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一章 做事要精明,預防失算吃大虧1(3 / 3)

耍小聰明的人有兩種災禍,一個是被人猜忌防範而招禍,一個是自己會把事情辦壞而難成大事。它可以使人得意於一時,獲得心理上的滿足,然而終究還是自毀,永遠不會取得真正的、偉大的成功。一個欲成大事的從政人員若耍小聰明就會早早被扼殺在搖籃裏,一個處處被人防範的人怎麼能真正取悅於上司和同事?又怎能成就一番大事業?

因而,凡欲成大事的人要從楊修之死中吸取深刻的教訓以警戒自己:

其一,才不可盡露。楊修是絕頂聰明的人,也算爽快,且才華橫溢,其才蓋主,這恰恰犯了曹操的大忌。殊不知,有些帝王將相是不喜歡別人勝過自己的。而楊修卻恃才放曠,無所顧忌,碰上曹操這個生性多疑的“奸雄”,能不碰壁嗎?

其二,人不可耍“小聰明”。楊修的確很聰明,他能聰明得看透別人看不到的許多東西,能猜透別人猜不透的許多東西。然而,他又太愚蠢了,愚蠢得不知道如何保護自己,終於,他的表麵的聰明使他愚蠢地走上了絕路。他小聰明的過分外露,他小聰明無節製的濫用,注定了他在爾虞我詐的官場成不了大氣候。注定了他在通向權力的道路上成為失敗者。

4.低頭拉車,還要抬頭看路

老老實實做事,乍看起來是人們應該具備的優秀品質,但是如果一味傻用,一定會把諸如工作、事業、友情引向死胡同。

做事不會算計的人在向前奮進的人生旅途中,不能觀察對手們的動靜和臉色,常常會陷入“瞎子賽跑”的境地。隻要在前方有了一個目標,他們就拚命低頭猛幹,而對競爭對手的所言所行毫不在意,隻是自顧自地往前衝刺,卻沒有看見由於自己的愚直和魯莽,把灰塵和泥濘都濺到了別人的身上,即使發現,他們也不以為意,因為他們是“隻低頭拉車,不抬頭看路”的人。一個光知幹,而不知看的人,往往是一個不識眉眼、不懂分寸的愚戇之人,多半不會受到周圍人的歡迎。這種人如果擔任單位主要職務,很可能會將最脆弱的一麵,暴露給一些想討好他上級主管的下屬,給他們製造許多越級打小報告的機會,同時將自己的把柄落在那些正“看”著他的競爭對象的手中。舉例來說,一位自卑感很重的人,自以為未受到高等教育,不懂人情世故,於是變得一天比一天孤僻偏激,從而疑神疑鬼,進而懷恨別人。此時,他可能會先把這位愚直的隻會幹工作的人列為自己的競爭對手,認為所有的不對勁都是因他而起,決定找個機會好好地施加報複。這樣一來,光知道幹的人豈不枉受了比別人更多的攻擊?

單憑“誠實和正直”幹工作的人,絕不會發現一般人都具有的自我優越感,而高估了自己的“形象”。這裏說的形象不是純指客觀上的,而是帶有些許主觀性的執著。

例如,有人以為自己很能幹,幹得也很出色,就坦率而愚直地評估別人,即使評估得不偏頗,也會傷害當事人的自尊。無論是上司、同事或部屬,都不願意將真實的自己完全暴露在別人麵前。因為,任何人都有一種信念,認為自己身上存在著某種比他人優越之處。在單位裏很能幹,工作的業務主管人可能有如下的自我認定:我待人親切又體貼;我的薪資所得雖然不多,但這並不代表我的能力不好;在所屬的部門,擔任重要的職務,貢獻頗多,使單位的業績蒸蒸日上,收到許多訂單,這都是我個人的魅力所致,我的部屬也因此受惠,而能保住這份工作和職位。

但是,在部屬眼裏,他的形象可能就不是這樣子,在他們的心裏可能會這麼想——我的主管好像還不知道,單位裏有一麵照妖鏡,任何事物在這鏡子前一晃,就原形畢露,以這位主管來說,在找到10億美元的市場前,他不是被逼得一連三次改變銷售計劃嗎?還有,由於他的貪杯酗酒和無禮的行為,不知道失去了多少機會,否則,收到的訂單也不止目前這個數字……瞧瞧,這就是一味埋頭傻幹者的好處!

