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勇者無畏,冒險方能定乾坤1(3 / 3)

炸藥的威力曾是那樣不可一世,然而,大無畏的勇氣和矢誌不渝的恒心最終激發了他心中的潛能,最終征服了炸藥,嚇退了死神。諾貝爾贏得了巨大的成功,他一生共獲專利發明權355項。他用自己的巨額財富創立的諾貝爾科學獎,被國際科學界視為一種崇高的榮譽。

4.做事會算計,方能東山再起

當出現危機,遭遇挫折,或者蒙受巨大的損失以後,做事會算計的人不會就此一蹶不振,不思進取,而是會吸取教訓,設法補救,勇敢地從跌倒的地方站起來,繼續走向成功。

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遇到打擊和挫折,都會遭遇失敗。有些人在失敗麵前屈服了,不願再與命運抗爭,於是就宣告人生失敗。

而做事會算計的人則不會屈服於失敗,他們是真正的勇士,他們會想盡一切辦法,東山再起,重新奮起,直到勝利。

中世紀時期,德意誌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亨利為擺脫羅馬教廷的控製,與羅馬教皇格裏高利展開激烈的鬥爭,並引起了戰爭,最後,戰爭以亨利的失敗而告終,為了保住皇帝寶座,亨利忍辱跪在城堡門前求饒。當時大雪紛飛,天寒地凍,身為帝王之尊的亨利屈膝脫帽,一直在雪地上跪了三天三夜,教皇才開門相迎饒恕他。

這就是曆史上著名的“卡諾莎之行”。

顯然,亨利的“卡諾莎之行”是別有用心的。在他與教皇對峙、國內外反對聲一片、內部群雄並起、王位岌岌可危的情況下,他想利用苦肉計取得和解,贏得喘息時間,以便東山再起,戰勝羅馬教皇。他跪在雪地上的時候,一定在心裏暗自發誓說,有朝一日我一定要洗刷今天的恥辱,我一定要東山再起,打敗教皇。

最後,亨利果然實現了他的願望。

亨利在失敗麵前表現出的意誌和毅力,都是非常驚人的,他之所以忍辱下跪,就是因為他有東山再起的信心和勇氣,這一點,和我國古代戰國時期的越王勾踐有相似之處。越王勾踐能忍辱屈尊,就是暗藏東山再起之心,正是這種勇氣和信心,才使他能夠堅持下去,不計其餘。

美國芝加哥大火的第三天早上,一群生意人聚集在史特大街上,看著自家已被燒成灰燼的店鋪。他們開了一個討論會,內容是要重建家園,還是離開芝加哥,到更有發展前途的地方重新開始。結果,除了一個人外,他們全部決定離開芝加哥。

這位執意留下來要重建家園的商人菲爾德,伸手指著店鋪的殘骸說:“各位先生,就在原來地點,我要建造世界上最大的店鋪,不管燒掉幾次都一樣。”

那差不多是一百年前的事了。這家店鋪後來蓋好了,到如今它還聳立在原地,猶如一座紀念塔,表示著一個人的決心和意誌。

如果當年菲爾德和其他人一樣一走了之,那麼,芝加哥就不會是今天這個樣子了。在前程崎嶇艱難、未來並不看好的時候,大多數人都會抽身而退,到另外不太艱難的地方去發展自己的事業。

菲爾德是一個時代的英雄,他在毀滅性的打擊麵前表現出來的勇氣和信心鼓舞了很多人。使得我們在失敗的時候不再垂頭喪氣,盡管一切都沒有了,隻要有人在,就可能重新創造出原來的財富,甚至比原來的更多的財富。

美國的健美運動員亞諾,本來已經從健美競爭中退役好幾年了,可是當奧運會在他們那裏舉辦的消息傳來以後,他決定再次出山,參加比賽。當時很多人都勸他說,在很短的時間裏要重新使他的肌肉鼓起來幾乎是不可能的。但是亞諾不信這一套,他開始了拚搏。他以百倍的信心和勇氣開始了挑戰,結果,在比賽中,他戰勝了所有的對手,取得了金牌。

亞諾東山再起的實例告訴我們,不論在什麼情況下,隻要我們有信心和勇氣,我們就可以戰勝一切困難,取得自己的勝利。

其實,在很多情況下,失敗裏孕育著成功,但是,需要你經曆失敗後,不氣餒,不放棄,重新開始,東山再起,那麼,你就會從失敗手裏奪回成功。

5.勇者無畏,會算計者無畏

恐懼是每一個人都會有的一種心理,它能摧毀一個人的意誌,讓人在機遇麵前望而卻步,甚至轉身逃之夭夭。而成功者卻能夠將其戰勝,究其原因,無非就是兩個字:勇氣!

