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學者陸遊概說(1)(1 / 3)

讀書與治學

陸遊是偉大的文學家,同時也是著名的學者。他一生嗜書篤學,著述頗豐,博學多識,思想深刻。長期以來,陸遊作為學者的聲名為其詩名所掩,不少人隻知詩人陸遊,而對“學者陸遊”所知甚少,實際上是對陸遊的“誤讀”。有鑒於此,研究學者陸遊的讀書與治學,全麵了解陸遊,是有學術價值的,對當代學術研究和學風建設亦有借鑒意義。前此,已有童熾昌的《讀陸遊的讀書詩》①,陸應南的《“讀書本意在元元”——陸遊治學詩劄記》,②駱守中的《陸遊讀書治學詩話》③,莫礪鋒的《陸遊詩中的學者自畫像》,④對本文有關內容進行了介紹和論述,為本文寫作奠定了基礎。但上述文章或過於簡略,或論述角度與本文不同,有些問題未曾論及,且僅限於詩歌。因此,仍有必要對陸遊的讀書與治學做進一步的係統、全麵的研究。

陸遊出身於書香世家。父親陸宰通經學,家藏書萬餘卷,與石公弼、諸葛行仁並稱浙中三大藏書家。陸宰愛書精神對陸遊影響甚大。陸遊受到家庭環境熏陶,從小即養成愛書的習慣。他很為自己的書香家世感到自豪,說:“我家釋耒起,遠自東封前。詩書守素業,蟬聯二百年。”(《歲暮感懷以餘年諒無幾休日愴已迫為韻》,《詩稿》卷三十一)“七世相傳一束書。”(《園廬》,《詩稿》卷六十一)陸遊一生嗜書若狂如命,“書生習氣重,見書喜欲狂。”(《抄書》,《詩稿》卷十二)他自視為“書癡”、“書顛”並以此而自豪,“客來不怕笑書癡。”(《讀書》,《詩稿》卷十四)“不是愛書即欲死,任從人笑作書顛。”(《寒夜讀書》其二,《詩稿》卷十九)今生愛書來生也愛書,“寓世已為當世客,愛書更付未來生。”(《春夜讀書》,《詩稿》卷二十九)“老死愛書心不厭,來生恐墮蠹魚中。”(《寒夜讀書》,《詩稿》卷十九)陸遊如此嗜書,最終成為偉大的文學家,成為著名的學者,是自然而然的。

陸遊繼承家風,熱愛藏書,他為自己豐富的藏書而自豪。陸遊多藏書,是為了多讀書,有時忙於政事,沒有時間讀書,他會感歎不已,《累日多事不複能觀書感歎作此詩》中即感歎“藏書三萬軸,一字不到眼。”(《詩稿》卷十九)陸遊從小到老,一生愛讀書。他的讀書生活是在雙親的督導下從幼年即開始的。“我生學語即耽書,萬卷縱橫眼欲枯。”(《解嘲》,《詩稿》卷六十八)“兒時愛書百事廢,飯冷胾幹呼不來。”(《初冬雜詠》其三,《詩稿》卷七十九)他七十七歲時作詩回憶道:“先親愛我讀書聲,追慕慈顏涕每傾。”(《讀書》,《詩稿》卷四十九)陸遊年輕時,經常整夜苦讀,“少年誌力強,文史富三冬。但喜寒夜永,那知睡味濃。”(《老病追感壯歲讀書之樂作短歌》,《詩稿》卷二十)中年時,仍嗜書如故,“壯歲貪求未見書,歸常充棟出連車。”(《讀論語》,《詩稿》卷八十)至年老衰病,仍勤讀不已。五十八歲時,他自稱“既老且病,猶不置讀書。”(《書巢記》,《文集》卷十八)八十四歲時,仍讀書至半夜,廢寢忘食。《讀書至夜分感歎有賦》雲:“老人世間百念衰,惟好古書心未移。斷碑殘刻亦在櫝,時時取玩忘朝饑。”(《詩稿》卷八十)直到去世前,仍堅持讀書,“雲邊采藥喜身輕,燈下觀書覺眼明。”(《病小愈喜晴》,《詩稿》卷八十五)陸遊幾乎是手不釋卷,他自述道:“我性苦愛書,未始去幾案。”(《讀書示子通》,《詩稿》卷六十三)在家裏讀書,外出遠行也讀書,他常常不擇時地,抓住一切機會讀書,“傳舍僧窗雖異,不妨隨處觀書。”(《六言雜興》,《詩稿》卷五十六)他外出時,常隨身帶著書箱、書袋,隨時隨地取讀,“呼兒治書笈,吾欲剡中遊。”(《立秋前九日大雨涼甚》二首其二,《詩稿》卷七十七)“解囊自取殘編讀,何處人間無短檠。”(《宿村舍》《詩稿》卷六十九)陸遊讀書非常刻苦,常常挑燈夜讀。“挑燈夜讀書,油涸意未已。”(《冬夜讀書》,《詩稿》卷十九)“夜漏雖深書未競,半缸誰與續殘膏?”(《夜坐油盡戲作》二首其一,《詩稿》卷十五)別人早已酣睡,他仍在苦讀。他常讀書至半夜,有時甚至讀到天明,詩中屢屢詠及,如《夜分讀書有感》、《秋夜讀書》、《寒夜讀書》、《五更讀書示子》、《冬夜讀書忽聞雞唱》等。

