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三材料初登場 鋼鐵元帥把位讓(1 / 3)

張先生離開座位,趕到太行藝術團駐地。藝術團的劉團長已猜到張先生的來意,沒等張先生開口,就指著身旁的一隻手提箱說:“秘密全在這裏。”說著隨手打開手提箱,箱子裏隻有十根漁竿和一個茶杯大小的東西,他隨手拿起一根漁竿說:“這不是普通的漁竿,它是用一種新材料製成的。別看它長不到一米,重不到一磅,卻有一百多節,全部拉開可長達百米。如果用來釣魚,可在一百米遠處釣起一條一百多公斤重的大魚。”“再看這漁線。”說著他把漁竿頭上的一個小圓環向外拉了一下,拉出一段和蜘蛛絲一樣細的細絲,說:“這根細絲也是用新材料製成的,它的直徑不到0.05毫米,卻可承受500公斤的拉力。”說完,他一鬆手,小圓環自動退回原位。張先生接過漁杆,拿在手裏仔細地看,又親自拉了幾下小圓環,問到:“這根絲共有多長?”“有500多米,全都儲存在魚竿內。”張先生又仔細地觀看魚竿的另一頭,從端麵看,這頭的中心處有一個方孔,外圓內方,好像一枚中國的古錢幣。“這個方孔是幹什麼用的?”“這是連軸器,電動機的軸端也是方形,插進這個孔裏就可驅動漁竿的伸縮和漁線的收放。”“電動機在哪裏?”劉團長又從手提箱裏取出那個茶杯大小的東西說:“就在這裏麵。這個東西叫‘中樞’,是‘中心樞紐’的意思。它不僅使用了新材料,而且還實現了機電一體化。裏麵不僅有電動機,還有電腦和電池。請看上半部:側麵均勻地分布有七個圓孔,可分別插入七根漁竿,漁竿插入後,電動機的軸也就在漁竿的方孔裏了。再看下半部:其側麵有三個圓孔,而且向下傾斜,當插入三根漁竿後,就成為一個‘三腳架’。當10根魚竿全部插入中樞,並在電腦控製下全部伸展後,就成為一個三腿七臂高百米的塔式起重機,可複蓋半徑一百米的範圍。”“這麼說七仙女就是掛在這七個臂上進行表演的了!”“是的,請看這裏。”劉團長用手指著中樞中部的一條縫隙說:“這條縫隙把中樞分成上下兩部分,下部及三條腿相對地麵靜止,上部和七條臂可相對於下部轉動。剛才的節目裏,演員在空中繞塔作圓周運動,就是中樞的上部相對於下部轉動的結果。當然整個節目都是在電腦的控製下完成的,電腦的程序又是根據節目預先設計的。”“那你們是什麼時候進入演出現場的?”“我們在演出開始前10分鍾才登上塔頂平台,從打開這個手提箱,到把10根魚竿全部插入中樞,用了不到一分鍾的時間。然後啟動中樞內電腦的預備程序,幾秒鍾後,一個三腿七臂大塔吊就聳立在了塔頂平台上,但觀眾看不到它。作為吊臂的七根魚竿沿水平方向緩緩伸長,七個小圓環開始徐徐下降,扮演七仙女的七個演員已站在七個小圓環的下方。當小圓環下降到她們身旁時,她們熟練地抓住小圓環,將它鎖定在自己腰間的掛鉤上,然後隨著小圓環慢慢升起,停在平台的邊緣整裝待發。”劉團長接著說:“當主持人話音一落,我們立刻啟動表演程序,後麵的情形你都看到了。演員從出場,直到表演結束回到平台,所有的運行軌跡都是程序設定的,隻有演員頭部、麵部和肢體動作是個人發揮的。”張先生放下手中的魚竿,接過劉團長手裏的中樞,用手掂了掂,約有一公斤重,自言自語道:“這個小東西,怎麼有這麼大的力氣?”“力氣大小不僅看個頭,還要看材料強度,看能量密度。新材料的強度超過常規上萬倍,用它製造的電機和電池,功率密度也超過常規上萬倍。原來西瓜大小的電機才能完成的工作,現在西瓜子大小的電機就可勝任。”“這種材料太棒了!它叫什麼名字?”“還沒有名字。”張先生聽後沉思片刻,莊重地說:“材料的強度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例如,在‘石器時代’,人類使用的材料除了石頭外,還有木頭、骨頭、泥巴、陶器等,但沒有一種材料的強度能超過石頭,所以那個時代被稱作‘石器時代’。