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5章 仲(1 / 1)

拚音:zhòng

繁體:仲

仲氏來源

1.出自上古高辛氏,為黃帝的後裔。黃帝有曾孫,號高辛氏,有“八才子”,號稱“八元”,與顓頊之子“八愷”齊名,高辛氏的“八元”中,有仲堪、仲熊兩兄弟的後代子孫,以祖上的名字的“仲”字為姓,遂成仲氏。

2.出自任姓,氏商朝開國君王湯的佐相仲虺的後代。仲虺,本奚仲之後,輔佐湯治理天下,立有殊勳。仲虺之後以祖字命姓,遂為仲姓。周朝樊侯仲山甫即其後。

3.出自姬姓,春秋時魯國公子慶公,字公仲,因亂魯而遭譴責。慶公死後,其子孫有由於避仇者,以其字為姓,稱仲氏。

4.出自子姓,以祖字為姓。春秋時宋國君主宋莊公之後。宋莊公的兒子字子仲,子仲的子孫字“仲”為姓,成為仲氏的一支。

仲氏遷徙分布

仲姓的望族居中山(今河南登豐縣西南)、樂安(今山東廣饒縣)。

仲氏曆史名人

仲由:春秋時魯國人,字子路,的得意弟子,仕衛為邑宰。

仲並:宋代進士,官至光祿丞。工詩文。有《浮山集》。

仲仁:北宋畫家、高僧,會稽人。住衡州華光山,號華光長老。善畫梅,用水墨渾寫,創為墨梅,亦畫山水平遠小景,有《華光梅譜》。

仲長統:東漢哲學家,字公理,高平人。好學,敢直言,官至尚書郎。他提出“人事為本,天道為末”的論點,否認“天命”,著有《昌言》一書傳世。

仲大年:宋代良吏,淳熙中知內江,敷教寬平,人感德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