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療(靜坐沉思可療養)
一、練法
1、靜坐(或臥)雙手抱太極。
2、最好麵壁或麵向湖海、山嶺、樹林或平臥看天。
3、鬆靜之後開始沉思冥想,思人間以外之事,想天上地下意境,內容隨你的便。(科幻式、神話式都行)
4、不怕胡思亂想,就怕你不敢想。
近年來,美國的一些醫學專家研究認為,沉思療法可以預防甚至治愈心髒病、關節炎和癌症等多種疾病。耶魯大學醫學院外科醫生、前醫學院教授伯尼格爾說:“沉思冥想是鬆馳思想的行動,這種行動可治愈和預防多種沉屙,甚至可以治愈和預防被視為絕症的艾滋病和癌症。”哈佛大學醫學家赫伯特?本森也持同樣的觀點。他說:“一個人身心過分緊張,會減弱體內免疫係統的功能。沉思冥想帶來的完全鬆馳,會減緩身體的緊張,是預防和治療疾病的有效方法。”塞格爾醫生說:“我見過好幾百個患者,通過沉思過程由消極變為積極而治愈疾病。同時,許多有案可查的病例表明,癌症患者利用思想力量可以征服癌症,有人在經曆近乎致命的心髒病後,活得更充實,或者驅除了關節炎一類癱瘓性疾病。”他還透露說“最近荷蘭的一項醫學研究證明,沉思冥想者比其他的致病率低50%,在治療威脅生命的重病方麵,免疫係統的化學劑起一定的作用。”因此,讓一些難以治愈的患者進行沉思冥想,使其思想鬆馳,最終有可能把病症治愈。目前,沉思療法已成為一種行之有效的治療手段。
二、恬靜——靜而不寂。靜中有美的意境
靜是一首詩,一幅畫,一首小夜曲。
靜是奧秘,是哲理,是美麗的深邃。
靜是把你人生的雜念清除,把你汙染的心靈拂拭幹淨。
入靜,靜在春的鵝黃嫩綠,靜在蓬勃向上的綠色生機。
入靜,靜在夏的靈秀純淨,靜在蓮荷滴露般的晶瑩意境。
入靜,靜在秋的高遠厚重,靜在你無私無怨的奉獻。
入靜,靜在冬的玄機哲理,靜在你練功修道的瞬間覺悟。
當你心有靈犀,靜美如初。當你熱愛生命,靜與你同行。
(參考資料):中老年養生應以靜療為主
生命在於適度的運動和靜養,並且適度的運動和靜養應協調進行,靜養為攝生首務。
無論修煉什麼功法,應動靜相兼。對於中老年人,應以靜功為主。中國古代的養生家,很多人主張靜坐。例如白居易、柳宗元、蘇東坡、陸遊、朱熹等人,都以靜坐為一件大事,提倡半日讀書:半日靜坐。白居易的養生詩對“靜功”作了以下描述:
閉室負月坐,和氣生肌膚;
初似飲醇醪,又如蜇若旁;
外融為骸暢,中適一念無,
曠至妄所存,心與虛俱無。
近代和現代亦有不少人主張靜坐。例如蔣維喬的因是子靜坐法和郭沫若靜坐法等。靜坐成了不少名家的養身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