恐懼是成功的頭號天敵,尤其是行動時產生恐懼,無論任何人,做任何事隻要產生恐懼心,那結果隻會遭遇失敗。

在做事時,恐懼的理由有無數種,比如害怕犯錯誤,擔心該做的工作做不好,覺得自己可能會被公司開除,害怕同事在上司麵前打你的小報告等。這些恐懼想法在大腦中相互交疊,如同天空中密布的烏雲一樣,籠罩著你的工作,時時壓迫著你的神經,使你變得神經兮兮,處事盲目,迷失在各種擔憂和恐慌的糾纏之中。更糟糕的是,就算沒有具體、實際或明顯的理由,你還是會感到莫名的恐懼。這些障礙不僅會讓你的活力盡失,而且會讓你不願意在工作中冒任何風險。

喬治是一位保險公司的職員,他生來遇事便生恐懼。做每件事情,他總是先想別人會怎麼評價他。一想到別人會提出反對意見,會否定他的做法,他就不寒而栗,於是事情也就做不好了。他總想自己長相不好,沒有親和力,從而不再敢與客戶接觸。更嚴重的是,上司無意中的一句冷語,一個漠然的表情,都令他感到失業的恐懼。結果,他的工作成績總是不能讓人滿意,致使上司真的開始考慮他的去留問題。

毫無疑問,喬治是自我恐懼心理的犧牲品。恐懼會令人停滯不前,而且使人們的潛能無法正常地發揮。其實,這不是工作或社會環境為你設下的壁壘,障礙就存在於你自己心中,唯一令人恐懼的就是“恐懼”本身。

在工作中,你如果受到了恐懼的控製,那你就不可能有新成就。有一位哲學家說過:“恐懼是意誌的地牢,它跑進裏麵,躲藏起來,企圖在裏麵隱居。恐懼帶來迷信,而迷信是一把短劍,偽善者用它來刺殺靈魂!”

因此,當恐懼的想法開始侵占你的思想領地的時候,你需要轉變思想,如同棄絕不良行為一樣棄絕恐懼。

戰勝恐懼最先要做的就是要鼓起勇氣采取行動。一個傘兵教練曾說:“跳傘本身真的很好玩,讓人難受的隻是‘等待跳傘’的一刹那。在跳傘的人各就各位時,我讓他們盡快度過這段時間。曾經不止一次,有人因幻想太多可能發生的事情而暈倒。如果不能鼓勵他跳第二次,他就永遠當不成傘兵了。跳傘的人拖得愈久愈害怕,就愈沒有信心。”

與此相同,在做事時,每個人心中都會或多或少地有些恐懼,但真正能做事的人會鼓起勇氣把恐懼轉化為采取行動。行動能夠撫平焦慮不安的情緒,提升人們的信心,在鍛煉中不斷戰勝內心的恐懼。而你若一味地等待、拖延,隻會增強恐懼感,讓你永遠停滯不前。

其實,很多事情並不像你想的那樣困難,你可能會很順利地就做完了。即使第一次沒做好,你也不要被恐懼嚇倒,同樣要積極地行動起來;你可以認真分析一下問題的症結所在,看看自己做的是否符合上司、部門和公司的要求,是否對公司很重要,如果你找不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可以與同事討論或向上司請教,贏得他們的支持,然後再去做。如果工作確實有難度,你還可以將它細分成容易執行的小任務,各個擊破,一步一步地完成。當你始終處於行動的狀態中時,你就不會感到恐懼的存在,它會慢慢地從你的身上溜走。當你圓滿完成任務時,再回頭看看,你會感到克服恐懼原來也很簡單。

恐懼隻能讓你畏縮不前,故步自封,窩在自己的小城堡裏不去嚐試解決問題的各種方法,也不願去迎接工作中的種種挑戰,會使你失去創造性。這時,你需要訓練自己,在考慮任何工作時,把比較有創造性的想法列成清單,同時列出利與弊,分析它們之間的差異,然後挑選出最好的方法,用它去解決工作中的難題,這樣你就會充滿自信,控製住心中的恐懼,讓自己變得更有行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