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訶池上追遊路①,紅綠參差春晚②。韶光妍媚③,海棠如醉,桃花欲暖。挑菜初閑④,禁煙將近⑤,一城絲管⑥。看金鞍爭道⑦,香車飛蓋⑧,爭先占,新亭館⑨。惆悵年華暗換⑩,黯銷魂、雨收雲散。鏡奩掩月,釵梁拆鳳,秦箏斜雁。身在天涯,亂山孤壘,危樓飛觀。歎春來隻有,楊花和恨,向東風滿。
【題解】
摩訶池,在四川省成都市內。“隋蜀王秀取土築廣子城,因為池。”(《方輿覽勝》)摩訶,梵語“大”的意思。《詩稿》卷三《摩訶池》自注:“蜀宮中舊泛舟入此池,曲折十餘裏。今府後門雖已為平陸,然猶號水門。”
此詞疑作於孝宗淳熙四年(1177)春天,陸遊53歲,在成都賦閑。詞人采用常規寫法,上闋寫景,下闋抒情。寫景中有自然的,有社會的,詞人遊興亦在其中。抒情時點明惆悵和遺憾。不但在危樓飛觀、亂山孤壘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活中作選擇,而且從兩種生活的對比中表明個人和社會的矛盾。這樣,壯誌難酬而痛苦的主題顯得委婉而含蓄。其中,似乎又隱藏著某種難言的戀情。
【注釋】
①追遊路:汲古閣本作“追遊客”,夏承燾,吳熊和先生《放翁詞編年箋注》據《中興以來絕妙詞選》校改。②參差(cēncī):高低不一致。③韶光:春光。妍媚:美好。④挑菜:宋人以二月二日為挑菜節,市民至郊野挑取新菜以應節令。⑤禁煙:指寒食節。宗懍《荊楚歲時記》:“去冬節一百五日,即有疾風甚雨,謂之寒食,禁火三日。”⑥一城絲管:杜甫《贈花卿》:“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雲。”一城,滿城。絲管,弦樂和管樂,泛指樂聲。⑦金鞍:飾金的馬鞍,指代騎著駿馬的士人。⑧香車:用香木製成的車,指代貴婦人。蓋:車上頂蓋。⑨新亭館:指摩訶池所在蜀王舊苑新造的亭閣樓館。⑩“惆悵”句:《楚辭·九辯》:“羈旅而無友生,惆悵兮私自憐。”蘇軾《洞仙歌》:“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換。”黯銷魂:江淹《別賦》:“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雨收雲散:溫庭筠《送崔郎中赴幕》:“心遊目送三千裏,雨收雲散二十年。”鏡奩掩月:古代銅鏡圓形,故用奩掩鏡稱掩月。鏡奩(1ián),鏡匣。釵梁拆鳳:馬縞《中華古今注》卷中:“(秦)始皇以金銀作風頭,以玳瑁為腳,號日鳳釵。”釵(chāi):婦女插在頭上用來同定發髻的一種飾物。外露的部分,飾以金銀絲編的鳳凰,稱“鳳釵”;插入發中的梃針,稱“釵梁”。秦箏斜雁:李商隱《昨日》:“二八月輪蟾影破,十三弦柱雁行斜。”秦箏,《隋書·音樂誌》:“箏,十三弦。所謂秦聲,蒙恬所作者也。”危樓:高樓。飛觀(ɡuàn):高館。觀同“館”。和(huò):拌隨,混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