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感憤(1 / 1)

形勝崤潼在①,英豪趙魏多②。

精兵連六郡③,要地控三河④。

慷慨鴻門會⑤,悲傷易水歌⑥。

幾人懷此誌?送老一漁蓑!

【題解】

此詩作於寧宗嘉泰三年(1203)冬天,陸遊79歲,在山陰三山別業。韓侘胄於去年十二月加封太師以後,北伐氣氛日益增濃。本年正月,詩人除寶謨閣待製,十月,轉太中大夫,便是朝廷抗金複國思想日漸抬頭的表現。詩人不免有所激動。此詩指出崤潼形勝和趙魏英豪,強調六郡精兵和三河要地,呼籲樊噲、荊軻這樣的慷慨悲壯之士,旨在引起有識者的關注。自己則深感力不從心,徒剩悲憤。以《感憤》為題,別具匠心。

【注釋】

①形勝:形勢。崤(yáo)潼(tóng):崤山和潼山,崤山在河南省西部,主峰幹山在靈寶縣東南。潼關在陝西省潼關縣北,當陝西、山西、河南三省要衝。《太平寰宇記》:“東自崤山,西至潼津,通名函穀,號日天險。”②趙魏:趙國和魏國。趙國在今山西省中部、陝西省東北部、河北省西南部,魏國在今山西省和河南省。③六郡:指金城、隴西、天水、安定、北地和上郡。《漢書·趙充國傳》:“始為騎士,以六郡良家子善騎射補羽林。”④三河:指河東、河內、河南,《史記·貨殖傳》:“昔唐人都河東,殷人都河內,周人都河南。夫三河在天下之中若鼎足,王者所更居也。”⑤鴻門會:《史記·項羽本紀》:“沛公旦日從百餘騎來見項王,至鴻門。……於是張良至軍門,見樊噲。樊噲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噲曰:‘此迫矣!臣請人,與之同命!’噲即帶劍擁盾入軍門,交戟之衛士欲止不內。樊噲側其盾以撞,衛士仆地,噲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視項王,頭發上指,目眥盡裂。……”鴻門,在今陝西省臨潼縣東北。⑥易水歌:《戰國策·燕策》:“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漸離擊築,荊軻和而歌,為變徵之聲,士皆垂淚涕泣。又前而為歌曰:‘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複還!’”易水,在今河北省易縣。

Tip:无需注册登录,“足迹” 会自动保存您的阅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