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高強度工作的創業期走過來,趙炳賢不得不開始考慮健康這個問題。以前的趙炳賢會因為工作而犧牲健康,而今天的趙炳賢則把健康與事業看得同等重要。度過焦頭爛額的草創日子,趙炳賢終於鬆了一口氣。然而,他也意識到了,經營企業其實是一件很長遠的事情。健康不僅對自己重要,而且對企業也很重要。沒有一個清醒的腦子,你永遠無法做出正確的決定。趙炳賢漸漸地學會投資健康了,該工作的時候工作,該休息的時候休息,該鍛煉的時候鍛煉。從1998年開始,趙炳賢選中了網球這項運動。由於時間占用不多、運動量大、不受氣候影響,他便一直堅持打下來。說到水平,他自認為是“在類似的人中打得比較好了”。
趙炳賢是一個讓人感覺平和而質樸的人。他的企業有著很獨特的文化:吃虧是福。在他眼裏,人應該把很多東西看淡一點:總想著獲取某種利益而斤斤計較,這樣的工作與生活又有何意義;而誠實勤奮的人則最終會獲得應有的回報。趙炳賢曾經說過:“人的工作、投資、追求的目標都是一種快樂。對於我們來說,生命的快樂是非常重要的。我們的投資往往是我們喜歡的項目、喜歡的人員和喜歡的方式,因而投資得非常舒暢。我寧可少賺一些,也要多一點快樂。”也許,正是這樣一種淡泊清醒的心態,讓著有《資本運營論》的趙炳賢在資本市場上始終走得如此從容。
球“道”即人“道”
——林波(惠普廣州分公司總經理)
林波有很多被稱之為“瘋狂”的紀錄:2000年的國慶期間,攜伴前往泰國專程打球,6天打了7場球;2000年底去美國過聖誕節,逗留美國16天,共打9場球,並親自駕車前往美國最尊貴的圓石灘球場“朝聖”。1999年,在美國惠普總部工作的3個月,讓林波真正全方位地接觸了惠普的企業文化,感悟到生命的重要:如果沒有健康,家庭、事業都成泡影。林波毅然告別跟隨他10年的香煙,開始培養健康的生活習慣。從美國回來,林波給自己帶了一套HONMA球杆,下決心學好高爾夫。那個時候,在冬季封場之前,林波每天早晨都要去附近的一家球場打9個洞。然後,洗個澡,換上幹淨的衣裳,再去上班。這個習慣他堅持了很久。
那段時間,頭痛發燒的戒煙症狀慢慢消失,每天都覺得自己充滿朝氣。球場開闊的自然風景令人心境豁達平和,也給人靜靜思考的空間。林波覺得,球“道”即人“道”。打高爾夫球能培養性情,甚至能培養某種思維方式。總之,打高爾夫打出了林波如今健康平穩的精神狀態。林波經常把打球的心得分享給下屬,提醒自己和同事,做事為人必須保持平常心。“永遠不要讓自己過去的成功和失敗成為未來成長的障礙。高爾夫藝術能教會你忘記前一杆的得與失,不會為過去的表現背心理包袱,而導致下一次揮杆縮手縮腳。”
對於林波來說,打高爾夫是一種愉快的休閑方式,“多打一杆身體健康,少打一杆心情愉快”,沒有功利心的揮杆總是打得很漂亮。也許,這就是林波所理解和追求的最為健康的競技狀態。
統籌健康
——施少斌(羊城藥業總經理)
企業家應該是一個精明的投資者和有效的統籌者。談及健康的心得,施少斌顯示出同樣的能力。施少斌一直相信,利潤是企業的效率,健康是身體的效率。管理健康如同管理企業,要善於管理自己的時間,要善於分清輕重緩急,要善於分權授權。“你要為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做出安排:什麼事情是你要親自過問的,什麼事情是你現在非做不可的,什麼時候要休息,什麼時候要鍛煉,什麼時候出去旅遊,什麼時候和家人在一起。”
施少斌時常以華羅庚為楷模,運用他的那一套統籌方法把自己的生活規劃得井井有條。甚至在辦公室裏,施少斌也能擠時間散步、做體操。他在休閑娛樂時,也是動靜結合,一會兒踢足球,一會兒打橋牌。一個企業家的文化就是企業的文化,企業家的風格與觀念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屬下。施少斌自然深諳此道:“我時刻提醒自己,我就是企業的表率。”他很喜歡約上同事一起爬山,既是體育鍛煉,也是溝通交流。一天下來,施少斌已經與屬下無所不談。在羊城藥業的企業文化中,有這樣一條:做享受生活的新人類。施少斌說,他自己是一個珍惜健康、熱愛生命、注重家庭的人,他也希望能夠在企業文化中傳播這樣的價值理念。施少斌為羊城藥業確立了兩個目標:一個星期隻上四天班,提高工作效率,騰出時間讓員工放鬆、學習和互相溝通;一個星期發一次工資,鼓勵員工改善生活、注重健康並盡情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