石頭曾主導人類社會數百萬年,直到鐵器出現以後。鐵器時代出現的橡膠、水泥、塑料、玻璃等,雖然也十分重要,但由於其強度不能與鋼鐵相比,所以直到今天,我們仍處於鐵器時代。毛主席曾把鋼鐵稱作‘元帥’,鋼鐵元帥已主導人類社會數千年。你們發明的這種新材料將成為継石頭和鋼鐵之後的第三個主導材料,看來鋼鐵元帥要讓位了!”“說得太好了,那就叫它‘第三材料’吧!”劉團長情不自禁地插話。“第三材料!這個名字好哇!”張先生幽默地說,“看來,下一個時代將要由你們的第三材料來主導了!”“為了下一個時代的到來,請‘最高領導’親臨指導。”劉團長為什麼稱張先生為‘最高領導’?張先生究竟是什麼人?且聽下回分解。第四章電腦政務像太陽照到哪裏哪裏亮張先生何許人也?他姓張,名世平,即世界和平的意思。其職務是——地球居民委員會主任。地球居民委員會的前身是聯合國。聯合國與計算機兩個風馬牛不相及的東西,卻有諸多相同之處。首先,兩者都是20世紀40年代的產物。其次,兩者都誕生在美國。還有,兩者都對人類社會有重大影響……1945年,聯合國誕生。聯合國在維護世界和平方麵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由於強國爭霸,弱國維權,國家與世界,民族與人類的關係問題沒有解決,聯合國隻是大國間協調利益的舞台。1946年,計算機問世。計算機在科學計算方麵發揮了重要作用。但由於造價高昂,體積龐大,使用不便,與普通人的交流問題沒有解決,計算機隻是少數科學家的計算工具。21世紀初,隨著國際化、全球化的進程,各國人民之間的交往日益頻繁,相互依存的程度日益提高,聯合國在教育、科學、文化、衛生、環境、經濟等諸多領域都發揮了重要作用。人們迫切希望它能成為代表全人類根本利益的領導核心。21世紀初,隨著微電子技術和軟件技術的發展,計算機的造價大幅度降低,體積大幅度變小,迅速普及到千家萬戶。並且在文字、聲音、圖像和網絡通訊方麵有了長足的進展,成為信息技術中的核心技術。人們迫切希望它能在電子政務領域發揮重要作用。21世紀下半葉,由於和平力量的增長,核武器終於被徹底銷毀,戰爭的危險進一步減小,環境問題和可持續發展問題成為首要問題。聯合國在世界上的作用由“維護和平”變為“促進發展”。這期間,聯合國大會通過一項重要決議:決定用“地球居民委員會”取代聯合國,作為全人類的領導核心。21世紀下半葉,由於生物技術,納米技術,軟件技術的相互促進,計算機具備了‘聽’、‘說’、‘看’的能力,可以與人自由交談。人工智能計算機在辦公室裏的地位由“人的工具”變為“人的夥伴”。這期間,世界計算機學會通過一項重要決議:決定用“電腦人”作為人工智能計算機的名字。2095年是聯合國誕辰150周年,這一年,張先生憑著自己在聯合國工作中的卓越成就和在世界人民心目中的崇高威望,當選為第一屆地球居委會主任。在第一屆任期內,張先生將法製建設置於首位。他首先推動了世界第一部“國家法”的誕生,接著,又促成了全世界統一的“公司法”、“稅法”和“刑法”等。第一部國家法,根據“地球上的資源歸全人類共同所有”的理念,對“主權神聖”和“領土完整”作了新的解釋,國土資源的變動和調整不再意味著戰爭。國家法的誕生,不僅使人類可以更加公平合理地利用自然資源,而且從源頭上消滅了戰爭的根源。全世界統一的公司法、稅法,使所有國家,所有地區的所有企業,都能享受同等待遇,進行公平競爭。企業不再需要國家的保護,也不再受關稅的困擾,從而更有利於經濟和技術的進步與發展。