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4章 山(1 / 1)

拚音:shān

繁體:山

山氏來源

1.出自上古烈(一作列)山氏之後。相傳,炎帝為上古時薑姓部族的首領,是少典娶有蟜氏女而生。原居薑水流域,後向東發展到中原地區。炎帝出生於烈山。故號烈山氏。他的後代有的就用“山”作為姓氏。

2.周代有山務之官,掌握山林,後代以官為氏。周代掌管山林開發管理的官員叫山師,又稱山虞。有人世襲山師,子孫便姓山,稱為山氏。

3.古代有複姓吐難氏,北魏時改為山氏。

山氏遷徙分布

山氏地望分布在河南省洛陽市、武陟縣一帶。

山氏曆史名人

山濤(205─283):字巨源,晉代吏部尚書。為“竹林七賢”之一。早孤,家貧。雖居高官榮貴,卻貞慎儉約,俸祿薪水,散於鄰裏,時人謂為“璞玉渾金”。

山簡(253—312年):字季倫。著名文學家山濤之子。簡因鎮守襄陽時飲酒優遊而聞名於古今。當時有兒歌一首:“山公出何許,往至高陽池。日夕倒載歸,酩酊無所知。時時能騎馬,倒著白接離。舉鞭問葛強,何如並州兒”年60卒。著名詩人杜審言、李白、孟浩然、王維都有詩提及山簡優遊酒醉習家池之事。

山簡(253—312年):字季倫。著名文學家山濤之子。簡因鎮守襄陽時飲酒優遊而聞名於古今。當時有兒歌一首:“山公出何許,往至高陽池。日夕倒載歸,酩酊無所知。時時能騎馬,倒著白接離。舉鞭問葛強,何如並州兒”年60卒。著名詩人杜審言、李白、孟浩然、王維都有詩提及山簡優遊酒醉習家池之事。

山康:唐代高僧,十五歲學佛,遍遊四方。相傳,他雲遊睦州時,人們曾看見佛從他口中出來,後賜好廣道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