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做人也一樣,人活不輸。“上善若水”是老子《道德經》裏麵的一句至理名言。因為水的善變而無形,所以它是永遠的強者,水的智慧是非柔即剛,以剛克柔,以柔克剛的人生大智慧。對於我們每個人也是一樣,我們應該懂得調適自己是最重要的,在不同的環境中應該應用不同的方法去適應,這樣你才能做到得心應手。
靈活做人,能收能放,能屈能伸,無招勝有招,無形勝有形。這是做人的至高境界。
1.唾沫淹不死人,別讓世俗捆住手腳
不要讓世俗的“應該”標準左右你的認識,否則你就放棄了自我選擇的自由,從而讓外界因素控製了自己。在人生的舞台上,主角的角色隻能自己扮演。
楊麗30多歲,得了一種肥胖症。當她去看醫生時,一坐下來就開始抱怨,她的體重之所以總是過高,是因為新陳代謝功能不太好,小時母親總是要她多吃好長身體。如今她還是吃得很多,因為丈夫不照顧她,而孩子也不為她著想。她還抱怨,為了減肥,她已經嚐試了各種方法——節食、吃減肥藥、參加各種減肥訓練等,甚至還采用了占星術。但都未收到什麼效果,她最後沒有別的辦法,隻好求助於心理療法。
在她看來,不能減肥的原因是顯而易見的——每一個人、每一件事都在與她作對,包括她的母親、丈夫、孩子、自己的身體。很顯然,她是一個典型的被外界控製型的人。在她看來,使她發胖的是自己的母親、丈夫、孩子,以及自己身體上某些無法控製的原因,這一切與她在某時某刻大吃某種食品是毫無關係的。同她對於這一問題的認識一樣,她在努力解決這一問題時,注意力也側重於外界。她並沒有認識到自己過去選擇了過度飲食,而要降低體重就必須學會做出新的抉擇。
經過心理醫生幾個星期的詢診之後,她逐步認識到了自身的問題——她之所以精神不愉快、體重偏高,這都是自己選擇的結果,並不是他人造成的。她承認自己經常吃得太多,同時又很少進行體育鍛煉。她做出的第一個決定便是實行嚴格自我克製。此外,她還改變了自己對母親的看法,原先她總以為是母親在控製她的生活,要她多吃多喝,這有礙於她的積極生活。後來,她認識到,母親並沒有控製她,她願意何時去看望母親就何時去,而不必非要遵守母親指定的時間;同樣,即使母親叫她吃塊巧克力,她也並不一定非吃不可。最後,她終於認識到,心理醫生也無法幫她減肥,唯一的辦法隻有靠她自己。
宿命論者以及相信運氣的人都屬於外界控製型。有些人以為,人的一生是由命運預先安排的,自己隻能聽天由命地生活。如果你屬於這一類,你在很多方麵都可能受到一些約束,以致在生活中總是謹小慎微,不敢有半點出格。
如果你不衝破外界因素的控製,或者總是認為外界因素在控製著你,你就不可能真正地生活,不可能有所作為。真正的生活並不意味著要消除生活中的所有問題,而意味著將外界控製轉變為內在控製,這樣,你就要對自己感受到的每一種情感負責。你不是一個機器人,無須依據他人製訂的各種莫名其妙的程序,糊裏糊塗地度過自己的一生。你應該更為嚴格地審視這些條條框框,逐步控製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為。
1999年8月,湖南省華容縣一中的肖喆如願收到了北京大學的錄取通知書。拆開看時,一貫堅強的肖喆卻蒙了,哭了。肖媽媽有些難受,手足無措地安慰著兒子,是她瞞著肖喆改填了他的誌願。肖喆那年考了659分,可以任意選擇大學和專業。肖媽媽聽說電子計算機是最有前途的專業,於是把兒子填報的北大生命科學院改成了北大無線電電子學係。
知道事情的原委後,肖喆扔了通知書,一臉鄭重地說要複讀,臨近北大開學的前幾天,他仍然不改初衷。家裏的人都慌了,姑姑、舅舅、所有能夠發動的親戚都來做他的工作,肖媽媽甚至哭著央求他。肖喆終於被軟化了,準備北上。
那年的北大依然美麗,柳枝輕曳,水波粼粼,未名湖邊都是年輕而興奮的麵孔,隻有肖喆無心欣賞,隻想著一件事情:要轉係到生命科學院。
肖喆的低調引起了係裏老師的注意,老師得知他的心願,笑著安慰他,北大的電子係全國聞名,你學的專業除了清華大學之外沒有學校可比!由於某些原因,肖喆轉係的願望並沒有實現。他變得悶悶不樂,情緒消沉。老師安慰他說:“你畢業後,絕對能找一份好工作!”