全世界統一的“刑法”,充分體現了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法律麵前人人平等的理想,使人類社會更加和諧,更加安全。在法製社會裏,大事、小事,都要求有法可依。在全球範圍內,每天,每時,每刻,都有新的法律、製度、政策出台。各種法律、法規、製度、政策,條款多如牛毛,細則千頭萬緒,靠人來執行,是一個艱巨的任務。2100年,張先生以多數票蟬聯第二屆地球居委會主任,在第二屆任期一開始,他就把工作重點轉移到“全麵實施電子政務”上來。全麵實施電子政務,就是將多如牛毛的條款,千頭萬緒的細則,全部交給‘電腦人’去執行。由‘電腦人’代表居委會,獨立處理一切政務。這樣一來,大量的官員要失去手中的權力,大批的公務員要下崗,因而遇到很大的阻力。為了統一思想,地球居委會召開全體委員大會。A委員在發言中說:“‘電腦’人雖然具備了‘聽’、‘說’、‘看’的能力,但尚不具備作人的資格,也不具備人的智慧。在深謀遠慮,隨機應變,靈活機動,善解人意等許多方麵,還與人有很大的差距。現在的‘電腦機器人’連服務員都當不好,如果讓它去當官員,不知要出多少笑話!要出多少亂子!”B委員在發言中說:“官員和服務員是兩種不同性質的工作。有的人適合當服務員,有的人適合當官員,這不隻是能力問題,也是特長問題。‘電腦人’雖然不會阿諛奉承,不會察言觀色,不會陰謀詭計,不會隨機應變,但這並不影響依法辦事,反倒有利於堅持原則,有利於鐵麵無私。”C委員在發言中說:“在道德品質方麵:‘電腦人’隻會依法辦事,是堅持原則、不謀私利的楷模。在技能方麵:‘電腦人’的記憶能力,語言能力,讀寫能力,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判斷能力都比人好。記憶能力好,不用翻書本。語言能力好,方便與人交流。讀寫能力好,不需要秘書。觀察能力好,不會受蒙蔽。分析能力好,不易被欺騙。判斷能力好,辦事效率高。在體能方麵:‘電腦人’不知疲勞,可晝夜連續工作。這些都是官員應具備的基本素質,與人相比,‘電腦人’更適宜當官員。”D委員在發言中說:“人類社會經過幾百萬年的發展,才有今天的繁榮。怎能把它交給一個隻有一百多年曆史的電腦來管理!‘電腦人’的能力再強,畢竟不是人類的一員,我們不能把人類的命運交給‘電腦人’來掌握,這是有關人類前途的大事,必須慎重!慎重!”E委員接著說:“全麵實施電子政務,隻是把依法辦事的權利交給了‘電腦人’,‘電腦人’隻是在幫我們處理那些有章可循的,繁瑣的,事務性工作。法律、製度、政策、規劃、目標、方向等,仍然由人來製定,人類的命運仍然掌握在自己手裏。”D委員又說:“‘電腦人’雖然會說話,但隻會幾種標準的語言。老百姓使用的語言和方言有千萬種,‘電腦人’能全會嗎?”C委員接著說:“人類語言,包括方言在內,都是有規律的。凡是有規律的,都是‘電腦人’可以掌握的。根據最新消息,有家軟件公司已將人類的所有語言和方言都裝入了電腦,這種‘電腦人’不僅能聽懂人類所有的語言和方言,能用你最熟悉的語言來回答你的問題,它還能記住人的口音,能通過口音識別人。”F委員發言說:“‘電腦人’不僅聽力過人,而且視力過人。它不僅能像人一樣在聽覺和視覺之間建立對應關係,用語言來描述看到的情景。而且在以下幾個方麵也令人望塵莫及!?人隻有一雙眼,同一時間,隻能在一個地方,看一種東西,而‘電腦人’可有多雙眼,可分布在多個地方。?人的視力有限,太小的,太遠的東西,往往看不清楚,而‘電腦人’的視力相當於配備了望遠鏡和顯微鏡。?人看過的東西,隻能留下一個模糊的印象,而‘電腦人’看過的東西,可長期保留一張張清晰的照片,是真正的過目不忘。”