我的形象不壞。”
“放心吧,錯不了!”他說,“嗨,爸爸,商量件事。你把我關進牛棚,用你的皮帶抽我,像這樣的事,我應該在書中寫幾次啊?”
這使我愕然道:“我從未把你關進牛棚,也沒有用皮帶抽你啊!再說,我們家壓根兒就沒有牛棚。”
“我的編輯說,要想使書有銷路,我應該描述諸如此類的事:當我做錯事的時候,你狠狠地揍我,繼而又把我關進廁所。”
“可我從來沒有把你關起來啊!”
“那是事實。但編輯指望我的故事能使讀者大開眼界,就像加裏·克羅斯比和克裏斯蒂娜·克勞索德寫的關於他們父母的故事那樣。他認為讀者想了解你的私生活——你的廬山真麵目。現在兒輩們都在寫這方麵的書,而且都是暢銷書。假如我也把你描述成一個墮落的父親,你不會反對吧?”
“你一定要這樣做嗎?”
“是的,必須如此。我已經預支了一萬美元,他們的條件是我必須揭露你的隱私。你可以讀一讀我寫的第二章。內容嘛,是你在一次演講會上鬧出了大笑話,會後你酩酊大醉地回到家中,把我們所有人都從床上轟了起來,逼著我們刷地板。”
“你知道得很清楚,我從來沒有這麼幹過!”
“哎呀,我的爸爸!這隻不過是一本書,我的編輯喜歡這樣的書。第三章最合他的意了。那一章中,你對母親拳打腳踢,大耍威風。”
“什麼?我揍了你母親?”
“我並不是說你真的傷害了母親。不過,我還寫了我們幾個小孩慣於藏在毛毯底下,這樣我們就聽不到母親挨打時那種聲嘶力竭的叫聲了。”
“天哪,我從未打過你母親啊!”
“可我不能這麼照搬事實。編輯說過,成年人是不會花十五六美元去買《桑尼布魯克農場的麗貝卡》的。”
“好吧,就算我用皮帶抽了你,揍了你母親,除此我還做了些什麼?”
“對了,我正在第四章中寫你拈花惹草的事呢!假如我寫你常在淩晨三點鍾把那些歌舞女郎領進家門,你說人們會不會相信?”
“我敢肯定,人們會相信的。但即使這是一本暢銷書,難道你不認為這太離譜了嗎?”
“這是我的編輯的主意。平時,你沒有粗暴待人的惡名聲,這樣一寫,讀者才會真正感到驚奇、刺激。對你不會有什麼損害的。”
“對你是沒什麼損害,但對我卻如同下地獄了!”我再也按捺不住,衝他吼叫起來,“那我究竟做了點好事沒有?”
“有。其中有一章我特別寫到你為我買了第一輛自行車,但編輯讓我刪去了,因為我也寫了聖誕節的事。那次,我跟你頂嘴,氣得你把一碗土豆泥統統扣在我的腦門上。編輯說這樣的兩碼事寫在一起會把讀者搞糊塗的。”
“那你為什麼不寫僅僅因為你數學考試得了良好,我就用冷水把你從頭淋到腳?”
“你說得好。那我就這樣寫:一次我得肺炎住院,你這個當爸爸的甚至連看都不看我。”
“看來你是想把你的父親以一萬美元出賣了?”
“不僅是為了錢。編輯說如果我把一切都捅出去,那就連巴巴拉·瓦爾德斯都會在他主持的電視節目裏采訪我,那時我就再也不用依靠你來生活了。”
“好吧,如果這本書真會帶給你那麼多的好處,你就幹下去吧。要我幫忙嗎?”
“太好了,就一件事:你能不能給我買一台文字加工機?如果我能提高打字的速度,這本書就能在聖誕節前脫稿。一旦我的代理人把這本書的版權賣給電影製片商,我就立即把錢還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