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別的事情,壓力重了,便要起反動,還可以解決;在這種情勢,卻又很難。人的一生,不能離愛,而愛每從親始。後來人智開明,才會愛國家,愛民族,推而愛人類,再推而愛動物。但當初最親的是父母,自然最愛父母。有這個原故,父母盡管專製,本心卻充滿愛情。子女盡不願服從,奈父母不比旁人,因體恤生我者愛我者的心理,不得不出於為人的容忍。這層障礙,看得破的人未必就打得破,因為有道德的真心在內。於是中國幾千年的人生,都現暗淡之色了。現在對於這個問題,應該剖析真偽,分別解決。一麵發揮真切的情愛,一麵消滅慘苦的拘束。使親子間有一個正當界限,不得逾越,不相妨礙,然後孝之一字,才是近代真正的道德。
最後這件事是貞操。中國人對於這種觀念,是嚴酷而又片麵的,專拿它去壓製女子。不苟且是貞;夫死而守是節;夫死而殉,或遭強暴自盡,是烈。這三件倘完全是本人意誌,還沒什麼不可,無奈每每是逼著做的。我反對這種虛偽的道德,有兩個理由:第一層,因為它限於一方麵;第二層,因為它不造幸福,而造苦痛。
前邊所說三種,是現在一般所謂道德的基本。我再把他們的缺點,分出幾條,總括的說—遍。
(一)道德隨社會而變。現在所謂道德是宗法時代的遺影,到了現在,處處覺著不能合拍。不應時了,便該推翻。
(二)道德根據良心,貴有真摯的情愛。一般所謂道德,大半是些反乎人情,無用的規條。
(三)道德是人人都應該,都能夠,都願意的事。而一般所謂道德,片麵居多;一方求全責備,一方完全放任。在這方麵萬辦不到,在那方麵又得有人願意。這類偏畸的道德,就是偽道德。
(四)道德是達到幸福的手段,而一般所謂道德,偏要造出苦痛。
如此看來,偽道德有不能不根本推翻的所在,大家應該沒有疑惑的。
破壞是建設之母,但破壞不過是進行的一種手續,最後的目的,仍應在建設一方麵。所以現在解決道德問題,既先要劃除不合時宜的偽道德,進一步就該把適宜於現在的真道德建設起來。但是建設事業關係很大,決不能隨便說說。若果當時稍缺詳密之考慮,小有錯誤,到實施於社會的時候,就會從這點生出毛病。但謹慎又和懦怯不同,胸中果存了退縮推諉的心思,便是學者的自賤。我原配不上講道德怎樣建設,現在姑且把一時的見解隨便寫下罷了。
新道德的建設上,現在無須談到具體的條件,應當說明今後道德趨向的基本觀念。
(一)尊重個性之獨立。道德根據良心,絕對承認個人的人格和獨立,決不許有壓製和依賴。道德是從內發出來的;不是從外壓迫而成的。沒意識的盲從,雖做的是善事,也不算真正的道德,況且道德的目的,原為發展人生的福利,若是不許個性的充量發揮而僅憑社會上習慣的製裁,便每每喪失了原來的意義,反而為人生的福利的障礙了。總而言之,道德是達到人生目的的一種最要的手段——是有理性的,——所以必須待個性發揮了後,才可以得個正確根據。中國舊道德之所以為偽道德,正因其否認個性,因而全無靈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