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鼎白宮(1)
勇氣是人類最重要的一種特質,倘若有了勇氣,人類其他的特質自然也就具備了。勇敢是與深思和決斷為伍的。——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羅斯福問鼎白宮當選第三十二屆總統
1932年1月23日,羅斯福正式宣布他已作了競爭民主黨總統提名的候選人。
共和黨推不出新的候選人,仍由剛任職期滿的總統胡佛競選。在民主黨角逐提名的幾個人中,羅斯福年資最淺,但他從1930年連任州長後,順應民心,政績卓著,無人能與之相比。
早在羅斯福1930年州長選舉的全麵勝利後,就立即開始了爭取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的提名活動。在他進入州政府那天,受到5000名群眾冒雨夾道歡迎,群眾向他高呼:“我們的下一任總統!”
羅斯福在1932年的全國各地巡回演說,充分地施展了自己日益純熟的演說技巧。他以讚美農村生活的種種優點,刻意顯示自己同樣具備那種以農村為背景的美國鄉紳的貴族氣派的方式來迎合農場主;他把增加工人補助、減少勞工限製、擴大失業救濟等內容充實到施政綱領中,以贏得城市選民的好感。他在奧爾巴尼當麵訓斥聲名狼藉的紐約市市長,以此表白自己並非同坦慕尼不法分子是一路貨色。他比對手們更加強有力地議論大蕭條及其給國家帶來的經濟磨難,發出強有力的呼聲:
我們國家需要的——如果我沒有把它的特征看錯的話——而且也是它所需要的,是大膽的、堅持不懈的實驗。
羅斯福在1932年的巡回演說競選中總共發表了16次重要長篇演說和67次短篇演說。作為一名競選老手,他依舊針對所在地的具體情況把每一篇演說內容限定於一個重要的問題。這樣,他就等於費盡心力地談到了各種不同主題:關稅政策、農業計劃、公用事業、財政公開、管製證券經營、消除貧困等。
羅斯福的這些巡回演說非常有策略,他在很多問題上並不單刀直入地明確表態,而是盡量多留些餘地,以便使自己處於不易受攻擊的穩固位置。但是,所有的演說都貫穿著這樣一根紅線,即通過抨擊胡佛政府來強調改變現狀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現在,聲譽鵲起的羅斯福州長經過一年巧妙地籌備,已經處於較為有利的地位。因此,羅斯福順利地獲得了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的提名。
按照傳統的做法,被提名的總統候選人要等待幾個星期,聽候黨的委員會給他送來提名的正式通知書。但羅斯福決心打破這虛偽而愚蠢的傳統。
羅斯福一得到消息,便立即出發前往芝加哥,徑直被輪椅推上大會講台,向與會代表,同時也向全國大約有一千萬簇擁在收音機旁的聽眾,發表了字斟句酌的“充滿希望”的講話。他說:
你們已經提名我,而我也知道這件事,我現在到這裏來就是感謝你們給予我的榮譽。讓這件事也作為一種象征,表明我這樣做就是打破傳統。讓打破愚蠢的傳統成為我們黨今後的任務。
這篇演講的主旨是向威爾遜總統致敬,並指出作為一個自由主義的進步政黨在曆史上應起的作用。接著他回顧了美國的經濟繁榮和隨後的危機,以及共和黨政府在應付危機方麵的無能,他簡要地告訴人們他準備為渡過危機做些什麼。
這不是通常那種有意引得代表們拍手叫好的鼓動性演說,而是對形勢的分析和將要采取的解決方案的概述。
羅斯福在演說中所講的一句話,給美國千千萬萬人帶來了希望:
我向你們起誓,也為自己立下誓言,我保證為美國人民實行新政。
最後,羅斯福宣布:“競選於今晚22時開始!”