節日裏,別人交際應酬,消遣娛樂,陸遊仍在苦讀。“今年上元燈滿城,十裏東風度絲竹。蓬窗濕薪不禦寒,獨取殘書伴兒讀。”(《上元夜作》,《詩稿》卷三十五)就是在病中,他也不廢讀書,“病臥極知趨死近,老勤猶欲與書鏖。”(《冬夜讀書》,《詩稿》卷二十三)晚年回憶往事,陸遊記憶深刻,最難忘懷的還是讀書。少壯時的讀書生活成了陸遊晚年最美好的回憶,“白發無情欺老境,青燈有昧似兒時。”(《秋夜讀書每以二鼓盡為節》,《詩稿》卷一)陸遊晚年有一齋名叫“老學庵”,《老學庵》詩自注雲:“予取師曠‘老而學如秉燭夜行’之語名庵”。他退居鄉裏,以讀書自娛。老而好學,表現出奮鬥不息的進取心態。

他還常與兒孫一起讀書,共享讀書的快樂,詩中經常詠及:“自憐未廢詩書業,父子蓬窗共一燈。”(《白發》,《詩稿》卷二十六)“出戶風霜欺短褐,讀書父子共昏燈。”(《乞奉祠未報食且不斷》,《詩稿》卷三十)父子勤苦讀書,甚至忘記吃飯,“父子共讀忘朝饑,此生有盡誌不移。”(《誦書示子聿》,《詩稿》卷四十九)他常與兒孫一起討論學問,“兒孫未須睡,吾與汝論文。”(《夜坐示子通兼示元敏》,《詩稿》卷六十)“更喜論文有兒子,夜窗相對短燈檠。”(《書室》,《詩稿》卷二十七)他還不恥下問,向兒子討教,“數酌濁醪留客醉,一編疑義與兒評。”(《中庭納涼》,《詩稿》卷四十六)當看到兒子學問有長進,有獨立見解,他便欣喜不已,“吾兒從旁論治亂,每使老子喜欲狂。”(《示兒》,《詩稿》卷二十二)陸遊重視子女教育,經常督導子女讀書。當他看到兒子讀書時,內心感到由衷的欣慰,“到家夜已半,佇立叩蓬戶。稚子猶讀書,一笑慰遲暮。”(《夜出偏門還三山》,《詩稿》卷二十)“小兒可付巾箱業,未用逢人歎不遭。”(《冬夜讀書》,《詩稿》卷二十三)他教育兒子繼承他一生苦讀、至老不倦、安貧樂道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