拚音:yǐn
繁體:尹
尹氏來源
1.出自少昊的後代,以邑為姓。據《通誌氏族略以邑為氏》等所載,據說少昊為古代東夷族的首領,號金天氏。東夷族以鳥為圖騰,相傳他曾以鳥名為官名,設有工正和農正。管理手工業和農業,少昊之子為工正,主製工失,被封於尹城,世稱尹殷。子孫世掌其官職。殷的後代多用封邑名“尹”作為姓氏,周朝時尹氏子孫的封地一直在尹這個地方。是為河南尹氏和山西尹氏。
2.以官名命名。據《風俗通》所載,尹氏商、周時的官名,職位相當於宰相。商湯時有伊摯為尹,周宣王時有兮伯吉莆為尹,他們的後代中都有以尹為姓的,也稱為尹氏。除此之外,周之列國中亦有尹氏,如晉國的尹河,晉國有尹驛,秦國有尹喜。
尹氏遷徙分布
先秦時期尹氏主要活動在今河南、山西、陝西、山東境內。西漢至南北朝時期,尹氏以有遷至今河北、貴州、廣西、廣東、浙江、安徽、四川、湖南、甘肅、江西等省者。
漢宣帝時,河陽平陽人尹歸翁,任東海太守,為官清廉,深得民心,後被升為右扶風。東漢有經學家尹敏,南陽諸陽人,博學多才,不信讖緯;尹珍,出生地為今貴州凱裏縣,曾從經學家許縝學習經書圖緯,回鄉教書,後任荊州刺史。
十六國時,尹氏在天水(今屬甘肅)和西州(今甘肅西部和西北部一帶)發展成為望族。
隋唐的時候,尹敏的後代在河間發展成為望族,尹氏在今湖北襄陽等地也有了聚居點。
元、明、清時期,尹氏又發展到今天的江蘇、雲南、遼寧等省的一些地方。
尹氏曆史名人
尹會一:直隸博野人,清代學者,曾官至南陽巡撫、吏部侍郎督江蘇學政。提倡理學,曾命州縣立社學。
尹繼善:傑出的政治家,滿洲鑲黃旗人,雍正進士,曆任江蘇巡撫、雲貴、川陝、江南等地的總督,為高宗、世宗所倚重。後官至軍機大臣。
尹洙:河南府治人,著名的文學家,他的文章的內容多為討論西北軍政,風格簡古,擺脫了宋初的華糜之風,有《河南先生文集傳世》。曾上書反對於金人議和。
尹文:今河南方城人,是戰國很有影響的哲學家,也即尹文子。善於辯論。他的文章在漢書中被列為名篇。他的學說與黃老刑名之說很相近,主張尚法,在認識論上主張人在認識事物時要破除成見。
尹敏:南陽堵陽人,著名的經學家,官至長陵令,著有《今文尚書》。
尹勳:河南鞏縣人,曾官至尚書令,遷汝南太守、大司農。上書為黨壬解禁,並參與竇武等人誅殺宦官,後下獄,自殺。
尹氏起名規則
1.尹(Yin)首字名最好不用上聲字,雙字名應避免全用in韻母或上聲字。
2.雙字名最好首字筆畫多而末字筆畫少,單字名最好用筆畫少的字。
3.起名示例:尹柯晴、尹勁鬆、尹興教、尹德冰、尹永傑、尹帥晴、尹紫凝、尹正崇、尹勝軍、尹力、尹功明、尹宣喻、尹映晴、尹汝斌、尹映翔、尹姿晴、尹姿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