C委員第三次發言:“由於人腦的體積有限,因而信息的儲量有限,所以,記憶會隨著時間而淡漠,甚至消失。‘電腦人’則不同,由於信息儲量可以做得很大,所有信息都可長期保存。它不僅能通過聽覺和視覺記住親自見過的每一個人和每一件事,而且還能通過數據接口,間接獲取知識和信息。由於一心不可二用,人辦事兒,隻能一件一件地辦。電腦則不同,由於速度快,容量大,窗口多,耳目多,可同時處理多項事務,可同時與多人談論不同的問題。所以一個‘電腦人’就相當於一個思想高度統一的管理團隊。”各位委員充分發表意見後,張先生作重要發言,他說:“什麼是政務?政務就是依法辦事。什麼是‘法’?‘法’就是辦事所依的尺度。這些‘法’,長期的稱法律。短期的稱製度。臨時的稱政策。這些‘法’,種類過千,數量過萬,條款上億,沒有一個人能全部記得住。曆屆政府都講精簡機構,但機構還是越來越多,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法’越來越多,執‘法’所需的人也越來越多。隻有‘電腦人’可以記住所有的‘法’。千萬個條款,億萬個細節,它如數家珍,需要時張口就來。因而是依法辦事的高手。一個‘電腦人’可管轄數百萬居民,可處理數萬種業務。電子政務全麵實施以後,全球隻設兩級政府。地球居委會作為中央政府,也是最高政府。各城市居委會作為地方政府,也是基層政府。政府直接管理所有業務,不再另設其它業務機關,如:司法、公安、檢察、工商、稅務、金融、財政、經濟、貿易、文化、教育、體育、衛生、環保、社保、民政、等。目前,全世界有200億居民,分別居住在兩萬個城市。每個城市少則幾十萬人,多則幾百萬人,平均100萬人。代表基層政府執行政務的‘電腦人’,不僅要記住轄區內的每一個人,每一件事和每一條法律細則,而且還要隨時接待每一位來訪者。居民找居委會問事、說事、辦事,不用登記,不用排隊,不用預約,也不用考慮是否辦公時間。兩萬個城市居委會直屬地球居委會領導,代表地球居委會執行政務的‘電腦人’要掌握每個城市的情況,不僅要及時彙總各項數據,分析各項指標,還要適時進行調控,確保全球一盤棋,發展可持續。每個居委會都必須設一定數量的立法員。立法員的職責是通過調查研究,製定和修改相關法律、製度、政策、規劃、目標等,然後交給‘電腦人’去執行。人負責立法,‘電腦人’負責執法,是一條基本原則。每個居委會還必須設一定數量的聯絡員。聯絡員是直接和居民打交道的公務員,要深入基層,排憂解難,搶險救災,除暴安良;要肩負起‘110’‘120’‘119’的職責;要在最短時間內處理各種險情、災情、案情。聯絡員直接受‘電腦人’指揮,事後直接向‘電腦人’彙報。‘電腦人’通過聯絡員了解情況,處理問題,確保社會安定,政令暢通。每個居委會還要設一定數量的研究員,專門研究那些疑難,邊緣,新生,牽連......的法律問題,為立法提供依據。全麵實施電子政務,是人類社會的重大轉折,‘電腦人’將發揮重要作用。科學技術的進步隻能保證‘電腦人’的聰明能幹。隻有法律、製度、政策、規劃、目標的公平、合理、正確,才能保證‘電腦人’隻幹好事,不幹壞事。各位立法員,務必充分注意,萬萬不可粗心大意。”地球居委會每次開會,‘電腦人’都列席。它不作筆記,能記住每句話。發言一結束,它就把一份剛整好的決議向大會宣讀。如有不同意見,它會根據多數人的意見,即刻進行修改。直到最後通過為止。地球居委會最終以高票通過“關於全麵實施電子政務的決議”。從此以後,‘電腦人’將代表各居委會獨立執行政務。‘電腦人’不僅會看會聽,還能根據所見所聞,對照相關法規,參考有關證據,作出科學,合理,公正的決定。‘電腦人’還能為殘疾人提供方便。聾啞人可使用啞語,也可使用鍵盤。