每個人都有自我形象,且在心中以最高的誠意供奉著這個形象,不容別人加以毀損,更不歡迎那些心直口快的人,任意將實情點破,作毫不留情的批判。

在此奉勸那些隻會幹工作的人,還要對這個問題多費一點心思去做更深入的理解。

絕少數上司會主動征詢部屬對他的看法如何,或提及這類有關的敏感話題,大多數人想必都無條件地讚同馬克·吐溫說過的這句話:“我歡迎批評,但也必須投我所好。”

如果你看到國王光著身子,很想提出直諫的:“陛下的身上其實沒有穿衣服。”但又退一步想,看就看了吧,何必說出去呢,還是謹言慎行為好,因為國王不但不會坦率接受你的這個忠諫,反而認為你對他不忠。

假定,有一天你和上司一起喝酒,上司突然問你:“你給我說實話,在你的心目中,你看我是怎樣的一個人?”這時即使你的心中對他怎麼不滿你也一定要回答說:“你很了不起,先生。”

上司也許還會執拗地說:“你盡管告訴我你所看到的,不必擔心什麼,我想聽你說真話。”

因此說,在有些時候能幹的還不如能看的呢。因為能看的人大多比能幹的人人緣兒好得多,這已成為不爭的事實。在此,我們並不是否定那些隻會幹工作的人,而是奉勸這些人也要多長些心眼兒,以防遭到暗算!至於那些隻看不幹的人,則應多向幹工作的人學學,隻有懂得算計的人,才會掌握好做人和做事的分寸。

5.分清輕重緩急,精明人的做事之道

有的事,可以在任何時候做;有的事,最好在某個時候做;有的事,隻能在規定的時候做。所以,麵對多變的生活,做事既要認真,又應有序。

美國的卡耐基在教授別人期間,有一位公司的經理去拜訪他,看到卡耐基幹淨整潔的辦公桌感到很驚訝。他問卡耐基說:“卡耐基先生,你沒處理的信件放在哪兒呢?”

卡耐基說:“我所有的信件都處理完了。”

“那你今天沒幹的事情又推給誰了呢?”公司老板緊迫地問。

“我所有的事情都處理完了。”卡耐基微笑著回答。看到這位公司老板困惑的神態,卡耐基解釋說:“原因很簡單,我知道我所需要處理的事情很多,但我的精力有限,一次隻能處理一件事情,於是我就按照所要處理的事情的重要性,列一個順序表,然後就一件一件地處理,結果,完了。”說到這兒,卡耐基雙手一攤,聳了聳肩。

“噢,我明白了,謝謝你,卡耐基先生。”幾周以後,這位公司的老板請卡耐基參觀其寬敞的辦公室,對卡耐基說:“卡耐基先生,感謝你教給了我處理事務的方法。過去,在我這寬大的辦公室裏,我要處理的文件、信件等,都是堆得和小山一樣,一張桌子不夠,就用三張桌子。自從用了你說的法子以後,情況好多了,瞧,再也沒有沒處理完的事情了。”

這位公司的老板,就這樣找到了處事的辦法,幾年以後,成為美國社會成功人士中的佼佼者。我們為了個人事業的發展,也一定要根據事情的輕重緩急,製出一個事情表來。人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不製訂一個順序表,你會對突然湧來的大量事務手足無措。

根據你的人生目標,你就可以把所要做的事情製訂一個順序。有助你實現目標的,你就把它放在前麵,依次為之,把所有的事情都排一個順序,並把它記在一張紙上,就成了事情表。養成這樣一個良好習慣,會使你每做一件事,就向你的目標靠近一步。

我們可以每天早上列一個所要處理事情的順序表,然後再加上一個進度表,就會更有利於我們向自己的目標前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