可是,他滿足的並不僅僅是一份好工作。經過慎重考慮,2001年6月10日,他決定了:退學。
肖喆決心已定,但是該怎麼向父母開口?他們又怎麼能夠答應呢?肖喆顧慮重重,但是退學的想法已在心裏生根,每天折磨得他不能入睡。接連幾天的失眠後,肖喆終於拿起了電話。
“我想退學。”
四個字說出口,那邊拿著話筒的爸爸慌了,半天沒有說話。接著他聽到了媽媽哽咽的聲音:“孩子,這是何苦呢,你可是在北大啊。”
肖喆心軟了,改口說:“我是在說著玩兒呢。”放下電話後他左思右想,還是拿筆給家裏寫了一封長信,信中詳盡地述說了自己在北大度日如年的近況,也說了對未來的打算,再選擇一次。
父母最終答應他退學了,肖喆從箱子裏拿出早已寫好的退學申請書,跑到院係領導辦公室。負責的老師不能置信,當即給肖喆的家裏打電話,希望肖喆的父母為孩子的將來考慮,勸其放棄退學。當然,這一切都不能阻止肖喆,老師隻能惋惜地替他辦了離校手續。
肖喆的意外退學在整個華容小縣引起了種種猜測,有人說肖喆在大學裏成績不合格,有人說肖喆是違反了校規被開除了,最離譜的,有人說肖喆可能有精神障礙。
肖喆從北大退學時,特意請求相關的負責老師寫了張說明:“根據我們了解,肖喆同學退學主要是個人選擇……該生在學校期間沒有任何違紀行為,特此說明。”
不可能每天拿著證明去解釋去澄清。麵對流言蜚語,最有力的是沉默,讓鐵一般的事實為自己說話。父母為自己的事情夠操心了,肖喆不能讓他們蒙羞。
肖喆一直珍藏著一本書,《漂流的太陽》,是優秀的北大人的自白。他已經看過四五遍了,雖然仍懷念著北大那個未圓的夢,但他堅信明天會更精彩。
他現在的夢想是,攻讀清華大學的電子工程係。
華容一中對肖喆的歸來表示寬容和理解,但是肖喆從不要求學校特殊對待。他和其他的補習生一樣,一起上學聽課,又像從前占據了第一的寶座。盡管學校和家相隔不遠,高考前兩個月肖喆沒有回過一次家,全心學習。
2002年的高考,肖喆考得很成功,所有題目似乎都中了肖喆的圈套,幾乎一個不剩被一網打盡。就連高考作文也是為他量身訂做——《心靈的選擇》。
750分的滿分,他考了703分,這是高考大省湖南高考史上的最高分,是2002年湖南的高考理科狀元。
如今,肖喆早已進入清華大學讀書了。他的成功不僅在於他的聰明,更在於他敢於衝破世俗觀念的勇氣。
2.不要一路走到底,撞了南牆要回頭
隻有善於在人生的各個階段不斷調整自己,才能使自己適應不斷出現的新情況,才能長久保持旺盛的戰鬥力。每個人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總會碰到許多走不通的路,在這時候,你應當換個角度考慮問題,重新振作。成大事者的習慣是:如果這條路不適合自己,就立即改換方向,重新選擇另外一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