與盲人對話時,‘電腦人’會用充分利用語言的描述來彌補對方的視覺缺陷。‘電腦人’不僅鐵麵無私,而且無所不能,無處不在。無論你辦什麼事,比如:創業、就業、結婚、離婚、檢舉、揭發、批評、表揚、起訴、應訴、注冊、登記、旅遊、購物、退休、看病、度假、療養、存款、取款、轉賬、繳費.....等,都可足不出戶,隻需打開電腦,把要辦的事說清楚,並按要求回答問題,出示證據或支付費用即可。‘電腦人’辦事隻認法規,不講情麵,明察秋毫,一絲不苟。行賄受賄,以權謀私,推委扯皮現象徹底消除。學法守法,依法辦事逐成習慣。正如一首民謠所表:衙門口,麵朝南,裏麵有人來作官;人作官,幾千年,冤假錯案堆成山;權在手,利在邊,不謀私利實在難;憑感覺,作裁判,決策失誤一連串。電腦人,掌大權,人類社會開新篇;無私心,無雜念,大事小情依法辦;既會聽,又會看,耳目處在第一線;能分身,懂方言,同時可與萬人談。不用紙,不用筆,過目不忘記心間;不吃飯,不睡覺,連續工作不間斷;不發火,不刁難,和顏悅色有威嚴;不怕硬,不欺軟,剛正不阿賽晴天。各居委會由‘電腦人’獨立執政以來,大量的公務員從繁瑣的事務中解脫出來,俗稱下崗。下崗的這些人一部分成為各級居委會的‘立法員’,一部分成為‘聯絡員’,一部分成為‘研究員’。大部分則離開原來的政府機關,去從事經濟、科學、文化等自己喜歡的行業。黨派競爭轉向立法權競爭,對立法權的競爭和監督是法律公平的保證。近百年來,繁重的體力勞動交給了機器,繁瑣的腦力勞動交給了電腦,如今又把執行政務的權利交給了電腦人。勞動的概念已發生變化,隻有創造性的勞動才格外受人尊重。近百年來,地球人口的結構發生了三次變化。一是100年前,城市人口超過了農村人口。二是50年前,腦力勞動者超過了體力勞動者。三是現在,從事創造性勞動的人超過了其他勞動者。張先生通過自己的創造性勞動,為人類創造了一個公平,公正,和諧、安定的社會環境,在人們心中享有崇高的威望。張先生愉快地接受了劉團長的邀請。劉團長究竟是什麼人?且聽下回分解。第五章愚公後人新發明無須移山地變平劉團長何許人也?他可不是什麼專職的團長。他姓劉,名柱梁,是當今世界材料科學的首席專家,“太行基因材料研究所”所長。從現在起,我們應該稱他劉所長。劉所長與張先生同歲,生於2060年,是土生土長的太行山人。由於愚公移山的故事發生在太行山,所以劉所長自稱是愚公的後代。二十世紀末葉以來,太行山區開始發生巨大變化。先是信息技術的普及,使村村戶戶都看上了電視,通了電話,有了互聯網。解決了信息閉塞的問題。後是生物技術的發展,多個適宜在太行山區生長的新物種培育成功,不僅根治了水土流失,使荒山禿嶺披上了綠裝,還為山區人民帶來巨大經濟效益。山裏人有了錢,就想進一步改善生存環境。他們把小路改造成大路,又把大路改造成高速路……可是改來改去,總也改變不了山溝溝的基本特征:“出門就見山,行路繞山轉;舉目遠處望,最多幾裏遠。”生活在平原或海邊的人,可以享受一望無際,心曠神怡的快樂。生活在山裏的人,不僅像坐井觀天,而且找塊平地都困難:他們房子建在山坡上,道路修在山坡上,莊稼種在山坡上。總之,一座挨一座的大山幾乎占據了周圍的所有空間,人們隻能生活在大山與大山之間的山溝裏或山坡上,不僅交通不便,還處在泥石流和山體滑坡的威脅之中。難怪老愚公當年要下定決心,挖掉門前的兩座大山。自稱是愚公後代的劉所長從小生活在山溝裏。山溝裏的孩子已習慣了山溝裏的環境,對大山有一種特殊的感情。他自稱是愚公的後代,其實非常聰明。從上小學開始,不僅各門功課名列前茅,更為重要的是:他特別愛問為什麼,有的問題連老師也難以回答。十歲那年,他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