拚音:gòng
繁體:貢
貢氏來源
源於端木姓。春秋時期,在孔子門下求學而道藝精通的72人中,有個叫端木賜,字子貢。他原是衛國人,善於經商,是孔子弟子中最富裕的。他又善於辯論,做事很能幹,當過魯國的宰相。但他”富貴而能謙恭守禮”,故他的家族很昌盛。於是他的後代,一部分以父名為姓,相傳姓端木;一部分以父字為姓,相傳姓貢。
貢氏遷徙分布
貢姓望族居廣平郡(今河北省雞澤縣一帶),
貢氏曆史名人
貢禹:西漢大臣、博士,前漢琅琊人。官至禦史大夫,他曾因年歲收成不好、郡國貧困而上書抨擊朝廷奢侈過度,建議減輕徭役賦稅。漢元帝聽從他的建議,采取了一些措施賑濟貧民。
貢奎:字仲章。元朝宣城人。天性穎敏,10歲能屬文。長益博綜經史。仕元為齋山書院山長。著有《雲林小稿》、《聽雪齋記》、《青山漫吟》、《倦遊錄》、《豫章稿》、《上元新錄》、《南州紀行》等共120卷。
貢師道:元朝時文士。做翰林學士和國史編修的官,參加朝廷的編史,是位重要的史學家。對宋朝、遼代、金代的史書編撰,很有功績。
貢師泰:元文學家。字泰甫,號玩齋,宣城(今屬安徽)人。官至禮部、戶部尚書。元末以詩文擅名,著有《玩齋集》等。