在美國,總統競選不僅僅是政治實力的較量,也是政治技巧的表演。候選人不僅要提出能夠吸引選民的施政綱領,而且要通過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塑造良好的政治家的形象。
羅斯福為此做了精心的準備,他組織了兩套競選班子:一個是設在巴爾的摩的政治班子,專門負責經費的籌措,演講的安排,由路易斯·豪和吉姆·法尼領導;另一個是緊隨羅斯福左右的顧問班子,其任務是起草演講稿和製訂具體計劃,他們是出謀劃策者。
隨著競選的逐步展開,顧問班子也越來越龐大。除了早就成為羅斯福私人顧問的哥倫比亞經濟學教授雷蒙德·莫利、雷克斯福特·特格威爾、阿道夫·伯利以及司法專家薩姆·羅森曼等人外,又增添了一批新的專家,其中有農場問題專家亨利·華萊士、烈性子軍人休·約翰遜將軍、銀行家威廉·伍丁、鐵路專家約瑟夫·伊斯景、勞工問題專家唐納德·裏奇伯格、關稅專家詹姆斯·貝爾納斯,另外還有參議員基皮特曼、眾議員科德爾·赫爾等。
羅斯福對自己的競選班子十分信任,因為他早就受惠於他的顧問,在爭取總統候選人提名的演講中所使用的新詞彙如“新政”、“處在經濟金字塔底層被遺忘的人們”等,就是他們的傑作。這些詞彙的使用,使羅斯福在下層社會中成為眾望所歸的人物。
但是羅斯福一開始沒有給這個顧問班子找到適合名稱,他一再戲謔稱它為“樞密院”,這使顧問班子的頭頭莫利感到非常害怕。
莫利擔心,這個帶有帝王色彩的字眼一旦被反對派抓住,就會大做文章。直到路易斯·豪起了一個更好聽的名字“智囊團”,莫利才鬆了一口氣。
在競選中,智囊團為羅斯福起草了每一篇講演稿,彌補了羅斯福專業知識的不足,也大大減輕了羅斯福的體力和腦力的負擔,使得本來令人疲憊的競選跋涉成了輕鬆愉快的長途旅行。
更重要的是,智囊團的成員以後都成了羅斯福新政的實際製定者和積極推行者。新政的具體措施,都是他們根據羅斯福總的哲學思想提出來的。
羅斯福也十分擅長進行政治宣傳。他能在每天演講20次,每24小時結交1000個朋友。
每當競選列車停下,哪怕是停在沙漠中的貯水箱旁,他也要綁起他的支架,走到月台上和歡呼的少數群眾說句話或開個玩笑,這就是他的生活,他的娛樂。
通過一次次的演講,一次次地和選民握手寒暄,羅斯福把他的思想、目標、施政方針明確無誤地昭示給公眾。他的演說在某種意義上成了新政的經典性憲章,沒有一個聽過演講的人會對以後事態的發展感到意外。
沿途他所看到的經濟危機後的景象使他大為震驚,情況比他想象的還要糟。到處是失業的人群,到處是等待救濟的饑民。
他說:“我觀察過千千萬萬個美國人的臉孔,他們露出了迷路兒童似的驚惶之色。”
羅斯福因此回憶起了停戰後的歐洲,像是又看見了飽受戰爭災難奴役的人們,從而更加激起了他對共和黨政府的不滿。
他曾用四句話概括了他對胡佛政府的批評:第一,它通過錯誤的經濟政策鼓勵了投機活動和過剩生產。第二,它企圖盡量縮小大崩潰的含義,使人民認識不到其嚴重性。第三,它把大崩潰的根源錯誤地歸罪於世界上其他國家。第四,它拒絕承認和改正自己給國內帶來的不幸,它遲遲不進行救濟;它忘記了進行改革。
同羅斯福有聲有色的競選活動相比,胡佛的競選黯然失色。他四年的總統履曆已讓選民看清了他的“富人代表”的麵目,現在他也拿不出什麼新貨色,隻能拿羅斯福的殘疾作文章。
共和黨人散布謠言說,小兒麻痹症會損傷大腦,影響正常思維,而且據羅斯福的醫生喬治·德雷伯講,“羅斯福已發了瘋,六個月內就將死去”。然而這個彌天大謊隻需德雷伯醫生一個小小的聲明就被徹底揭穿。
這場競選戲劇沒有給它的結局留下任何懸念,它事先就作出了羅斯福將獲勝的結論。選舉的結果是:羅斯福得票2280萬張,胡佛1575萬張。在48個州的選舉人中,羅斯福贏得42個州,共472張,而胡佛隻得到6個州的59張選票。這是1860年林肯以212票對21票之比擊敗麥克萊倫以來,美國競選史上第二個懸殊的比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