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相為人體重要全息收發站,但脈相非應獨取寸口一處。事實上,寸口脈相雖然方便,但距相應內髒甚遠,因此不如距髒腑較近的九候脈相反映性更為靈敏和直接……
(一)寸口診法
寸口診法胎孕於《內經》的診“寸口”,《難經》在《內經》基礎上,將寸口分為寸、關、尺三部以內應髒腑,而成為如今的寸口脈法。
寸口又名脈口,是手太陰肺經經氣流經之地,手太陰肺經朝百脈,故寸口為“脈之大會”(《難經》)。《內經》還曰:“氣口亦太陰也”,“五髒六腑之氣味,皆出於胃,變見於氣口。”(《素問·五藏別論》)即言手太陰肺經彙聚了五髒六腑的經氣,上通於肺而達於寸口,故五髒六腑十二經脈氣血的運行均可反映於氣口,因此氣口能獨主五髒,肺主氣,氣為血帥,內體有病能在氣口及時反映出來,故《素問·經脈別論》曰:“氣口成寸,以決死生。”此即寸口脈先兆的理論基礎。
(二)三部診法
在《內經》的《靈樞·禁服篇》“寸口主中、人迎主外”及《素問·三部九候》的基礎上,漢代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提出人迎、寸口、趺陽三部診法。其中,人迎(相當於頸動脈部位),趺陽(相當於足背動脈)二者皆候胃氣,寸口(相當於橈動脈)以候十二經。文獻記載中,許多醫家對趺陽候胃氣比較重視,目前仍有一定實踐意義。此外,人迎近心,應以候心氣為主,臨床上,人迎脈動大多為心氣外散的指征,診察也比較方便,值得研究。
疾者病,獨遲者病,獨熱者病,獨寒者病,獨陷下者病。”又如耳目有病可先在耳門穴出現警兆,比寸口部位出現的要早得多。合穀穴預報胸中疾患,太溪穴預報腎疾,皆由於部位距離最短,因此均比寸口脈反映的快,如太陽穴跳動異常是額顱疾病的信號。手少陰神門穴異常搏動可為心疾及早孕的前兆等皆可見一斑。
二、人迎脈候對心疾的預報意義
《靈樞·寒熱病》曰:“頸側之動脈人迎……足陽明也。”指出了人迎脈的位置在頸側。人迎脈距心的位置比寸口近得多,而且血脈暴露充分又處於頸側柔軟處,心主血脈,因此,人迎是除虛裏穴之外對心病反映最快的穴位。筆者臨床觀察發現人迎應為候心病之首選部位,因該處有較虛裏暴露而且方便的優點,故有利於觀察疾病。人迎位於頸側結喉之旁,大動脈應手之處,為足陽明胃經之腧穴,內應頸總動脈,人迎穴除有足陽明胃經直接通過外,附近有眾多經脈行至。如手太陰肺經,手陽明大腸經,足太陰脾經,手少陰心經,手太陽小腸經,足少陰腎經,足少陽膽經,足厥陰肝經,任脈,衝脈,陰脈,陽脈等,故人迎可以言之為諸多經氣彙聚之處。該部經絡縱橫氣血相貫,因此人迎穴應是體內髒腑經絡變化的重要報標尺。臨床觀察注意到人迎搏動數而無力,多為心氣不足之征,人迎搏動應指外革內空又為心血虧虛的信號,人迎搏動外露為心氣外泄之凶兆。
此外,《內經》還記載人迎與趺陽合參,以候胃氣,如《素問·病能論》記載了人迎、趺陽候胃癰之法,其曰:“人病胃脘痛者,診當何如?岐伯對曰,診此者,當候胃脈,其脈當沉細,沉細者氣逆,逆者人迎甚盛,甚盛則熱,人迎者,胃脈也,逆而盛,則熱聚於胃口而不行,故胃脘為痛也。”
張仲景《傷寒雜病論》提倡人迎趺陽合參候胃氣,並以人迎趺陽脈測證及判斷預後,從而對人迎,趺陽脈作了重要的發展。如張仲景在其《傷寒雜病論·自序》中即強調提出“人迎、趺陽、三部不參……夫欲視死別生,實為難矣。”說明仲景十分重視人迎趺陽的作用。對趺陽脈候胃及判斷死生方麵,仲景指出“浮則胃氣強”(《金匱要略·中風曆節 》)“趺陽脈數……胃中有熱”(《金匱要略·小便不利淋病》)“澀則傷脾”(《金匱要略·嘔吐噦下利》)“微則為氣”(脾胃氣虛)(《金匱要略·水氣病》)“緊則為寒”(《金匱要略·黃疸篇》)。張景嶽《類經》則提出“氣口候陰,人迎候陽”。《素問·六節 髒象論》雲:“人迎與寸口俱盛四倍已上為關格,關格之脈贏,不能極於天地之精氣,則死矣。”即以人迎,寸口合參判斷疾病,皆說明人迎脈的重要預診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